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2022-12-17

中国饲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会计信息信息系统

董 昕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48)

“互联网+”泛指“互联网+ 传统行业”这种新业态。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形态得到进一步演变和创新,旨在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从而打破传统行业的原有格局,为经济发展赋予新的驱动力(兰方连等,2022)。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实现与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同步开展,强化财务工作对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实时反馈和有效监督,有效转变了传统财务工作事后核算的工作模式(章慧,2022)。因此,会计信息化是饲料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会计信息化对饲料企业的积极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优势有很多,饲料企业推行会计信息化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1 扩宽财务管理空间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会计集中处理和远程登录。通过互联网,饲料企业能集中、统一处理财务工作,并且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饲料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崔婧和李真,2020)。并且财会人员能远程登录会计信息系统,实时查看和处理相关的财务工作,及时对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反馈和监督,可以有效拓宽饲料企业的财务管理空间。

1.2 增强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时效性 会计信息化要求财务工作与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同步进行,可有效减少两者的时间差。而且经济业务活动时效性的增加也可以降低不同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避免事后核算的诸多风险。究其原因,还在于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在饲料企业内部快速生成财务报表,帮助饲料企业实现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动态化管理,让不同部门间能协同作业,共同致力于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提高饲料企业工作效率 会计信息化是不同部门间协同作业的桥梁和纽带,各部门只需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要求,及时完成并提交相关工作任务,即可进入下一流程。这种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和统一流程的内部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饲料企业不同部门间的对接难度,可以有效提高饲料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在饲料企业内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进程都可以实时反馈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省去了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时间,有效实现了会计信息在饲料企业内部的共享,从而避免信息“孤岛效应”,降低饲料企业工作效率(蒋业宏,2022)。

2 “互联网+”背景下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

除了上述的积极作用外,饲料企业在推行会计信息化进程中还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容易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和价值,而且还会对饲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构成负面影响。

2.1 饲料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 饲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规避风险等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设得以在饲料企业中广泛开展。从实际情况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部分饲料企业虽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也存在信息化水平应用不高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的作用范围有限,难以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有效支撑;饲料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会计信息化工作,如没有普及会计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和要求,饲料企业难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构建会计信息体系,难以提高饲料企业财务工作的集成化水平,无法做到对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化作用的发挥(郭一恒,2020)。

2.2 外包会计业务存在一定缺陷 虽然会计信息化拥有诸多优势,但该过程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部分饲料企业为方便管理,简化运营和维护的难度,采用外包的方式来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而这种外包的会计业务往往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外包单位对饲料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情况不了解,大多采用统一、模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这就使得开展的会计业务容易出现与饲料企业实际情况不契合的问题。其次,外包的会计业务需要一定的移交程序和信息处理时间,难以通过财务工作实时反馈和有效监督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最后,外包单位只提供标准化的会计服务工作,难以根据饲料企业的实际需求,对饲料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因此,外包会计业务虽然能够让饲料企业享受到会计信息化的诸多便利,但如果过于依赖这种外包服务,忽视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容易对饲料企业的后续发展构成负面影响。

2.3 会计信息化给饲料企业带来信息安全风险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在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首先,人为因素。会计信息化提高了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财会人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业务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显然,饲料企业的部分财会人员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不能熟练操作会计信息系统,一旦操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崩溃,给饲料企业带来损失。其次,软硬件因素。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软硬件设施较多,饲料企业如果没有做好日常维护,无法快速处理系统故障进等,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从而影响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唐丽等,2020)。最后,身份认证因素。会计信息系统的身份认证主要是便于饲料企业管理者或财会人员登录系统,进行信息查阅和处理,但部分饲料企业没有做好密码设置和保密工作,容易被外界破译,导致商业机密泄露等问题,从而给饲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4 饲料企业的基础设施薄弱 饲料企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在中小饲料企业中较为常见,这些饲料企业大多由小作坊、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容易忽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很难促进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部分饲料企业虽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因为缺乏充沛的资金,很容易出现缺乏软硬件设施的问题,无法实现财务工作的顺利转型。如部分饲料企业仅针对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而没有将饲料企业全覆盖。这种处理办法虽然提高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难以做到与其他不同部门间的衔接,特别是会计信息录入和应用,依旧需要人工介入,无法支撑起饲料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王志会,2021)。

2.5 饲料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因为财务工作无法给饲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应,所以在招聘环节容易忽视对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在会计信息化转型过程中,部分财会人员只具备从事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和经验,而且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难度较大,使得饲料企业的财会人员难以胜任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工作(杨若莞,2021)。在财会人员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强行运作会计信息系统无疑会增大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

3 “互联网+”背景下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预防措施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就需要加以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饲料企业有效预防潜在风险,实现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提高饲料企业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饲料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提高饲料企业信息化水平可有效提高饲料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开展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饲料企业要在内部建立一个健全信息平台,这是开展各项信息化业务的重要基础。信息平台可围绕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来设计,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只有建设好信息平台,饲料企业才能利用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来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持,才能实现传统会计工作向会计信息化方向的顺利转型。其次,在饲料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实现对不同部门和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覆盖,促进信息技术与饲料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融合。如借助信息平台可将饲料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有效转化为会计信息,致力于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李牧,2020)。最后,饲料企业信息化水平还体现在对会计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上,饲料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实现不同部门间的协同作业,让会计信息能在饲料企业内部高度共享,从而为经济业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3.2 饲料企业自建会计信息系统 既然外包会计业务的缺陷无法避免,那么,有条件的饲料企业可尝试自建会计信息系统,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与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契合度,并且降低会计信息外泄的风险。首先,饲料企业要促进财务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根据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需求来设计相关系统,这样建立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能更好地满足饲料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具有针对性强和使用效率高的特点。其次,饲料企业自建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周期长,成本投入高等特点。因此,饲料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工作。最好是由饲料企业的财会人员直接介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确保会计信息系统能真正发挥作用,并且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最后,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饲料企业自建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饲料企业的全程参与能提前为其他子系统预留接口,从而在饲料企业内部构建出无缝衔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作业。

3.3 加强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安全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饲料企业的所有会计信息都存在于系统中,因此,饲料企业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安全,避免会计信息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同时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得以持续、正常地运行,为饲料企业提供可靠的服务。在风险防范机制方面,饲料企业要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漏洞进行全面检查,从技术层面确定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及时更新存在漏洞的软件,或者饲料企业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身份鉴别等技术,避免信息的安全风险。另外,饲料企业为做好访问控制,可对涉及商业机密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会计信息设置标记,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人员的访问权限,避免重要会计信息遭到非法访问。最后,饲料企业要提高财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如饲料企业要与财会人员签署保密协议,杜绝财会人员外泄财务信息(宋红菊,2020)。财务部门的相关电脑要落实具体的责任人,确保做好密码保管和更新工作。

3.4 强化饲料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会计信息化有利于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饲料企业有必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式,让会计信息化得到逐步落实。为此,饲料企业要在会计信息化发展方面做好资源倾斜,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如根据饲料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科学选择会计信息化相关设施设备,提高饲料企业对相关设施设备的利用率,避免出现闲置、重复采购等问题,确保建设后基础设施能满足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吕磊和刘章胜,2020)。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饲料企业要积极参考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在平时做好系统运营和维护,确保会计信息系统能助力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解决饲料企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3.5 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 在饲料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者,会计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因此,饲料企业要注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帮助财会人员尽快掌握会计信息化所需的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操作等能力,让财会人员能尽快适应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各项工作(乔君和王文俊,2021)。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已成为饲料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饲料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必会步入新台阶。因此,饲料企业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开展,并且能针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和价值,实现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会计信息信息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基于并行构件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基于企业人员素质的视角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针对财会人员职业能力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