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2022-12-26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田佳昕

河北农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茎粒数粒重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田佳昕

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农业生产促进,达到促农增收的目的,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增产奠定良好基础。本试验共选取了12个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主要是了解新品种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性状,为贵州省大豆新品种审定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供试品种:南农G173;中豆6301;黔豆19-1;黔豆19-26;汾豆93;南农66;华春6号;黔豆20-85;兰育18;皖黄601;金豆一号;黔豆7号(CK),共有12个品种(系)。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麻江县龙山镇,试验地面积1.5亩,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地肥力中等,作前为玉米,地貌平坦,经纬度为N26°42′53″,E107°70′62″,海拔781.7m。

1.3 试验设计

选择随机区组方法,3次重复,8行区,小区面积12.8m2,长4米,宽3.2米,重复间走道0.5米,四周设保护行。大豆净作,田间株行距配置按:行距0.4米,穴距0.2米,双株留苗,折密度为1.67万株/亩。每小区8行,每行40株,小区总株数320株。测产过程中不考虑边行边株,每小区共收6行,每行实收36株,每小区实收216株,小区实收计产面积9.12m2。

1.4 调查方法与内容

按统一记载标准调查记载和考种,根据土壤墒情、气候,适时播种,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1]。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增幅

室内调查考种结果如表1所示。参试品种(系)平均产量93.84kg/亩,产量最高是黔豆19-1※,单产118.1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CK(单产98.44kg/亩)增产20.05%,另有2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4.46%~9.65%之间。

表1 室内调查考种结果表

2.2 经济性状

如表2所示,为测产结果。从考种结果知晓,各品种株高88.66~41.10cm之间;结荚高度7.39~21.41cm之间;有效分枝0.9~3.6cm之间;单株荚数19.3~54.2粒之间,单株粒数41.2~114粒之间;单株粒重6.05~14.45g之间,百粒重13.07~23.7g之间

表2 测产结果

3 小结

3.1 南农G173

单产为89.1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少9.41%。该品系为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4d,株高51.99cm,结荚高度16.01cm。主茎11.8节,有效分枝2.1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52.5粒,单株粒重8.65g,百粒重13.07g,籽粒长椭圆形,黄色种皮、深褐色脐,抗倒伏较好[2]。

3.2 中豆6301

单产为78.95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少19.8%。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1d,株高48.45cm,结荚高度12.99cm。主茎9.7节,有效分枝3.4个,单株荚数44.4个,单株粒数97.6粒,单株粒重14.26g,百粒重15.57g,轻裂荚、抗倒伏较好。

3.3 黔豆19-1

单产为118.1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增产20.05%,达到极显著水平[3]。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88d,株高46.46cm,结荚高度10.98cm,主茎2.6节,有效分枝10.38个,单株荚数42.3个,单株粒数87.4粒,单株粒重11.81g,百粒重14.37g。

3.4 黔豆19-26

单产为107.94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增产9.65%。该品系为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色茸毛、椭圆形叶片[4]。生育期94d,株高45.5cm,结荚高度12.11cm,主茎11.1节,有效分枝2.6个,单株荚数40.6个,单株粒数78.1粒,单株粒重9.42g,百粒重13.34g。

3.5 汾豆93

单产为70.1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28.71%,达到极显著水平[5]。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1d,株高88.66cm,结荚高度14.3cm,主茎12.8节,有效分枝3.6个,单株荚数27个,单株粒数55.6粒,单株粒重10.92g,百粒重23.7g。

3.6 南农66

单产为88.82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9.77%,达到极显著水平[6]。该品系为无限结荚习性,生育期88d,株高41.1cm,结荚高度7.39cm,主茎9.7节,有效分枝2.3个,单株荚数27.6个,单株粒数52.2粒,单株粒重10.63g,百粒重22.53g。

3.7 华春6号

单产为84.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13.86%。该品系为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88d,株高49.79cm,结荚高度12.94cm,主茎11.2节,有效分枝3.1个,单株荚数42.9个,单株粒数95粒,单株粒重12.5g,百粒重14.73g。

3.8 黔豆20-85

单产为95.03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3.46%。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88d,株高53.04cm,结荚高度8.73cm,主茎11.7节,有效分枝2.2个,单株荚数32.4个,单株粒数55.6粒,单株粒重9.01g,百粒重17.3g。

3.9 兰育18

单产为102.83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4.46%。该品系为无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1d,株高49.91cm,结荚高度12.25cm,主茎10.2节,有效分枝1.7个,单株荚数25.6个,单株粒数59.1粒,单株粒重7.82g,百粒重13.73g,抗病性、抗倒伏较好[7]。

3.10 皖黄601

单产为94.79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3.71%。该品系为无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5d,株高56.94cm,结荚高度21.41cm,主茎12.9节,有效分枝0.9个,单株荚数19.3个,单株粒数41.2粒,单株粒重6.05g,百粒重16.97g。

3.11 金豆一号

单产为96.9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减产1.48%,达到显著水平。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88d,株高43.01cm,结荚高度10.22cm,主茎11节,有效分枝2.6个,单株荚数54.2个,单株粒数114粒,单株粒重14.45g,百粒重13.67g。

3.12 黔豆7号CK

单产为98.44kg/亩。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1d,株高48.9cm,结荚高度11.64cm,主茎10.3节,有效分枝2.2个,单株荚数44.1个,单株粒数100.5粒,单株粒重13.31g,百粒重13.8g,籽粒扁椭圆形,黄色种皮、浅褐色脐,成熟全落叶,轻裂荚、抗病性、抗倒伏较好。

4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在现行大豆品种试验评价体系中,应重点关注品种丰产性,参试品种产量必须超过对照种,也不能有明显缺点。在2021年贵州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黔东南州试点结果中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93.84kg/亩,产量最高的是黔豆19-1,单产118.18kg/亩,比对照黔豆7号单产98.44kg/亩增产20.05%,另有黔豆19-26、兰育18两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4.46%~9.65%之间。可见参试品种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通过在黔东南州试验后,建议品种审定或者引种。

猜你喜欢

主茎粒数粒重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