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味剂会导致肥胖吗

2022-12-21佚名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蜜饯苯丙氨酸糖醇

佚名

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的说甜味剂能帮助减肥,有的说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针对种种争议,专家给出了科普解释。

不应夸大甜味剂的减肥作用,但也不会影响血糖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减少能量摄入。但体重管理取决于总能量平衡,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甜味剂上。甜味剂不是减肥药,不应夸大它的作用。

还有观点认为甜味剂会引起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陈君石院士表示,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也不会导致糖尿病。甜味剂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选择,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非营养性甜味剂食品或饮料都是安全的。

天然甜味剂并不会比人工甜味剂更安全或健康

在甜味剂安全性方面,《共识》指出,甜味剂的安全性基于严格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得到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权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肯定,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都是安全的。有人认为天然甜味剂比人工甜味剂更安全或健康。陈君石院士表示,无论是“人工”还是“天然”的甜味剂,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科学和严格的风险评估,从专业的风险评估标准来看,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天然甜味剂并不会比人工甜味剂更安全或健康。

常见甜味剂有7种

甜味剂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不少。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第三版)和《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所述,常用的甜味剂有7种。

三氯蔗糖:甜度是蔗糖的600倍,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相比其他甜味剂,风味更像蔗糖,经常被用于酱菜、罐头、蜜饯、糖果、腌制食品和烘焙食品。

安赛蜜: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属人工合成。常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产生更好的甜味感受,经常被用于罐头、蜜饯、糖果、烘焙食品和饮料类。

阿斯巴甜:甜度是蔗糖的150~200倍,从两种常见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生产而来,这两种氨基酸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蛋类。被誉为“研究最彻底的几种食品添加剂之一”,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罕见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能代谢苯丙氨酸,因此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上会提示消费者该产品含苯丙氨酸。

甜蜜素:甜度是蔗糖的30~50倍,属人工合成,是目前应用的甜度最低的高倍甜味剂,常与其他品种搭配使用。它的特点是不会掩盖水果的味道,所以很适合用于果汁饮料。经常被用于罐头、腐乳类、烘焙食品、饮料类。

甜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从甜叶菊中提取。味道比较接近糖的天然甜味物质,常用于餐桌代糖,但添加量大时会有一定的苦味。经常被用于蜜饯、糖果、糕点、膨化食品、饮料类。

赤藓糖醇:甜度是蔗糖的0.6~0.8倍,由淀粉发酵而来。是唯一不提供能量的糖醇,但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属于不耐受,并非食品安全问题。溶解于水時具有吸热效果,食用时会有清凉感。常见于各类食品。

木糖醇:甜度约等于蔗糖的1倍,从玉米芯水解提取。常用于口香糖,但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属于不耐受,并非食品安全问题,要一次性吃掉100粒的糖醇类口香糖才能达到腹泻的效果。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蜜饯苯丙氨酸糖醇
代糖“赤藓糖醇”真的安全吗?
异麦芽酮糖醇在卷烟增香保润中的应用
2009~2019 年吉林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我家秘方
甘露糖醇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蜜饯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7种合成着色剂
酮苯丙氨酸钙原料药有关物质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
雕花蜜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