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真之旅:在日记画中读懂童心
——以小班幼儿徒步活动日记画为例

2022-12-09南通市通州区杏园路幼儿园羌轶君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斑马线天真涂鸦

■文/南通市通州区杏园路幼儿园 羌轶君

日记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是专属幼儿的天真之“作”,它独特的原创性和纪实性与幼儿自然纯真,又喜爱涂鸦的年龄特点一致。它是幼儿记录生活、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更是幼儿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路径,对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绘画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的日记画主要表现出简约、多维、创新、自由等特点。现以小班幼儿的徒步活动日记画为例,通过日记画,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童真童趣,并能以更直观的方式接近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一、天真之“简”——“简约”却不“简单”

绘画大师保罗·克利说:“线条就是一个点在散步。”一条线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有自己的生命、表现力以及独特的个性。对于幼儿来讲,以线条为主的“涂鸦式”日记画是他们进行艺术探索并得到肯定的一种途径,能够满足幼儿学习和探索的需求,呈现幼儿独有的自主创新意识。

尹星皓作品《整齐队伍》:“这是我们排着队去徒步,一条长长的队伍,排队是有秩序的,小朋友要根据老师的秩序来排,队伍里有许多小朋友,这是1 号,2 号……17 号,太多了,数都数不清。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叫它‘整齐队伍’吧。”

结合幼儿口述可知,日记画与“涂鸦”有着本质的区别。涂鸦是幼儿无意识的涂抹,而日记画中,幼儿用简单的线条或符号,自由自在地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流畅,叙事清晰。一根长线代表徒步的大队伍,而一根根短线则代表着队伍中的小朋友。小朋友们排队要遵守纪律,要听从教师的指令,按学号有序排队,幼儿的学号是1 号,所以他排在队伍最前面,这些都说明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图画中传达出了他因遵守纪律而产生的自豪感。整幅作品看似简单,却满足了幼儿表达的需要,让我们能够窥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天真之“意”——“真情”比“现实”更重要

日记画是幼儿直观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作画时,幼儿会以一种天真而又充满个性的方式呈现,夸张又独特,透过“天真之眼”,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眼中的斑斓世界,真正贴近幼儿的心灵。

罗梓萱作品《爱心公主和美人鱼》:“草地上,爱心公主和美人鱼在一起玩。这时,三只白色的蝴蝶飞来了,它们要一起回家,因为天上有乌云。不一会儿天上就下雨了,雨点很多很多,还很大很大,‘滴滴答答’地落在爱心公主和美人鱼的头上。最后他们都回到了家。”

香港著名幼教专家陆赵钧鸿在《不会读写,就让他们画出来》一书中写道:“在幼儿尚不能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最自然的表达。”实践证明,幼儿几乎都会自发地画画,这是幼儿渴望表达的一种本能。通过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幼儿非常喜欢爱心公主和美人鱼,有着小小的公主梦。幼儿还画了一个下雨的场景,白白的蝴蝶飞来飞去,天上有大团的乌云,还有大片的雨滴滴到了公主的头上。这样的构图固然具有幼儿期作品的“荒诞性”,充满神秘和幻想,可是依旧让我们体会到了幼儿在画作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还有巨大的创造潜力。真情主导,无拘无束,这也是日记画吸引幼儿的魅力所在。

三、天真之“真”——“观察”是艺术之“眼”

“想象”和“现实”互为表里,生活往往会反映在想象之中。对于幼儿来讲,对生活的感受越深入,想象也就更加丰富。而对生活的感受大多来自于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观察对象本质的、隐性的特征。日记画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再现观察中的“重要细节”,观察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幼儿表达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曹杏甜作品《狗》:“徒步的时候,我们在超市前看到了一条小狗。棕灰色的毛,大大的嘴巴,还对着我们叫了一声,我想是因为它害怕吧。它没有主人,或者是趁主人不在,它自己出来散步了。我画的是两条狗狗,爸爸在前面牵着小狗,妈妈在后面牵着大狗。我不敢牵狗狗,让爸爸妈妈帮我牵。”

作品《狗》主题鲜明,形象逼真。两条狗一大一小,两个“火柴人”一前一后,高个子的是爸爸,穿裙子的是妈妈,他们手拉牵绳在散步。现实场景正相反,只有一条没有主人的狗站在路边汪汪叫。这个场景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幼儿把狗的嘴巴画得很长以暗示狗叫,表明她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画中的爸爸妈妈牵着狗绳,则表达了她对狗的害怕,希望狗被人牵着,不会冲出来,这样她就安全了。通过解读幼儿的日记画,我们了解到幼儿既害怕又想接近的矛盾心理。

日记画不只是美术创作,更多的是幼儿通过对周边环境及事物的有意注意和观察,在记录生活中表达情感,可见细致的观察是艺术呈现的重要条件。

四、天真之“诗”——“创新”比“知识”更重要

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说:“日记画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儿童信手拈来,没有经过成人参与加工,最能反映他们的创作特点,是其原生态处女作,最生动、鲜活,也最具有感染力。”日记画是幼儿的视觉语言,幼儿通过意向进行思维活动,去认识和感知周围世界。小班幼儿更多是根据直观和想象进行生活的反馈和表达,其日记画更具创新特征。

季星辰作品《我的地图》:“天空中有太阳,我们排着队从幼儿园出发。走了一段直直的路,然后拐弯,过斑马线后又拐了弯。曲线就是我们在拐弯。然后又过了一座长长的桥,就到了我们小区的超市,看到奶奶来接我了。”

绘画是一种视觉的语言,看似简单的线条,却表达了丰富的内容,画面上简单的直线和曲线代表着整个徒步的地图,线条的变化代表着动态的行进过程。简单的涂鸦,新颖的构思,不断变化和延伸的线条大胆流畅,图中的数字代表着幼儿自己的学号,大大的太阳表示她愉悦的心情。这种创新的构图思路,结合幼儿的解读,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幼儿的艺术表达就是这样的直观与可爱。

五、天真之“趣”——“自由涂鸦”是一种“动作游戏”

幼儿天生就喜欢画画,对于幼儿来说,日记画就是一个他们喜欢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游戏,想画什么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对错之分,更没有标准技法。

丁硕作品《徒步去》:“天上有太阳,我们队伍走的是人行横道。经过了斑马线,我看到了路边有很多花,还有蜜蜂在采花粉,有一只蜜蜂没有采到花粉,因为那朵花还没有开放。然后,我们又过了一条河,河很宽,河面上有很多波浪。最后又过了一个斑马线,我们就到了。”

画作呈现的是幼儿典型的直观性思维,自由随心,画随意至。画面上有斑马线、河流、花朵、蜜蜂等丰富的内容,这些物象被一一排列在画面上,物品之间没有联系。这也是幼儿构图过程的一个转折点——由散点式构图至并列式构图,作品中的斑马线、花朵等在同一个“基底线”上,代表幼儿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作品故事性很强,斑马线、飞舞的蜜蜂、河流里流动的波浪等,都展现了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敏感细腻的内心。

综上所述,日记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幼儿的第二语言。如今,画日记画成了我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项常规活动。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和耐心引导,小班幼儿从无从下手到自信满满,从思维混沌到表达清晰流畅,从内容单一到丰富多彩,从单一物象到构图饱满,从笔触断续到线条更有力量。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耐心守望,不轻易打破幼儿的节奏,无须过分强调绘画的技能技巧,更不随意评价幼儿的表达,而是在倾听幼儿讲述的过程中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需求,给予适切的支持和帮助,既做到“胸中有丘壑”,又能助力幼儿“心智与创造共成长”,这样我们的教育实践才能更具生命力,更有质量。

猜你喜欢

斑马线天真涂鸦
礼让斑马线
礼让斑马线
天真热
创意涂鸦
创意斑马线
天真童年
偷斑马线的人
创意涂鸦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