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表征能力发展的策略探析
——以中班“萌鸡”主题活动为例
2022-12-09山西省直机关坞城路幼儿园栗光蓉
■文/山西省直机关坞城路幼儿园 栗光蓉
扫描二维码走进活动现场
一、从兴趣出发,刺激表征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一旦对某一主题产生较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去实践,并产生表征的需求。
例如,在开展“萌鸡”主题活动过程中,毛茸茸的小鸡深受幼儿的喜爱,小鸡孵化的过程也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护蛋行动”“观察孵化”“照顾小鸡”等系列活动,让幼儿自主参与守护、观察、照顾小鸡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有一个秘密任务,即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小鸡孵化的过程,形成自己的“萌鸡破壳日记”。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更多地就需要用图画、符号、数字等非语言形式来记录和表征。
二、丰富活动形式,学习表征方法
幼儿认知水平较低,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常常陷入“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表达出来别人又看不懂”的困境。因此,教师需要丰富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多样的表征方法。
例如,在中班的“萌鸡”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美工区绘画、益智区“醋泡蛋”科学实验、建构区搭建“鸡窝”、语言区绘本阅读、生活区美食制作以及表演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数字、动作、语言等多种形式,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创设宽松环境,促进自由表征
幼儿是表征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应扮演好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随意干涉幼儿的行为和想法,而应学会放手,创设宽松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进行自由的探索和表征。
如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知道了孵小鸡的时候需要保持温度,于是给鸡蛋戴上了小帽子,还给鸡蛋画上了眉毛和眼睛,模仿妈妈照顾小宝宝的样子,将鸡蛋抱在怀里晃啊晃,嘴里还哼起了儿歌,哄“小鸡宝宝”睡觉。教师和家长并没有直接否定幼儿的行为,说小帽子没什么用,给鸡蛋唱歌小鸡是不会听见的,而是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表达爱、获得经验。
四、走进幼儿内心,解读表征内容
幼儿会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征他们的思想,表达自己对所参与活动的认知和了解。教师要学会细心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认真地解读幼儿的表征内容,走进幼儿,读懂幼儿,帮助幼儿。
例如,离园前幼儿会在“护蛋行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交流自己在一天“护蛋”行动中的体验。记录单上,每位幼儿都用不同的图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简单地用画得好不好、对不对来评价,而应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去了解“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这个线条代表什么”“这个图形是要表达什么”,并及时回应,为幼儿提供支持。
总之,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鼓励和支持幼儿运用多种表征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不断提高表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