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你,读懂“好好儿活”
——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2022-12-04刘欣颖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0期
关键词:史铁生领悟母爱

■刘欣颖

一、教材解读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文是一篇抒写亲人间真挚情感且带有一种特殊气质的散文。文章蕴含的情感比较复杂:有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有自己的悔恨与愧疚,有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追忆往事,史铁生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写来,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细节感动读者。作者的情感本是汹涌澎湃、痛彻肺腑的,但文章的叙述语调却是平静、内敛的,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忧伤的。全文情感波澜张弛有度,与作者内心情感状态是和谐一致的。作者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此其表层含义;“秋天”又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题目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在母亲去世后,在云淡风轻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坚忍与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领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才是“秋天的怀念”的深层含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情感丰富,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此前他们读过不少叙事散文,已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然而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要深刻理解作者的愧悔之情和他对生命的感悟,理解含蓄的笔法及深沉而忧伤的感情基调等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品味细节中蕴藏的感人力量。

3.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要求:

1.查阅工具书,解决文中疑难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

3.朗读课文,圈点批注一些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

4.将自读时的困惑通过微信班级小管家上传。

(二)导入:

同学们,看了大家上传到微信班级小管家中的图片,知道大家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结构及思想感情,并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圈点批注。同学们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秋天的怀念”的理解,二是感受到了文章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却难以言说。现在,我们一起再次走进《秋天的怀念》。

设计意图:古人云:“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初读课文的感受和质疑是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是教学的基础与依据。

(三)学导活动:整体感知话怀念。

同学们,史铁生怀念谁?怀念什么?

预设:怀念母亲(母爱),怀念母亲陪他度过的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怀念那个秋天母亲的叮咛——好好儿活……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秋天的怀念”的表层含义。

(四)学导活动:细节之中品深情。

1.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2.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与绝望,母亲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链接: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

朗 读 指 导:重 读“突 然”“猛 地”“砸”“摔”“喊”等词,体会“我”的暴怒无常和绝望心情;关注“悄悄地”“躲出去”等词,体会母亲对“我”的理解,让“我”尽情发泄内心的苦闷、愤怒;“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重音不同,意义不同,一是希望儿子活下去,不要放弃生命,二是希望儿子能活得有意义。

3.请同学们研读第三段,细细品味“我”和母亲的心绪。思考:这段文字从哪些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它的作用是什么?先自读,随后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预设:

景物描写。“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铺垫。

语言描写。从卑微的恳求到絮絮叨叨,表现出“我”答应看花后母亲喜出望外、激动难耐的状态。

神态描写。“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细节描写。“挡”在窗前,是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表现出母亲的细心。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关注细节、语气、节奏的变化,关注多角度的细致描摹,咬文嚼字,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理解深沉含蓄的情感。通过链接,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史铁生的情绪及母亲坚忍、包容、慈爱的心地。

(五)学导活动:张弛之中悟深意。

全文的情感波澜一张一弛,富有节奏。文章开头先写了一个激烈的场面,第二段情绪陡然一落,第三段又是一个略微轻松的变奏,第四段独句成段,让前文的情绪戛然而止,第五、六两段用最简洁的叙述,讲出心中最深、最痛、最不堪回首、最不愿提及的诀别。

1.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秋风中菊花的烂漫呢?

预设:菊花“淡雅”“高洁”,它开得“热烈”“深沉”“泼泼洒洒”,是母亲高贵品质的化身,也是母爱的象征,更是不幸的母亲对她那个有病的儿子的殷切期望。

链接:史铁生的作品介绍,华语文学传媒组委会为史铁生撰写的颁奖词,他捐献器官的事迹简介。

预设:史铁生读懂了花语,更读懂了母亲的心。他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他不仅好好活了,而且活得非常有意义。

2.学到这儿,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秋天的怀念”的深层含义?

预设:作者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用他残疾的躯体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活出了健全人都难以企及的辉煌,这是对母亲最深沉、最真挚的怀念。

让我们带着对作品的新的感悟,一起深情朗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文感情起伏的脉络,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怀念”的深层含义。通过品读,了解本文平静而内敛的叙述语气,深沉而忧伤的感情基调,领悟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抒发的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

五、作业设计

写一则感悟母爱(亲情)的随笔,发布到微信班级小管家。

设计意图: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学生阅读文本,会从史铁生的遭遇和感怀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增进对亲情的感悟与回馈,更加珍惜健康的生命,积极认真地“好好儿活”。这就是经典阅读的现实意义,也符合本单元培养学生学会记事的写作要求。

本课设计基于课标、学情和散文特质,为学生的学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圈点勾画整体感知,咬文嚼字品味细节,小组合作领悟张弛,读写结合进行反思。以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困惑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读思议写相结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品味细节中蕴藏的感人力量,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悟张弛有度的节奏及其独特的气质。

猜你喜欢

史铁生领悟母爱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母爱大于天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不 同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特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