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艾灸联手,战胜失眠症
2022-12-21叶帅
叶帅
失眠症主要是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存在一定障碍,导致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量无法满足机体实际需求,患者在白天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身未得到充分休息,由此产生精力差、身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降低、焦虑不安等不良反应,会对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诸多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过性失眠和短期失眠症患者,多在调整生活作息、心理、环境等因素后能够重获优质睡眠;而长期慢性失眠症患者多需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产生依赖性,这个依赖性和药物成瘾还有区别,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反应,让你觉得不吃药就会睡不着觉。此外,长期服用安眠药还可能影响警觉性、认知能力等,降低工作效率。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吃半个月停一周,间隔着吃。但其实,失眠的问题可以试试以温针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
温针之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明代杨继洲则在《针灸大成》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之后一直沿用至今。温针灸即将针刺、艾灸相结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银质的最佳)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具体运用于失眠症时,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申脉穴、照海穴等穴位可以疏通患者局部经络、平衡阴阳、调理全身;辅之艾灸,艾叶燃烧所形成的热量可以通过针柄传达至针尖,在患者病变附近形成一定的热效应,使局部组织温度明显升高,促进血液流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对相应穴位形成一定的生理刺激,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组织痉挛症状,还可以刺激患者的大脑皮层,对大脑的异常放电形成抑制作用,让人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从而缓慢进入睡眠状态。
实际应用时,也可将温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比如——
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的阳性反应点及穴位,可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从而治疗失眠。临床观察发现,联合应用温针灸和耳穴压豆法治疗阳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入睡困难、畏寒、小便增多等)患者时,其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显著升高,兴奋性递质显著降低,说明此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分泌来改善睡眠。
温针灸联合神阙穴隔盐灸法 神阙穴隔盐灸即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中医认为,咸入肾,盐可温补肾阳,肾阳足则卧能安。临床实践发现,神阙穴隔盐灸联合脾经三阴交温针灸疗法对痰湿中阻型失眠(表现为夜寐不安,头重胸闷,脘腹胀满,食少嗳气,大便不畅,舌苔腻,脉滑)效果更显著。
温针灸联合中药法 中药可实现内调,温针灸可实现外治,两者相配合对心脾肝腎及阴血不足引发的顽固性失眠症有显著疗效。临床常用方剂为血府逐瘀(淤)汤,其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酸枣仁、夜交藤、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养血安神之效。
总之,针之不到,灸而可及,温针灸兼具针刺、艾灸两种方式的优点,不但可以传热,还可以传感,在改善睡眠方面能获得突出疗效,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于广大失眠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