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2022-12-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3期
关键词:活动性个体化结核

周 洋

(辽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最近几年,多区域结核病疫情发生率提升,结核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1]。结核病会随着时间病情逐渐加重,且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结核病不仅增加患者家庭负担,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与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一定联系,不规则用药会引起患者病情复发,甚至会出现耐药性菌株,加重患者病情。为改善这种现状有必要为结核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分析观察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活动展开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择该时间段我院接诊的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均为43例。对照组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25、18例,最小年龄为26岁,年龄最大患者为68岁,平均年龄为(45.70±2.40)岁。结核潜伏感染26例,活动性结核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6、17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6~68岁,中位年龄段为(46.90±2.50)岁。结核潜伏感染23例,活动性结核20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常规性资料无明显区别,可进行比较研究。患者对研究的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方案相同。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方法,如观察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依照慢性病为患者提供护理方法。如保持室内充足阳光,维持新鲜空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和生活中注意事项等各类基础性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展开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2.1 个体化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依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性格差异等展开健康教育[2]。通过讲座的方式让患者对结核病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详细说明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的产生机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等。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时应加强注意事项的提醒,如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日常饮食搭配。向患者发放健康问卷,测试患者掌握程度。如患者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彻底,护理人员还应反复宣教,加深印象,促使其能够掌握相应的内容[3]。

1.2.2.2 个体化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并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致使患者容易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同时患者对自身疾病多于担心,缺乏治疗信 心[4]。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强化患者的信心,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治疗中,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诊疗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的改变,提醒患者负面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还可能出现应激性反应,甚至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可采取有效方法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以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3 个体化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可采取一对一的模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个体化行为干预。对于生活习惯和行为不正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纠正,明确说明不良行为可能会对病情构成影响,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5]。对于复查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展开针对性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醒患者锻炼要点,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期跟踪随访。

1.2.2.4 饮食与运动护理 患者的日常饮食对其病情改善具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为其制订针对性、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满足机体营养需要的同时,避免不必要食物的摄入[6]。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水果与蔬菜。放松心情,适当运动,减轻压力,促进病情康复。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告知患者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7]。

1.2.2.5 出院指导 针对符合出院指征的患者,护理人员须展开出院指导,提醒患者各类注意事项,定期来院复查,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需立即来院就诊接受规范化治疗,抑制病情进展[8]。

1.3 观察指标

1.3.1 健康状况 实施SCL-90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9]评估,共包括90个评定项目和10项评定因子,评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3.2 睡眠质量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0]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成反比。

1.3.3 生活质量 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11]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3.4 并发症 包括咯血、自发性气胸、支气管扩张、肺部继发感染等。

1.3.5 满意度 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12]评估患者满意度,分为完全满意(≥95分)、满意(80~94分)、基本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低于60分)4个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健康状态差异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

2.2 两组睡眠质量差异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差异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8/4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满意度差异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35/41)](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结核病患者数量持续性增多。针对结核病患者,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仍为药物疗法[13]。结核病的治疗中,临床主要采取用药方式,但是大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分析原因为不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用药依从性较差 等[14]。患者对结核病及其危害性缺乏准确的认知,忽略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针对此种情况,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15]。

对结核病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之时,传统的护理工作是以患者的疾病和患者的治疗工作为中心而开展护理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护理工作不具备针对性和个体化特点,导致护理无法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展干预,大部分患者都接受普遍性的护理工作,所以使得所落实的护理工作都不能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的出发点[16]。由于最近这几年优质护理理念的不断提出,也使得临床在对患者开展护理时越来越多的使用优质护理理念为患者开展干预工作。本文所研究的个体化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的表现,这种护理干预方法干预患者时,能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那就可以充分的转变传统护理中以患者疾病和治疗为中心而导致的护理不足之处[17]。对本文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经过护理之后在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转变方面都有较大的成效,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因此能够肯定对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占优势。为患者落实个性化护理工作在采取的各个护理措施之中都将护理的主要出发点做出改变,虽然具体的护理方向和护理内容和传统护理大致相同,但是每一项护理在落实时都充分的考虑了患者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所采取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内容做出调整[18]。个体化护理是坚持以患者为单位的一种护理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护理对患者通过普遍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而导致千篇一律的护理情况发生,这样就能充分的兼顾每一个患者的情况,真正意义上实现护理的一一 对应[19]。

而且,王晨[20]等研究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而分析本研究的实践情况,笔者认为将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之中,虽然可以发挥较好的护理作用,使得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不足是,开展个体化护理,容易导致科室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为传统护理是机械性的护理方案,但确诊患者只需要遵医嘱按照相关护理程序和流程对患者开展护理即可达到需求,这种护理可以避免护士在每一个护理环节充分思考问题、兼顾各种情况的状态,但整体护理效果千篇一律,难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一旦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则需要要求护士在对每一个患者开展护理时都必须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化情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护理的进度减缓,加大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对于基层医院或者护理人员不足的医疗机构而言,开展个体化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医院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需要适当补充护士队伍,并合理的对交接班和排班工作做出改善,这能为真正意义上落实个体化护理干预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在护理之中通过个体化干预方法实施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以充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活动性个体化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选择合理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