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的效果观察

2022-12-19颜来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3期
关键词:肩袖继发性活动度

颜来鹏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肩袖损伤主要指覆盖于肩关节的肌腱组织(如肩胛下肌、肩关节冈上肌、肩关节小圆肌等)发生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17%~40%[1]。肩袖损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上肢无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继发性冻结肩是由肩袖损伤、肩关节损伤、肩部长期制动等因素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见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能力减弱等症状[2]。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保守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临床多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但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复。因此,有必要探寻更为安全、可靠、有效疗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相关文献资料表示,关节镜下直接松解与肩袖修复,可有效克服传统治疗的不足,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质量[3]。鉴于此,本研究以60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患者为例,就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进行了探究,旨在明确该疗法临床应用价值,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8~70岁,平均(51.05±10.63)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56±2.25)个月;左肩15例,右肩15例;Gerber分型为Ⅰ型8例,Ⅱ型18例,Ⅲ型4例。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7~70岁,平均(51.11±10.44)岁;病程3~13个月,平均(6.59± 2.17)个月;左肩14例,右肩16例;Gerber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20例,Ⅲ型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②存在明显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疼痛、肩部无力等症状。③接受手术治疗。④对临床治疗方案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临床资料缺失。③合并其他损伤。④既往精神病史、肿瘤病史等。⑤伴 有传染性、全身感染性疾病。⑥不配合临床疗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手法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侧卧位,用1 mL肾上腺素与 3 00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关节灌注,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成效后进行手法松解。手法松解过程中:①患者取中立位,肘部屈至90°,上举位进行外旋训练、内旋训练,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至内、外旋活动最大程度。②对患者上臂进行水平牵引,再用力上举至头部,重复数次。③患侧前臂屈曲90°,进行肘关节活动,向下牵引患肢后向上移动,于患者患肢外展情况下对患者行后伸运动、内收运动。手法松解后,关节镜外侧入路,镜下观察患者肩袖损伤情况,完成关节囊、滑膜组织等清理操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通过缝合、带线锚钉固定等方式进行肩袖修复,术后常规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侧卧位,肩峰后外缘内侧下方2 cm位置做1~2 cm手术切口,常规切开皮肤表层、皮下组织后,置入关节镜,探查盂肱关节腔,清除炎性滑囊,松解肩袖间隙粘连位置,射频消融盂肱出血位置;在肩峰下间隙建立外侧入路,利用打磨钻将增生骨赘彻底磨除,通过关节镜探查了解肩袖撕裂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电凝处理、松解处理、足印区域磨钻处理、带线锚钉固定处理等,常规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度不受限,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偶尔受限,肩关节功能缓解;无效:病情变化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 数×100%[4]。②围手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0 d测定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④患侧肌肉力量:利用上海欣曼WL-1000机械握力测试仪测定和术前、术后120 d肌肉力量,取3次测量平均值。⑤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术前、术后30 d、术后90 d、术后120 d患者疼痛情况,得分区间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⑥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测定,得分区间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肩关节功能越好[5]。⑦术后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关节粘连、关节僵硬、术后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外展、前屈、内旋、后伸、外旋等活动度更高,组间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3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2.4 两组患侧肌肉力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侧肌肉力量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提升,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肌肉力量更高,达到了(31.14±3.47),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侧肌肉力量比较(kg,)

表4 两组患侧肌肉力量比较(kg,)

2.5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 d、90 d、120 d逐渐减低,同时间段两组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VAS得分比较(分,)

表5 两组VAS得分比较(分,)

2.6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ASES、Constant-Murley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分,)

表6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2.7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未见术后并发症,对照组见1例关节粘连、1例关节僵硬、1例术后感染,总发生率1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冻结肩是临床常见肩周炎类型,属于发生在肩关节肌肉、滑膜、关节囊等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冻结肩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分为原发性冻结肩与继发性冻结肩,前者病因尚不明确,多为自然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受免疫代谢疾病影响较大,后者多由肩关节损伤、肩关节长期制动等因素导致。据调查,40%~80%肩袖损伤患者可并发冻结肩,出现肩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度受限、功能减退等问题。肩袖损伤作为临床常见肩关节疾病,成人发病率可达到40%左右,60岁以上老年群体发病率可达到50%左右,且近些年来患病人数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这导致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加强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临床疗法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治疗尚无特异性疗法,临床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相对而言手术疗法整体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但以往手术治疗多是在手法松解下进行肩袖修复治疗,整体治疗时间较长。与此同时,手法松解无法准确确定患者病灶位置,一旦操作不当将扩大患者损伤范围,加重患者损伤程度,增加患者痛苦,引发其他病变。关节镜技术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推广使用为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治疗提出了新路径,促进了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治疗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提升。首先,关节镜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具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速度快等优势。其次,在关节镜指导下临床医师能够清晰掌握病灶情况,最大程度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有效松解痉挛肩袖,精准缝合撕裂肩袖,提高手术治疗有效性。此外,在关节镜下进行松解,能够对炎性病变进行清除,减少炎性反应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但也有文献资料表示单纯进行关节镜下松解并不能很好的达成预期效果,将关节镜下松解与肩袖修复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治疗 效果[6]。

本研究将关节镜下松解术与肩袖修复术联合应用,结果显示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3%,与王廷江[7](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3.33%)一致,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提高,VA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大幅度改善,且未见术后并发症,说明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属于安全且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存在积极影响。此外,相对于手法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而言,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机体康复速度更快,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认可。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整体效果更佳,可在肩袖损伤合并继发性冻结肩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肩袖继发性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影响关节镜术后肩袖愈合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