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技巧在小儿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价值

2022-12-27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5期
关键词:护患输液门诊

安 宁

(沈阳市儿童医院输液中心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儿科门诊输液室作为人流量相对比较大的科室,是患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儿童属于特殊群体,年龄较小,对很多疾病耐受性都比较差,同时患儿对陌生环境以及人群均会产生恐惧 心理[1-2]。加之患儿自我主观意识尚未形成,进而容易出现哭闹、烦躁等现象,给患儿的输液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健康,部分患者还会发生护患纠纷等情况,对医院社会形象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护患沟通技巧[3-4]。相关调查显示,护理人员通过努力探索并提高自身沟通技能,能够加深护患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应用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患儿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小儿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以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沟通技巧,所有患儿家属了解并知晓本次研究。入选标准:患儿均为门诊接受输液,有固定家属陪伴,预期输液时间≥2 d,精神状态良好。排除标准:危重患儿,无固定家属陪伴,中途放弃治疗或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患儿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个月~7岁,平均年龄(4.5±0.3)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 10个月~7岁,平均为(4.6±0.6)岁。对比上述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为:根据注射单为患儿提前准备好相关药物,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告知患儿及其家属输液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减少不良情况发生。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对其进行安抚。在穿刺时注意嘱咐患儿家属转移患儿注意力[5]。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注意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端正理念,树立形象: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所在,并确定护理理念,保持一个和谐、谦和的护理态度,始终保持患儿第一位的护理原则。同时理解患儿家属心情与情绪,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解答 疑惑[6]。②提高输液专业技能: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不同的穿刺方式,对于年龄低于2岁的患儿需要选择头皮部位进行穿刺,对于2岁及以上的患儿在需要选择手背或足背的位置进行穿刺,输液时尽量能够一次性完成穿刺,并熟练的掌握无痛穿刺技术,对于血管穿刺条件比较差的患儿,尽量避免多次穿刺,并减少语言上的刺激,多多鼓励患儿配合治疗。③加强语言沟通技巧:患儿比较敏感、脆弱,护理人员应给予其安慰和鼓励,尽量降低其烦恼和忧虑情绪,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儿,可以通过语言赞美,并在交流过程中多采取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患儿勇于接受治疗,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7]。④善于运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当患儿进入输液室后,需要面带微笑,增加护患之间的亲密度,通过拥抱、爱抚等方式,缓解患儿的压力,可以借助玩具、漫画等,转移其注意力,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能够减少患儿哭闹、挣扎发生,有效降低穿刺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患儿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表格进行评分,由患儿家属对护理环境、内容、方式等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与满意度呈正比。患儿依从性则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哭闹情况评价,分值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儿依从性越高。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采用本科室自拟护理质量评价问卷评价,包括体检中心环境舒适度、个人隐私保密度、体检流程通畅度、体检项目宣教4个项目,每个项目0~10分,总分0~4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满意度、患儿依从性评分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患儿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满意度、患儿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满意度、患儿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00%(2例),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8.00%(9例),组间数据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 观察组患儿环境舒适度评分、个人隐私保密度评分、流程通畅度评分、项目宣教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比(分,)

表2 两组小儿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护患之间加强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助于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8]。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体现,包括积极、谦和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熟练准确的专业技巧,通过真诚的语言以及温柔的语气,对患儿进行肢体爱抚等,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信任程度,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在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时不再感到害怕[9]。在对患儿展开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需要适时的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给予鼓励,鼓励患儿家属给予患儿陪伴、安抚,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鼓励患儿正确对待疾病,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患儿内心的负面情绪。同时通过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后,可以缓解患儿家属心理压力,因为很多患儿家属在面对患儿患病后内心也十分煎熬,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其沟通,适当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通过协同护理模式作用,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信任感[10]。

护理人员的规范着装、和谐、乐观的态度,能够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正向影响,还能够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心理,减少哭闹发生[11-12]。除此以外,娴熟的操作技术也是输液室护理人员所必需提高的技能之一,对于静脉穿刺条件较差的患儿,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保证穿刺成功率并减轻患儿痛苦[13-14]。有效的语言沟通能够缓和患儿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促进疾病治疗与恢复。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抚摸、呼唤、安抚等方式缓解患儿不良情绪[15]。针对年龄比较大的患儿,则需要给予鼓励、表扬性语言满足患儿虚荣心,使其始终保持良好、愉悦心态,降低患儿静脉通道穿刺难度,并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成功率[16-17]。由此可见,有效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及时解决患儿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解除因为语言沟通不当引起的不愉快事件,从而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18]。另外,亲切表情、温和的语言、轻柔的爱抚,均能够促使患儿情绪平稳,不良情绪得到 缓解[19-2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小儿门诊输液患儿加强沟通技巧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环境舒适度评分、个人隐私保密度评分、流程通畅度评分、项目宣教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由此提示,加强沟通技巧后,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十分满意,同时大大减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的概率,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加强沟通技巧,有助于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