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德育

2022-12-04陈熔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0期
关键词:人生观道德意识

■陈熔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中的内容,注重分析课程中的思想教学因素,从课程中先挖掘到德育切入点,然后开展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课堂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观念引领。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笔者在讲解七年级第3章“统计与分析数据”一课时,考虑到很多同学在进入初中后面临独立生活的问题,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用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电子表格的方法,将自己平时的开销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并加以大数据分析,从而合理分摊平时的开销,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法令规章,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要带领学生了解相关法律,遵守规章制度。

例如,“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一节中提到,信息技术既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如网络诈骗、计算机病毒、垃圾信息、庸俗网络游戏等。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合法、规范地利用网络。另外,教师在教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一课时,也可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机和网络使用道德,不要随意修改学生机的各项基本设置,更不可以轻信网络上可以直接攻击他人计算机的软件程序,要自觉维护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网络秩序。

三、依据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型的、资源共享型的广阔世界。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鱼龙混杂,聊天、视频、游戏让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在掌握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之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意识。

例如,在“图片加工与制作”一节中利用Photoshop加工图片信息时,可以对网上许多恶搞的PS照片进行评价,提醒学生不要做有损道德、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还可引申到不要盗取他人的QQ号和购买被盗的游戏账号等方面。

总之,要想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德育,一线教师首先要端正心态,意识到德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是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还要具有过硬的学科素养,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本,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性,将德育内涵科学地融入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人生观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