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羽毛球运动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2-12-03冯金龙邵林海

运动精品 2022年4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

冯金龙 邵林海

(牡丹江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随着羽毛球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对羽毛球发展的研究。羽毛球属于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其特点是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全面、击球快、反应快、攻防快、随机应变、体力充足、心理稳定。国际上羽毛球重大比赛有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羽毛球运动有哪些趋势和热点呢?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羽毛球运动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文献收集环节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库中国知网(CNKI)。选择高级检索,在“主题”“关键词”中检索“羽毛球”,来源类别选择“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CSCD”选项,检索范围“学术期刊”。共找到610条结果,经过文献筛选,获得有效文献362篇,导出文献-Refworks得出数据并保存。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清晰、直观地以图谱的形式展示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对研究领域内文献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可以从时间上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对检索到的600篇文献按照年度对其发文量进行统计并绘制图表,可得到羽毛球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图(图1)。由图1可知,从时间节点变化来看,羽毛球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缓慢发展期(1992-2003年)、快速增长期(2004-2008年)、平稳发展期(2009-2014年)、逐渐下滑期(2015-2020年)。

图1 羽毛球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图

(1)缓慢发展期(1992-2003年):该时期的文献发文量共108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7.70%。文献发文量呈缓慢平稳趋势。

(2)快速增长期(2004-2008年):该时期的文献发文量共133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1.80%。文献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说明该时期对羽毛球运动的关注度增强。

(3)平稳发展期(2009-2014年):该时期的文献发文量共206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33.77%。文献发文量呈平稳趋势。

(4)逐渐下滑期(2015-2020年):该时期的文献发文量共153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5.08%。文献发文量呈逐渐下滑趋势。说明近几年学者对于羽毛球研究的关注度下降。

2.2 主要作者和核心机构分析

2.2.1 主要作者分析

利用软件对羽毛球论文的作者统计后得到表1,根据表1(频次≥4)可看出核心作者共有程勇民、张爱林、葛家琪、刘学春、戴金彪、陈滔、张国军、王树、刘星玉、刘宇、王冬梅、张建成、王树明、李志兰、秦杰、戴劲、佘曦等17位,总计发表羽毛球论文113篇,其中程勇民、张爱林、葛家琪、刘学春、戴金彪、陈滔、张国军、王树发文量分别为22篇、15篇、9篇、8篇、7篇、6篇、5篇、5篇,其余作者均为4篇,17人的发文总量占总发文量的68.14%,说明上述作者为羽毛球运动研究的主力军,为羽毛球运动的科研工作作出较大贡献。

表1 期刊发表主要作者

2.2.2 研究机构分析

利用软件对羽毛球论文的发表机构统计后得到表2,由表2(频次≥3)可看出排名在前11位的研究机构共计发表论文45篇,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在2006年发表的数量最高,频次为7,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四所院校并列排名第二,发表的频次为5,其余机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有7所研究机构为体育类院校,占总体的63.7%,从研究机构性质来看,体育院校是羽毛球研究的中流砥柱,一些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等院校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比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体育职业类院校,促进了羽毛球运动的研究与发展。

表2 期刊发表主要机构

2.3 研究热点分析

2.3.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通常可以反映一篇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可以对羽毛球运动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如图1,图谱中包含节点数604个、连线数为1119条、密度为0.0061。关键词节点较大的是羽毛球、羽毛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技战术等。

利用软件对羽毛球论文的关键词统计后得到表3(频次≥5),从表中可以看出高频关键词有“羽毛球”“羽毛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弦支穹顶”“男子双打”“技战术”“优秀运动员”“羽毛球队”“羽毛球比赛”“制胜规律”“中国”“东京奥运会”“竞赛与训练”“后备人才”“运动员”“女子单打”“男子单打”等,从关键词的分布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羽毛球比赛、运动员技战术分析、后备人才等方面。我国学者关注热点在研究竞技羽毛球技战术方面,研究对象为羽毛球优秀运动员。根据分析我们能看出技术、战术、体能和控球能力是现代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基础,此外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都是高水平运动员共有的特征。从近几年各大赛研究分析来看,发球这项技术在比赛中是主动性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男子单打中反手发网前球渐渐趋向于常态化,采取反手发网前球技术是因为球在过网的同时是向下飞行,对手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在第一球就产生主动的机会,限制对手直接进攻,迫使接球者将球击出,拉开与其的距离,为发球方创造出进攻机会。在女子单打中也是逐渐将发后场高远球转变为反手发网前球。羽毛球比赛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运动员的技术或者战术特征展开,对某一优秀运动员在某一场或某项大赛中的比赛进行分析,并且对比对手的技战术特点,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有效的依据和建议。高水平运动员有其独特的制胜手段,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有着不同的特长,这也是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3 关键词分布

2.3.2 研究主题演进与研究前沿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Burst detection功能可以探测某点时间内突然大量使用的关键词。在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时,根据近30年的研究情况,将突现词的最小持续时间设置为2年,在其余设置为默认值的情况下,共得到突现词21个,对突现关键词的强度、出现年份、结束年份、持续时间进行整理得出图3。从图中可以看到关键词突现强度排在前五的分别为弦支穹顶、羽毛球运动员、男子双打、羽毛球比赛和羽毛球运动。弦支穹顶结构是体育场的棚顶结构,从时间能看出因为2008年我国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所以不管是在羽毛球运动上还是在其他运动项目上当时研究的热点在场馆的设计风格上.羽毛球比赛、羽毛球运动员和男子双打也是突现强度比较大的关键词。在图2中还能看出学者研究的热点在血乳酸、训练、竞赛与训练等,说明学者关心运动员的训练,利用生理生化、生物力学方面的知识对运动员进行研究分析,为其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提供参考。当然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羽毛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体能逐步成为主导因素,在各大比赛中可看出,运动员在体能下降时技术的发挥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技术差距因素失败的占少数,因心理和体能差距因素失败的占大多数。可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充足的体能是羽毛球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训练中不可忽视。从图中结尾部分能看出研究热点在干预性研究、学生和奥运备战。为了能更好地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奥运备战的研究不能松懈,学生羽毛球运动方面近几年来也得到重视,在学校中学生的体育发展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热点。

图2 羽毛球运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3 关键词突现分析

以关键词作为分析节点,运用Citespace软件的Timeline View功能,可以得出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用于分析羽毛球运动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和研究前沿。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规则也发生变化。2006年2月国际羽联正式实施将15分制变为21分制的计分法,新规的推出,使羽毛球运动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训练上都进行了更新,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与世界同步,在技术上追求更全面、更迅速的发展。当今羽毛球的制胜规律更突出以“快”为核心,在比赛中运动员不断争取最高点,在最高点击球下压,加大对手的防守难度。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羽毛球装备在革新,装备的轻量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实现“快”的核心目标,我国在羽毛球上投入越来越多,以提高整体水平。所以羽毛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不光是体现在运动员身上,场下教练员、科研人员、服务工作者也是其中的因素。在现代国际体育的大舞台上,羽毛球以其独具一格的观赏价值,赢得众多观众、媒体的关注,羽毛球运动朝着商业化与职业化方向的发展。

图4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3 结论

3.1 我国羽毛球运动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上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奥运年前后的一年中发文量有明显的增加。

3.2 核心作者有程勇民、张爱林、葛家琪、刘学春、戴金彪、陈滔、张国军、王树、刘星玉、刘宇、王冬梅、张建成、王树明、李志兰、秦杰、戴劲、佘曦等17位,总计发表羽毛球论文113篇。

3.3 我国羽毛球运动研究的机构主要以体育院校为主,其中南方的研究机构成果领先于北方研究机构成果,说明南方的羽毛球发展要好于北方,经济发达的区域研究成果较丰富。

3.4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是羽毛球运动研究的中流砥柱,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职业类院校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的研究中来。

3.5 羽毛球运动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竞技羽毛球运动,包括运动员的选材、身体机能的检测与评定、比赛、训练、技战术等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加强心理素质和体能,如何利用生理生化、生物力学方面的知识对运动员进行技能评定和技术分析,以使其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6 羽毛球是一项技术专业、理论性强的项目,因此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针对不同的技术,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错误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

3.7 在后备人才培养中,要在扎实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进攻意识的培养,锻炼运动员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的培养,使运动员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技术,准确把握时机,完成战术目标。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
昆明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论述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特点
余姚市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羽毛球运动健身价值解析
羽毛球扣球技术分析
羽毛球运动对健康女大学生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美国东北部高校羽毛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
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调研及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