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天的怀念》语词运用背后的情感解码

2015-12-22叶玲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气势语词

叶玲玲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提到:“文学的语词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点,往往通过语词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一般来说读者对作品风格的认识和感受,也首先是从语词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中获得。”童先生又在该书中说道:“语言格调是作家通过其作品的全部语言材料显示出来的别具一格的基调。”因此,我们在探视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内蕴时,其中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分析语词的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来获得。下面,笔者以史铁生作品《秋天的怀念》为范本,从语词的色彩、气势和节奏三个角度探寻其质朴、克制、平淡而有力的语言背后的深沉而理性的情感。

一、从语词的色彩上看

文本前半部分主要呈现了“我”因身患残疾却无法接受现实而产生的暴怒心理,以及基于此种情景之下母亲的小心翼翼。

且看关于“我”的系列文字:

第一组:突然、猛地、狠命

第二组:砸碎、摔、捶打

第三组:望着望着、听着听着

其中,作为副词的第一组词语是冷、暗色调的,带给读者的直接感受是骤然、短促、有力,作为动词的第二组词语是尖锐的。这两组词语如文中那般组合,就产生了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宣泄力,即文中所提及的脾气的“暴怒无常”的具体表现,那是“我”在面对眼前的现实时愤怒、无助的直接宣泄。

再看第三组的叠词,从色彩上看,它们是中和的中间色,带给读者的感受无论是在力度还是频率上都趋于渐缓状态。但是,这种渐缓状态的呈现与前两组词语色彩的冷、暗形成了碰撞,成为之后情感爆发的短暂蓄势,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我”内心因无法面对现实而产生的复杂矛盾心理。在此刻,“我”就如一只找不到出口的满身是刺的困兽,怒得热血沸腾,也无助得胡乱挣扎。

且看关于“母亲”的系列文字:

第一组: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

第二组:躲、听、进、看

第三组:扑、抓、忍

其中,作为形容词的第一组词语从色彩上看,它们是克制、隐忍的。母亲极想帮助自己的孩子摆脱生命的困境却爱莫能助,无法用言语宽慰,她唯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我”挣扎,看着我暴怒,默默地陪“我”伤心,小心翼翼地伺机而动。第二组词语亦是母亲内心的小心翼翼的直接动作展现,呈现的是一股隐隐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暖色调。那也是母亲在极力克制着自己,将对儿子的关心放在心底,因为她清楚地明白,再多的劝解都是徒劳,反而增添儿子内心的烦躁与手足无措。她心底最为期待的是,儿子能够“好好儿活”,所以,当“我”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并且喊出“我可活什么劲”的时候,这位默默守候在儿子身旁的母亲短暂失去克制和隐忍的心性,出现了“扑”“抓”等强烈肢体冲突和感情倾向的动作。不过,这位伟大的母亲马上又回归到了自己的本心,那是隐忍,那是隐忍克制背后的伟大的母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每一个存在个体之于生命的态度。

在描述“我”的暴怒无常的举措和“母亲”的隐忍克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主要采用了偏冷色调的语词展现“我”内心的狂躁和不安,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内心的冷寂;采用了隐忍、克制之下的暖色调的语词展现“母亲”内心的隐忍和关怀,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母亲”对于儿女的质朴的爱。

二、从语词的气势上看

在母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母子之间的情感传达时运用的语词的气势是变化的。

当母亲提议推“我”出去走走看看北海的花儿时,“我”的回答是:“不,我不去!” 一个“不”字,气势强而有力,将母亲的善意拒之千里,传达的是“我”在无意中对母亲的强势回避,更是对命运的粗暴反抗。对于母亲而言,那更是儿子内心无助的反抗,它在母亲心中平添了更多的怜爱与自责。当无数次的拒绝之后,母亲仍然坚持着希望通过“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一句平缓、温暖的话语来推动“我”走出房间,走出困境,走向那个充满阳光与花香的天地之间。如此宽和而又坚韧的母爱,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敲开了“我”紧闭的心房,以至于当“我”看到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时终于心有所动,说出了几句令母亲喜出望外的话语:“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这些看似没有温度却在语词气势上较为平和的答复,实质上已经打破了原先对现实世界的回避,转而开始走向一条与世界握手言和的道路。

因此,虽然后来母亲絮絮叨叨的一番回忆性话语结束之后,史铁生并没有提及自己的感受,但是,读者已经明白,史铁生已经从原来的拒绝的姿态转而开始原谅命运的不公,对母亲絮絮叨叨的无言,更是为下文母亲的猝然离世引发我对生命与生活的思索的蓄势。最后,史铁生对花儿有这样的描绘:“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颜色各异的花儿散发出生命的姿态,潇洒地尽显生存的魅力。花儿就这样在静默中等待,在岁月中升腾。花如此,人亦然。在北海盛开的花儿面前,“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懂得”二字气势平和从容,它彻底打通了“我”与母亲的情感交流的阻隔,也打通了“我”与生命的对话之路。

由此看来,语词的气势角度也是探寻文本语言背后跳动的情感脉搏的角度之一。“我”在与母亲的对话中由原先的强而有力,转而渐趋平和,最终显得平和而从容,可以说,从语词的气势上来看,“我”的内心冲突从强而有力逐渐趋于平和,从而达到内心平衡统一,继而产生对生存的考量与生命的思索。

三、从语词的节奏上看

史铁生在他的诸多散文中擅长选择缓慢而微澜式的语词节奏来传达情感,《秋天的怀念》也不例外。

且看关于母亲的文字:

第一组: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

第二组:“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一组词语属于“的(地)”字短语,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词的节奏趋缓。况且,每个短语的其中一部分均缀着叠词,这使得语词的节奏更加趋于缓慢。这种无意间趋缓的语词节奏实质上完全符合史铁生写作此文时对母亲那种深沉而又绵长的怀念,若换用节奏明快的语词的话就韵味尽失。这种缓慢的语词节奏在无形中牵引着整个文本的情感传达的节奏与速度。

第二组文字来自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前两句语言的后半部分尤其相似,但是第二句结尾部分多了个“吧”。感叹词“吧”在这里表示些微询问与提议。从节奏上看,相较第一句,第二句的语词节奏拉长了。语词节奏的拉长传达出的是母亲对自己向“我”提出的这条建议能否被采纳深觉不自信,这种不确定性更增添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因此,拉长的语词节奏背后传递的是母亲对“我”内心的关注与期待,对自我禁锢的“我”的小心探寻,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隐形呈现。第三句的“好好儿活”反复出现两次,并且后面还有省略号,呈现出一种有如回声般从外在的躯体走进渺远的内心的表达效果,在儿子的心中久久回响,使得儿子最终领悟。那是一位仁慈而宽和的母亲对身处绝境的儿子的忠告与期许,更成为了诀别之语。

这种缓慢而微澜式的语词节奏恰到好处地传递着母与子的情谊,传递着人世间最质朴无华却又至高无上的爱。

综上所述,《秋天的怀念》中语词的艺术不容小觑,它能够引领着读者通过窥探最真实的语词的色彩、气势和节奏来达成对作者作品的艺术格调的认识,从而走进语词背后的情感内蕴。史铁生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对存在的认识、对生命的思考全都融进了独特的语词中,缓缓地,汇聚成一条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河流,最终融进天地的汪洋之中,融入生命的永恒之中。

猜你喜欢

秋天的怀念气势语词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既有惊喜,又有气势 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报道
谈谈《秋天的怀念》中的人物美和语言美
让句子有气势
排比,让写话更有气势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碎思
《秋天的怀念》意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