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2-12-19张荔旗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3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产妇

张荔旗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产科,福建 莆田 351100)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究其主要病发原因,临床指出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伤及胎盘因素等,都是致使其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产后出血会提高产妇并发继发性贫血、感染症状发生风险,出血严重者可能还会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 胁[1-2]。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抢救和护理措施,对改善其分娩结局和加快产后机体恢复进度有积极影响。历年来,临床所用常规产科护理中,多以帮助产妇顺利过渡产程和注意事项讲解为主,忽略产妇心理活动方面护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产妇,自身缺乏分娩经验的同时会过度担心分娩疼痛和胎儿安全,导致其过度焦虑、紧张,对产妇安全分娩造成一定影响[3-4]。与此同时,负面情绪会减少产妇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缓子宫收缩速率,乏力问题会提高其产后出血风险。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基于尊重患者个体前提下,通过引导患者建立良好心态,让其能对自身潜能保持信心,是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信心的有效措施[5-6]。但针对初产妇产后出血问题是否适用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当前临床仍有较少相关报道证实。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中抽出82例作观察对象,分析聚焦解决护理方法在产后出血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中抽出8 2 例,均确诊其产后出血,并对本次研究保有知情同意权,以每组41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为(26.45±1.3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55±1.42)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 30例,剖宫产11例。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为(26.01±2.34)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77±1.53)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值为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初产妇,无分娩史。②经超声检查,确定为宫内单活胎,分娩孕周均在37~42周。③均符合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分娩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机体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如肾、肝、心等)③胎儿/新生儿出现异常。④合并精神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静脉通路建立、向产妇介绍分娩方式、分娩过程、讲解分娩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落实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胎儿体征监护等工作,遵循医嘱协助医师完成相关抢救治疗措施以及落实并发症防控措施。观察组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3.1 组建小组 护理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护士长、护士、营养师及心理医师,然后小组内成员均经相关考核符合标准,考核涉及内容包括孕期、分娩基础知识、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与解决方法等。

1.3.2 问题描述 全面掌握产妇具体情况,并对其当前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查阅分娩记录、孕期检查资料、询问产妇及其家属和责任医师等方法来了解产妇各阶段的生理状况,然后采用专业评估工具及充分沟通来了解产妇家庭和社会关系、性格特征和当前心理情况,积极引导产妇与护理人员倾诉,并主动参与到如何解决问题的讨论中,通过引导产妇积极解决问题来增强其分娩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利用注意力分散、语言鼓励等措施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

目标建立:①饮食、运动干预:告知产妇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对其顺利分娩和胎儿发育状况的有利影响,日常饮食需以进食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日常运动建议散步、瑜伽等运动方式来开展锻炼,运动时长需控制在产妇自觉不疲累范围内,进而增强体质,为顺利分娩奠定良好基础条件。②心理护理:可利用视频播放方式帮助初产妇了解分娩过程,避免产妇过度紧张或焦虑,同时指导产妇掌握拉玛泽呼吸法、播放轻柔音乐和娱乐节目等方式来促进心情放松,同时叮嘱家属多予以产妇陪伴和鼓励。③问题设立:通过提问方式帮助产妇确定目标,如“您自觉当前状况如何”“从现阶段来看您想达到的目标”“您认为产后出血的原因”“您自觉是否能战胜产后出血病情”等,利用问题假设来激发产妇潜在能力,在可行性前提下确定最终目标。

1.3.3 探查例外 根据产妇既往病史和妊娠期检查情况来对情况不严重或之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如若产妇既往记录中可见血压、血糖偏高现象,可指导其通过饮食护理来合理控制血压和血糖指标,降低不良妊娠发生风险。

1.3.4 反馈 对上述护理措施所用效果进行总结,及时肯定和称赞产妇为成功止血所作出的努力,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之前所设定的目标,提高产妇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强信心。

1.3.5 护理效果评价 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产妇一同进行讨论和总结,得出有效解决方法,并以类似“是否能高度配合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成功止血”“有没有对抗产后出血病情的信心”等方式,进而增加产妇改变产后出血结局的信心,同时对产妇所提解决方案予以称赞,进而提高其新问题解决能力,又能提高护理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负面情绪、产后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其中,SDS表格涉及郁闷、沮丧等指标,分值范围在20~80分,评分标准为<53分视为无抑郁,53~62分 视为轻度抑郁,63~72分视为中度抑郁,超过72分表示重度抑郁。SAS表格涉及焦虑、惊恐、害怕等指标,分值范围在20~80分,评分标准为<50分视为正常,情绪无焦虑;50~59分视为轻度焦虑,60~70分视为中度焦虑,超过70分表示重度焦虑。上述表格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焦虑、抑郁情况越显著。

产后状况:记录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产妇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项目包括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范围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护理满意度:采取临床自制护理满意度表,表格包含护理人员干预措施、产妇身心舒适度等项目,予以产妇护理结束后进行评分。评分在90~100分视为非常满意,在75~90分视为基本满意,低于75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状况 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状况()

表1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状况()

2.2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分,)

2.3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3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2.4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对应值高(92.68%>70.73%),且χ2=6.6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是产妇分娩期间常见严重并发症中的一种,也是导致其出现不良结局的主要因素。若临床对产妇所用措施难以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不仅会损伤其机体功能,严重者还将出现死亡结局,威胁产妇生命健康安全[7-8]。目前,产后出血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早期、晚期出血,同时也与产妇分娩方式存在一定关联。其中,选择剖宫产分娩产妇出现早期产后出血现象,多以其剥离胎盘后造成的创面过大及宫缩乏力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晚期产后出血则多是受其产后动作幅度过大影响,导致切口崩裂、子宫复旧差,且机体切口疼痛问题、环境因素及个人主观因素等,都会致使产妇情绪波动较大,尤其是初产妇负面情绪过高会刺激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加剧产后出血症状[9-10]。而选择自然分娩(即阴道分娩)产妇早期产后出血问题多以其产程异常、母体和胎儿间的解剖结构出现变化、处理胎盘的方法不正确及软产道因宫缩乏力人造成损伤等情况,为主要致病因素;晚期产后出血问题则是与产妇产后疲劳、情绪过度焦虑、紧张等情况存在一定关联[11]。由此可见,综合对产妇产后出血各因素分析,如胎盘剥离不全、子宫收缩乏力、负面情绪等,均是诱发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需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来落实针对性护理,尤其是初产妇,其心理负面情绪尤为严重,护理人员需重视其情绪波动对产妇自身和胎儿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开展相关疏导措施来帮助产妇安全、顺利分娩,最大化降低其不良结局发生风险[12-13]。

随着医学的持续进步,护理模式在现代医学中不仅成为一个重要分支,也为其获取长足发展开展了多项实践研究。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干预方法,是在心理学背景下研发而来,以强调集中关注患者正向情绪和态度为重点,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其优势、力量及能力来参与到临床护理中,也是相信患者、尊重患者的另一种体现。此类护理模式意义不仅限于解决问题,更多是培养患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实现维护健康的最终目的[14]。

为保证聚焦解决护理干预模式得以正确展开,护理人员需遵循以下多个原则。①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全面提高自身护理服务质量。②深度挖掘产妇内在能力,协助其身心在短时间内顺利适应分娩后带来的变化,让产妇能保持积极乐观信念,最大化发挥出其自身的健康能力。③转变自身医护人员地位,从照顾疾病患者的身份作用,调整为协助患者适应疾病和促进其加快恢复进度的身份作用。④以改变产妇、护理及社会三方面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⑤改善护患关系,促使护患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15]。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初产妇产后出血问题,主张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所得结果显示观察组SAS(39.32±2.45)分和SDS(35.33±3.58)分均低于对照组(t=11.778、13.376,P<0.05),与党永妮[16]一文中的相关数据大致相符,研究中观察组SDS(41.08±3.29)分和SAS(37.18±3.6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此类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初产妇面对产后出血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护理模式中的描述问题、正向反馈等措施,通过主动与产妇沟通来掌握其情绪变化,采取支持疗法、自我暗示等措施来增强产妇分娩信心,并对产妇在目标达成期间积极反馈出正向意见,主动肯定产妇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信念,进而改善其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应值,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此类方法可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聚焦解决模式在目标建立环节,通过对产妇落实饮食、运动方面的健康宣教工作,以及心理疏导和假设性问题设立等方式,帮助初产妇了解产后出血相关注意事项,让其正确认知到并发症致病因素和防护措施,并明确自身存在的护理责任以及负性情绪对产后出血控制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利用产妇自身资源来协助护理人员一同解决照顾新生儿问题,既能提高产妇及其家属依从性,又能稳定产妇情绪,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提高产妇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17]。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可见此类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加快其机体健康恢复进度,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其中原因,可见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中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措施而言,前者以发挥产妇主观能动性为侧重点,通过挖掘其潜能、制定目标形式,引导产妇主动参与护理,并在干预过程中不断进步直至完成目标,既能改善产妇心理问题,又避免负面情绪增加产妇机体应激反应,造成恶性循环加剧身心不适。心理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妇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子宫收缩力,是降低其产后出血量、加快机体康复进度的有效措施[18]。最后在护理效果评价中,通过评估产妇心理状态、认知能力以及依从性等指标来为护理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最大化改善其负面情绪和强化产后出血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既能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加快产妇术后恢复进度,还能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后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