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媒介”与“语文”的统一
2022-12-21吴丽君杭筱琪童垚森
吴丽君 杭筱琪 童垚森
摘要:跨媒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介多元化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媒介”与“语文”的统一。呈现一次关于跨媒介阅读教学的访谈,聚焦媒介素养、审美创造、评价机制等几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教学;媒介素养;审美创造;评价机制
跨媒介阅读是伴随数字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跨越多种媒介,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语言符号对某一特定内容进行解码、编码并形成价值判断的阅读方式。当下,媒介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出交叉组合的态势,在传统文字媒介阅读的基础上,整合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跨媒介阅读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跨媒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介“多元化”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媒介”与“语文”的统一。以下是关于还处在探索阶段的跨媒介阅读教学的一次访谈。
一、 关于“媒介素养”
杭筱琪(以下简称“杭”):吴老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但是,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重视跨媒介阅读教学,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吴丽君(以下简称“吴”):跨媒介阅读教学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的强大力量。但是,它需要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的接受与参与方式,以及探寻不同媒介之间对题材对象的选择、取舍,分析不同的信息符号会产生哪些表达和理解上的差异……这种具有“多元化”特征的跨媒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可能会使一些教师望而生畏。
理想的跨媒介阅读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去接受信息,通过文字、音频和视频的组合来完成阅读。这对资源整合和软硬件设施、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可能也会加剧语文教师的排斥心理。因为要“玩转”各种设备并在跨媒介背景下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组合学习资源,形成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的确给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挑战虽大,却必须要面对。跨媒介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环境,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接受多元媒介文化观念,深入理解媒介文化。语文教师不应该排斥跨媒介教学,而是应该以此为契机,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勇于接受大数据时代下的改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体现的是时代需求,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
童垚森(以下简称“童”):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您认为跨媒介阅读教学的目标该如何定位?
吴:跨媒介阅读教学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延展与提升,而不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摒弃。因此,跨媒介閱读教学必须完成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比,跨媒介阅读跳出书本与课堂,更具开放性;能打破单一具体课程或具体知识的局限,使阅读者浏览的信息广泛多样,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跨媒介阅读教学除了要达到传统阅读教学的目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既是信息时代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的基本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更丰富的媒介载体,也更注重实践性与情境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跨媒介阅读教学要有以下的目标定位:
首先,让学生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拥有众多媒介却不利用媒介进行学习,是十分可惜的。我们要积极学习运用多种不同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从媒介中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其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网络信息来源多样,真实性有待辨析,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过滤问题,形成独立判断,提高思考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提高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
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警惕浅表化、碎片化阅读。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中追求的是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获得的是一些关键信息的组合。相比复杂、长篇的文本,精简的文本更能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更易激发阅读兴趣,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阅读的碎片化和浅表化。
跨媒介阅读教学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克服多元媒介的干扰、如何消除新奇感和陌生感,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这些挑战,需要师生合力共建,共同探索。
二、 关于“审美创造”
杭:您认为跨媒介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吴:审美创造能力指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媒介能够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中介,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架起桥梁。在跨媒介阅读视域下,教师和学生都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借助媒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和思想观点。
一是要构建指向媒介审美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媒介审美文化素养是指学生能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媒介审美意识,培养高尚的媒介审美品格,逐渐学会利用跨媒介的方式表达美、创造美。同时,能在正确的媒介价值导向下理解当代媒介文化,并运用跨媒介积极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虽然课标中该学习任务群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媒介审美的培养要求,但审美和文化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审美能力的形成基于文化立场,同时,审美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因此,教师在设计具体的媒介审美文化素养教学目标时,可以将媒介审美与媒介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设计。
二是要借助媒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地域物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意境。借助媒介,学生能迅速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美的感受。
三是要利用媒介品词析句,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媒介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更深层地领略语言的美。跨媒介阅读具有阅读载体丰富多样、阅读主题高度参与、阅读与交流深度融合、多元观点激烈碰撞等突出特点。教师可利用“学习强国”“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App的听读功能,采取听读、跟读等方式充实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推荐学生阅读名人家书、网络美文等,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产生共鸣和情感迁移。跨媒介阅读形式新颖,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播放相关的视频短片或背景音乐,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学生能够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再促进其对意象、情境的感触以及情感的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童:审美创造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您认为该如何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统一?
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内容中多融入媒介因素。多接触优质媒体文本,学生能对生活有更敏锐的感悟和见解。教师可以增添一些媒介因素来教学,如选用热门的新闻用于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媒介知识和使用媒介的方法,知道怎样使用媒介来更好地学习。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查找近期的新闻作为素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自选题材,运用各种途径搜集新的素材。
其次,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开阔语文教学视野,并与社会环境有效整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教材内容扩展到网络空间中,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体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剪辑,将课文用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再配合课文内容阅读,使学生利用多感官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最后是以人為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也要关注学生的特征,例如学生的年龄、性别、认知水平、知识能力层次等方面的因素,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媒介素养培养的教学。媒介素养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爆炸、媒介传播多维化的今天能够有鉴别力,能获取资源,提升能力,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三、 关于“评价机制”
杭:“评价”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跨媒介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您认为应当如何优化呢?
吴:我认为首先应当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包括教师的评价,还要包括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
另外,要关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跨媒介阅读实践性很强,其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能否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正确的评价,能否运用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具体评价方式上,可以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按照教学顺序依次开展。
教学之前,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的媒介素养水平,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了解本班学生的媒介喜好及媒介技术运用程度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选择媒介形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采用结果性评价,检测学生的媒介学习成果,包括各种汇报展示等。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不但需要落实,更需要制订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细则,以便于两种评价方式相互配合。
此外,教学评价还可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性评价和媒介性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最重要的是,评价过程应动态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无限的潜能。对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进行的评价,其内容、角度都应该有所不同。动态化评价能激活学生的成长体验,开发其潜能,使其在自我校正中不断前进,获得成就感。因此,阶段性的考核与评价很重要,可以提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品质和境界。
(吴丽君,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杭筱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童垚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京市初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编号:202110300088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