APP下载

也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2022-12-28沈映红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个球玻璃球公倍数

文|沈映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呢?本文基于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谈点做法,与大家商榷。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体现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像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这些显性的知识在教材中都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隐性的知识都是无形的。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把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暗线,并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掌握数学知识一起纳入教学目标,融入教学环节。其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读懂教材,并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能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素材,选择和设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我的做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分学段提出具体的学段目标,努力提高渗透数学思想的实时性和自觉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在分析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推导和演算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时,都是以符号的形式浓缩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a+b)×c=a×c+b×c、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 等时,这种用符号化的形式(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就是符号思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公式的意义,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符号进行表达和思考,从而渗透符号思想。

二、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凸显数学思想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数学教育”的观点。笔者认为,这表明: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因为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逐步去探索、发现并得出数学结论,并把结论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也是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很多的现实问题中就蕴含着朴素的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播放短视频,让学生看看自己学校的操场、食堂、游泳池、篮球场等场地。看完之后,老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吗?渗透猜想与证明的数学思想。

又如,在应用最小公倍数去解决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望江客运中心站是3 路和5 路汽车的起点站。3 路汽车每4 分钟发车一次,5 路车每5 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3路和5 路汽车的发车间隔时间,用数字分别列出发车具体的时间表。

(备注:第一次发车时间相同)

结合以上学生所列的时间表,让学生圈出了两行中同时出现的数据,并找出了最小的是20,没有最大的数,因此至少再过20 分钟又同时发车。从所列数据中,我们发现:当3 路和5 路汽车再次发车时,3 路汽车发车的分钟数是4 的倍数,5 路汽车每次发车的时间是5 的倍数,这两路汽车第一次发车时间相同,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就是求4 和5 的公倍数,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就是求4 和5 的“最小公倍数”。上面的探究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创设一个跟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通过表格法的形象呈现,学生抽象为求“4 和5 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这种抽象转化的数学思想正体现渗透数学思想的现实性。

三、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抓住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根据数学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注重让学生在这些基本的数学素养形成中,感悟数学思想,还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教材进行整合,注意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科学性,让学生达到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领悟蕴含于其中的各种数学思想方法。

“有同样大小的红、黑、白玻璃球共73 个,按1 个红球、2 个黑球、3 个白球的顺序排列着。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第68 个玻璃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用字母A 表示红玻璃球、B 表示黑玻璃球、C 表示白玻璃球,按题意“1 个红球、2 个黑球、3 个白球的顺序排列”,这样计算出一个周期是6 个球,73 个球有12 个周期余1 个球,按题意顺序排列,这所余的1 个球是红球,由此通过计算,得出红球、黑球、白球各有多少个。

因为68÷6=11(组)……2(个),所以第68 个球是第11 个周期余2 个,应该是黑色的。像这样把繁杂的语言文字叙述用数学的语言——字母表示出来,便于学生记忆,并能更好地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学的特点是抽象”。因此,用符号表示就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优越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思考,对符号化思想、规律的抽象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有所感悟。

四、及时总结课后反思,提炼数学思想

在课堂总结中,要特别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再次体悟数学思想方法。

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 整除。”“个位上是0 或5 的数,能被5整除。”接下的一课时要探究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前面的2 和5 倍数特征的学习,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3、6、9 的数是否也能被3 整除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行探究,并发现不是学生所想的那样,而逐步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学生对于这两节课所得出的结论以及在思维上的跳跃性。让我们与第一节课进行对比,及时总结并反思,得出2、5 的倍数要求注意和观察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的特征,而3 的倍数则变成了观察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的特征。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点拨学生用举反例的方法证明,再用列举的方法观察3 的倍数,思考3 的倍数与各位上数的和的关系,再抽象出特征。在课后的反思中,学生回顾探索的过程,体会到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就会在学生们的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象。

渗透数学思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对学生进行隐形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必须蕴含在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必须要循序渐进和反复体验。通过反思,逐步让思想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此以往,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就会与日俱增。

猜你喜欢

个球玻璃球公倍数
弹玻璃球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一颦一笑
玻璃球大搜寻
巧分玻璃球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