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2022-12-22袁祥

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毕业生办学

袁祥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高等教育要想实现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必然趋势,也是根本途径。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优秀的教育资源,也能够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与教育模式、机制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层次不仅反映了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与能力,也是高校本身教育能力和综合教育水平的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不仅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还在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毕业生的特殊性也需要院校不断提高学生核心就业能力。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拥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也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拥有了国际视野,教育专业性不断提高。但在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不强,更开阔的教育视野和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也并没有显现出强大的优势,难以与普通高校拉开差距。

(二)存在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可接触到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但在毕业生就业时,这一优势似乎就成了毕业生的短板。中外合作院校的毕业生接收到了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对自身有着过高的期望,并且没有考虑过现阶段就业的因素与国内的实际就业情况,经常会出现在面临毕业时无法决定自己就业方向的情况。还有部分就业生缺乏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清楚认知,出现盲目签约的现象,使得就业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就业意识模糊,并且仓促就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的目标以及课程的容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拥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更开阔的教育视野,但教育内容仅仅是简单的交叉与组合,无论是课程设置的深度,还是技能教育的广度,都无法达到原有的教学目标,使得中外合作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较为薄弱,难以在就业中形成绝对性的优势。

实践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原生家庭条件较好,学生对外部的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不愿意走出舒适圈。面对就业时,部分学生往往会由于不敢面对就业当中所存在的困难而放弃。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导致自身对社会的适应和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高[1]。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就业形势

(一)学校培养特点

中外合作是结合外国先进的教育资源和体系,立足于国内教育框架培养符合国内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模式,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和高素质人才的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能够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又能立足于国际化发展潮流的高层次人才。中外合作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口语训练,部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也使得学生拥有了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强的毕业优势。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不同于普通高职院校,具备很强的特殊性。此外,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生源质量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高。

(二)企业用人需求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孕育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逐步进入中国。这些企业要想很好地实现本土化的经营与发展,就需要大量精通外语的人才,契合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外资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与我国本土企业并不相同,为了能够在中国市场有更好的发展,外资企业既需要具备多元文化视角的人才,也需要拥有更开阔国际视野的人才,这也是中外合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势[2]。

(三)学生就业空间

中外合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拥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首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享受国际教育资源,为其申请国外院校的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中外合作院校毕业生既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具国际化的发展建议,也能为中外合资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提供方向;最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出国就业机会更多,也更为便利。

三、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

(一)形成过程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形成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尽快地与企业接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丰富和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找到对口且能够胜任的岗位工作;最后,以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能力为根本目的,为社会输送更高素质且更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二)现实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及个性特点,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出路,并且根据专业的内容以及毕业的发展方向合理地规划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就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明确职业道路,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发展中有更明确的方向。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明确所应体验实践的职位的要求,也不去衡量岗位与自己的专业和性格是否合适等。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应聘职位的要求,并及时调整心态,使其更好地融入岗位实践。从学校方面来看,培养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还能够增强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建立良好的口碑[3]。

(三)主要内容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与普通院校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除了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综合素养之外,还要求学生拥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及英文水平。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拥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能够接收到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也对国外优秀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做好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坚守“一颗中国心”,将自己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专业的技能投身于祖国的发展与建设中。中外合作办学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练习和实践的环境。在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上,外语能力也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能力之一,更是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四、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一)融合中外资源,突出培养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融入了国外教育资源,国外教育体系的指导核心与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要想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核心就业能力,院校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中外资源的融合与整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做好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整合教育双方的优质资源,针对课件内容教育目标进行深度剖析,制订出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和丰富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性的课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还需要积极引进国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管理经验,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师资力量和打造更专业的师资团队,借助更丰富和更优秀的国外资源来打造专业能力提升平台,让学生利用这些平台来进行国外教育资源的探索以及国内外就业情况的思考。此外,学校还可开展留学活动,或让专家和出国深造的优秀校友举办讲座,引入国外企业或者是中外合资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型和应用型的人才模式,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突出就业核心能力的国际化。

(二)强化英语教学,彰显培养差异化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强化其英语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拥有更好的外语环境,学生拥有更丰富和优秀的外语资源,这都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也应强化英语教学,彰显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差异化,使其在之后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要想强化英语教学,彰显差异化,院校就需要对英语学习内容进行丰富,借助国外优秀的英语资源,开展实用英语、经济英语、基础英语等理论课程的开发,结合国外的英语专业团队,设计更符合专业教学的课堂教育内容,把英语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实现英语的课程融合,构建优质的英语学习体系,推动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院校还可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各个专业学科进行英语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与自身专业内容相同的英语内容。开设学生与外教教师的互动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实践,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此外,中外合作院校还要开设雅思英语系列课程,设置基础性、提升性和发展性三个教育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并建设以外教教师为基础的各种英语口语平台的建设,如通过微信、QQ、学堂在线、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让外教教师多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语言层次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英语水平,投身于不同模块的雅思课程学习当中。通过英语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突出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让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拉开差距,使其拥有绝对的优势[4]。

(三)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培养全面化

在实践调查中不难发现,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优化并不到位,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教育现象。这样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很难让中外合作办学突出其教育优势和自己的特色,也会让毕业生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要优化课程体系,做到毕业生的培养全面化。

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应突出本土特色,在专业内容上,既要接受西方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也要结合市场和中国的特色进行本土化设计;其次,在教学结构上,中外合作办学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以培养更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让中外双方的师资力量进行合理搭配,以此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出更专业化的人才;最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还应注重毕业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搭建中外合作企业平台,让学生拥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在更丰富的就业渠道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位。从教育资源、教学结构以及就业教学三个方面出发,做到中外合作教育资源的优化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化。

(四)注重产教融合,提高培养实用化

中外合作院校可结合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及优秀的师资团队来进行虚拟实习公司的就业指导分析。让学生自己组织与管理虚拟公司,与外教展开一系列的企业活动。如借助虚拟的商务办公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公司职能部门提升专业能力,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通过模拟虚拟的公司环境巩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其核心就业能力。院校还可与中外合资企业开展校企融合活动,邀请中外合资企业到校创设人才面试的情境。通过产教融合提高教育的实用化和专业性,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就业知识。

(五)重视生涯规划,强调培养个性化

中外合作院校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公布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近些年来的就业趋势以及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和专业能力有正确的判断。然后让学生立足自身所学专业,找准自身之后的发展和求职方向。可通过让学生填写毕业后的发展意向表的方式收集学生的毕业意向,针对不同学生的毕业意向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最后,院校还可拓宽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渠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职业培训。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可通过学习考取autocad 认证和solidworks 中高级认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考取物流资格认证、报关认证等。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来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实现就业规划的个性化培养[5]。

(六)加强实效思政,体现培养本土化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外合作院校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其思维难免会有些西化,因此学校要加强思政教育。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用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忱熏陶学生,让学生树立伟大的报国志向,帮助其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院校还要及时追踪学生心理状况,如开设毕业发展的心理疏导咨询室,或者是通过毕业情况收集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疏导,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此外,院校还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宣传,让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思政教育实现就业教育的本土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五、结语

面对现阶段日益复杂的就业形势,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把握自身教育优势,认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加强自身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建设,利用中外合作的优势加强学生外语学习,提升其语言水平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让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就业事业及就业能力也做到与国际接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国际化复合型的新兴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毕业生办学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