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
2022-12-22华苗青
华苗青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引言
进入新时代,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1],实践育人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游学研学等形式。社会实践不是简单地开展学生活动,而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建立或者改变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构建或者改变学生与社会万象的互动关系,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理想信念的树立。社会实践中天然地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应将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大事。
社会实践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本质,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不仅在理论上,而且要在现实问题中进行研究和把握。研究社会实践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厘清思政元素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再用理论指导、规划和构建社会实践,思考社会实践转变的方向与路径,具有特殊且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社会实践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与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尚未完全形成
当前,社会实践发展存在矛盾,大力发展社会实践的困难存在,相关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落地难度依然巨大。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2]。社会实践应该是全社会支持的领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指导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应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以社会实践反哺高校人才培养。但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社会实践项目支持力度不够,高校与社会实践基地联系困难重重。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人才。企事业单位的效率效益需要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但社会实践在占用企事业单位资源的同时影响其效率效益。这是共同体难以形成的一个原因。因此,需要回归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考价值的选择问题——社会实践为了谁?
(二)庸俗化倾向在部分社会实践中尚存
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育计划[3]。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举措。但现实的困境依然存在,部分社会实践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迎合上级要求,忽略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专业结合不够。从认识论来看,庸俗化的错误在于混淆和割裂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社会实践变成空洞的形式,忽略内容、满足于现象,改变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庸俗化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犹如一阵风,风过无痕,是虚浮的。那么在浮躁的当下,如何去庸俗化,需要回归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考表里统一的问题——学生需要怎样的社会实践?
(三)大学生的主动性尚未完全被激发
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领域的历练不足,缺乏对专业以外世界的探索和开阔的视野。在选择社会实践时出现目的功利化参与、态度漠然化退避、被动化应付等畸化现象。学生社会实践主动性不足,为了奖学金综合测评附加分而进行社会实践成为常态。这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从表面看,主体能动性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从育人的角度,主体能动性是能够被激发的,与社会实践意识的培养、引导、实践平台的组织等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样系统性的工作,不是学校的某一个部门、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教师能够做到的。因此,应该回归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育人规律,思考组织方式的问题——如何开展社会实践。
二、社会实践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厘清社会实践的“三维”认识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学科,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坚持完整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实践观[4]。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为基础,是社会实践思政教育元素的应有之义。
(一)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实践遵循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一切矛盾的总根源,也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社会与个人从发生、存在、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是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
探讨社会实践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首先要回答社会实践为了谁的问题。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思考,社会实践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这样的观点并不全面。社会实践除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中接受洗礼和磨炼之外,还应包含学生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产、产学研相结合。因此,如果仅选择为了学生,就削减了社会实践应有的价值丰富性和全面性;如果仅选择为了社会,就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因此,社会实践为了谁的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未割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凸显了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在社会中产生、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5]。因此,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促进社会与个人价值协调统一为应有使命。
(二)辩证关系维度:社会实践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在深刻把握社会实践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还要思考学生需要怎样的社会实践这个问题。社会实践不但是一种活动、一门课程,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独立领域。社会实践自身会发展变化,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即使没有外部的要求和影响,自身也会运动、发展、变化,而这必然遵循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形式和内容不可分,二者的内在关系首先表现在内容的决定作用上。内容所要求的形式,是由其本身发展情况及周围条件决定的,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恰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不恰当的形式阻碍内容的发展。社会实践发展中的困境和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社会实践的理想状态是形式生动、内容深刻、超越现象、直抵本质。
(三)系统维度:社会实践要运用系统思维
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系统思维源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的有机联系的规律,事物不能孤立存在,事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
对于社会实践而言,即使自身不发生变化,其他社会存在的社会现象也会影响其变化,这是社会系统整体运动的体现。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社会学的新发展、创新创业理论的发展,这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重要方面,应当被自觉关注和运用,不断研究社会实践发展中的新问题,提升育人实效。这表明,社会实践与多学科研究的对象相关,要将这些相关力量整合起来,研究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思维成为目前人们的思维方式。事物不能孤立存在,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社会实践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推进实现育人目标。
三、社会实践的转变路径
综上所述,应在社会实践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指引下,从三个方面思考社会实践的转变路径。
(一)社会实践向追求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动态和谐转变
要解决社会和高校与实践育人共同体建立的主要矛盾,应在矛盾中找到互补的方向,转矛盾为互补,校地共建,受益共享。要适应当前企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服务社会的切实困难,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制定专门的法规,在法律的层面上推行,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高校与社会互补的载体,让企事业单位更加开放,让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母体,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更好地定义自己,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更好地为自己的发展定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情感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自我管理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社会实践过程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动态和谐。
(二)社会实践向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转变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而言,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之外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实践需要追求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形式需要时尚化,内容需要时代化。兼顾精英性与大众性,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文化需求。首先,要满足学生普遍化的基本社会实践需求,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持续提供符合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满足特定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最后是打造社会实践品牌,用形式吸引学生,用内容影响学生。通过上述举措,逐步构建面向未来的多层次社会实践体系。
(三)社会实践向追求“三全育人”的育人共同体转变
比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解决问题的意识,否则就变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对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多学科进行研究。学校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制定相关制度,切实凝聚学科群体力量,进一步汇合教师群体智慧。各个学科需要积极挖掘思想政治内涵,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发挥“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育人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意识。知识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下学习,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引导学生构建对学习的系统认知,引导学生对自己大学学习生涯获得整体的认知和主动规划,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获得清晰认识,建立自我规划意识,使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在求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需要。
另一方面,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在大思政的框架下,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引下,将“三全育人”从理念变成行动。将社会实践与课程理论相结合,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全员、全程、全方位投入,搭建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平台,创造多样化社会实践机会,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让社会实践从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走向学生主动策划,学校积极支持,促进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