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2022-12-22丁静,姜晶,梁媛,b
丁 静,姜 晶,梁 媛,b
(苏州科技大学 a.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汇聚高层次人才的重地,同时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道德教育在其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工作开展的成效也将直接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从而影响社会文明程度[1]。
一、优化德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曾提出了教育目的观,认为一切事物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身上面,要想创造出改变世界的政治制度,其最终目标必须是使个人获得全面的自由发展[2]。如果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无法对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因此对高校来说,专业知识学习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而是教育的载体,德性培养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是高校核心价值的目标追求和教育效果的集中体现。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德育品质与文明行为教育、文明修身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3]。高校应将科学文化知识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全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则是显而易见的。
二、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专业知识教育
在大学阶段进行德育,对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实际上,高校德育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
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心理和思想道德教育关注较少。高校往往偏重学生外在的专业知识教育、就业率和升学率,却忽略了学生内在品格的塑造。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方式不同。德育教育不像专业知识教育那样有直观的数据支撑,无法直观评价教师的工作效果。德育教育的效果是隐性的,可能在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这并非说专业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忽略品德的强大影响力,就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因为一个人的内在本质要比外在言行更能决定他的发展走向。但近年来的教育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解决学生的表面问题,如挂科、作弊、未就业等,治标不治本。有时看似取得了效果,但是其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时间久了,问题可能又会重新浮现出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
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刚从紧张的高考压力中释放出来,进入“自由”的大学校园,脱离了教师和家长的密切监督,他们在学习上往往容易松懈,造成挂科、考试作弊、肄业等一系列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庭几代人的宠爱,在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有欠缺。在面对人际交往、毕业、就业、个人发展等挑战时,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孤独、焦虑、恐惧、嫉妒、紧张、抑郁等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因此需要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建立起稳定、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4]。
(三)教师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过于传统、单一
我国的教育方式相对来说偏保守,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都主要以讲授为主。尽管近些年来直观演示、参观教学、专题讨论、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但总体而言,高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但同时叛逆心更重、接受度也更低。而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手段和说教用语,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就很难真正地被影响,主动做出改变,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德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乏直接联系,也不能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德育工作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认同感。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引导中,也常常只关注目标,甚至在教育过程中形式化地给学生强行灌输一些理论,把德育工作当成是考核任务,使得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主要是通过班会或者课堂讲授,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教师讲授的多,但学生真正认同、吸收的却很少,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在精神上力求摆脱外在的各种限制,但是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却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想法,这时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四)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当代社会,人们往往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学历、职位高低等外在成就。同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对公民的道德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注重效益,可能会使公民产生功利化、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薄弱;受利己主义影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受功利化观念影响,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或为家长争面子,很少有人将自己与国家未来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家庭对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也不够,大多数家庭都对孩子一味地娇生惯养,这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只有这些情形都得到改善,德育工作才能有效。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方向
(一)实践“三全育人”教育模式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模式[5]。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地,要时刻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既要知识丰富、能力全面,又要价值观端正。在此背景和要求下,高校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增强学生德育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维方式
德育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从而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实现高校德育的良性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使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思维方式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是指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与每个人的性格、成长背景、生活和工作经验等有关。具有思维的人,无论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总能乐观面对,把困难看成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而有一些人则永远抱着消极心态,容易陷入悲观情绪中,习惯于逃避问题、抱怨和责备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面对问题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定式,成为个人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对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发挥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好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动机和真实的爱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会更大。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引导,会容易造成学生自我评价的低落,引起其反叛情绪,也会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改变教育动机,则可以培育学生的内在安全感,使学生不再根据自己的成绩和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教师也不用设法去改变学生,而是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学生的特质、个性和价值。一旦学生摆脱了过去对教师的看法,内心基于价值观的动机真正被激发出来,就不会再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也不会采取一些讨巧的方式去赢得外在评价。
(四)联合家庭和社会,共建高校德育体系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品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长待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意识,对学生开展积极引导,通过自身言行给学生做出榜样。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为了联合社会力量共建高校德育体系,学校应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广泛联系,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邀请校外相关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部门执法人员等)进校讲授、组织学生出校实践学习等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德育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高校还可以联合人才培养实习实践基地,开辟专门的校外德育场所;同时结合劳动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劳动锻炼。此外,学校其他学生部门(团委、学生会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协调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间的关系,充分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构建高校德育体系。
结语
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对于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需要找准着力点,将德育工作融入现代化大学办学治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从而带动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