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碎思

2014-07-10赵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史铁生母爱文本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秋天的怀念》是一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常读常新的抒情散文。作者用细腻、深情的笔触,通过回忆母亲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是怎样忍着病痛小心翼翼、坚定乐观地支撑着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文章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生命哲思的感人作品,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文本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优美静谧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哀愁,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母爱已经超越了生命的界限,阅读本篇,就是对“生命的解读”,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首先,自由阅读,触摸文本的温度。学生整体感知,自由朗读之后,说说读完《秋天的怀念》产生的心理感触。这个过程是孩子们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内容、主旨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散文阅读应从阅读者内在的心理认知出发;就散文阅读教学而言,进行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基石。因此,散文阅读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感触字里行间的脉脉温情。

其次,走进作者,拓展认知的宽度。第二步,走近史铁生,理解史铁生瘫痪后的心情。只有走近史铁生处于瘫痪时的人生经历,才能生发特殊境遇下特殊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不触摸到史铁生瘫痪后那种自卑、痛苦、绝望的心情,就无法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特有的感人话语和特殊的情感。体验史铁生瘫痪时心理状态的过程是学生产生情感且生成领悟或意义的基础,并由此促进学生心理获得调整、丰富和发展。当内在的积累、经历存在有情感的触发点,才会很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不仅仅是《秋天的怀念》,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在与他人交往时,他人表现出的情感状态都会对我们产生感染,从而引发我们的共鸣、体验。我们自己的经历或情感与主人公存在对应或关联时,我们会随着主人公一起快乐或悲伤,欢笑或哭泣,并引起对人生的联想和感悟。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就作者的经历拓展学生的认知广度和宽度,以便触发学生的情思,为顺利实施育人目标奠定基础。

第三,品读母爱,垫高理解的厚度。在这部分的设计里,我注重以生为本,落实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以个性解读、对话生成为主,努力为学生搭建自致的平台。阅读教学以文本为载体,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特征。左拉说过:“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文本以其自身语言的含混心灵在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人。”文本的解读,需要学生透过文字看内涵,在丰富的内涵中再回味文字的魅力与张力。学生在丰富的感悟中,在真切的体验中,提高了对文本解读的能力。这种解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在细枝末节中,在看似不经意的静思中,在未曾预约的精彩中,这需要我们教师时时倾听学生意犹未尽的表述。特别是在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的时候,体验变得真切的时候,情感变得敏锐的时候,我们要呵护好学生思维迸射的美丽火花,那么许多精彩的解读就会不期而至了。期间,或许有感悟的偏差,也许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设定,甚至可能与文本相脱离,但这就是真实的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能时刻动态生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变得丰富,思维变得开阔,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各种新鲜独到的见解就会喷涌而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这个平等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对话,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体验解读的过程。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认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阅读是个人的事,高品位语感的主要标志是:独特性。阅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作者“不需要还要有一个‘第三者对他的读者解释自己的作品”。因此,不剥夺学生阅读的主权,不代替学生思考,不把阅读教学建立在教师对作品的正确分析、肢解的基础之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整体的时间和空间,这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课堂中那些折射着思辨与浓情的精彩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成长的拔节声。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标签式的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只有学生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才能得以实现,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感悟、质疑中,才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课堂不断进入生成的状态。在生成中学生丰富了自己,使自己的语文世界和人文世界同时得到提升拓展,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另外,我认为教师个性化的点拨不可少。这种点拨表现为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唤醒,更是一种渗入灵魂深处的精神互动。教师的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组织、帮助、参与、支持、引领。所以,在学生品读后,为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给学生更多的情感铺垫和熏陶,也在自我对文本研读的基础上,我创设了一个采访史铁生和他自己对母爱感悟的情境,这是对史铁生对母爱的思考不断升华,也是他的生命走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流,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阅读感受,让他们有足够时间、足够机会阅读文本,阅读的原野就必将被高高垫起,一定会有五彩缤纷的花朵自由绽放。

最后,理解主旨,挖掘体悟的深度。在“沐浴菊花,深思情”这个设计里,这是文本主题的凝练,也是史铁生对母爱理解后的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更是思考人为什么要“好好儿活”。既透露出作者大彻大悟后心灵的澄澈,也显示学生生命在课堂的成长。同时,也引起学生自己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贵。由此,我又让学生通过默看史铁生《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节选文字思考“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既有开放性又有创设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价值意义,无论学生怎么回答,只要其人生观是正确的就是可取的,并且是值得称赞的。就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

这堂课的备课,是我多次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接受教育、受感染的过程。但课堂总留有遗憾,比如在最后的结尾我如果能回归文本的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静静深思文本的情感,可能更能触摸作者思想的脉搏,为打造更有情致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更为丰沛的人文情怀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赵海燕,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责任编校:高述新

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铁生母爱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阅读母爱这本书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历时七年精心编纂《史铁生全集》出版
母爱的另一面
路过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史铁生作品全编》出版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