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中睫状肌训练频次对小学生动态视力影响的剂量研究*

2022-12-03黄书馨王红云屠丽芳张超漪

运动精品 2022年4期
关键词:睫状肌视力调节

黄书馨 王红云 屠丽芳 陈 超 张超漪

(1.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163;2.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严峻的健康形势挑战,其中眼健康问题较为突出[1]。眼健康问题中,近视发病率已呈高发低龄化趋势。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2]。为切实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于2018年8月30日联合颁布实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成为重要应对措施[3]。

人体与外界90%的信息交流功能通过眼球实现。国外研究认为眼球的发育在3岁时基本完善,到13或14岁时眼球发育趋于稳定。而国内的研究多显示,华人在13-24年龄段之间,眼球仍在缓慢增长,近视仍呈进行性加重[4]。此外,在青春发育期后,中高度近视是许多其他眼底退行性伤害和永久性视力损害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近视性黄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其与造成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相关风险相当[5]。

因此,当前防控近视的工作开展目标主要集中在改善假性近视,延缓真性近视、控制进行性近视的发展速度、减少由高度近视引发的病理性近视等问题上。当下,常见的近视防控手段包括光学矫正、阿托品滴眼液与视觉功能训练等。其中,阿托品滴眼液在延缓近视的具体剂量问题上尚未明确,且存在一定副作用,至今未在临床推广使用[6]。视觉功能训练作为有效的干预手段,因其理论未被大众所知,应用尚未推广,而鲜少被作为矫正近视方案的备选。而框架眼镜的安全性与普及性特点,成为大众防控近视的主流选择。因此,研究、推广视觉功能训练的理论及应用,成为当前近视防控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睫状肌调节功能训练作为视觉功能训练的一种,对于改善或延缓近视有着积极的效益[7,8]。多数理论或实证研究指出,视近时睫状肌处于收缩状态,长时间视近的行为习惯会导致睫状肌调节能力的下降,调节功能的下降导致视近时产生远视性离焦,从而促进近视的发展。因此,对睫状肌的调节功能进行训练,改善调节滞后问题,提高睫状肌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阻断远视性离焦的形成,是防控近视的关键所在[9]。常规的调节功能训练因其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再加上仪器使用条件的限制性等原因,未被有效推广。此外,现下以体育锻炼防控近视的研究多聚焦在项目之间的对比上,而鲜少涉及强度的高低。因此,将睫状肌调节功能训练与体育课堂结合,设计专门的基于睫状肌调节原理的体育活动,探索基于睫状肌调节原理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的强度最佳阈值点,是落实体育锻炼精准防控近视的重要任务。

裸眼远视力和动态视力是视功能中判断视力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动态视力中的动态视敏度(简称KVA),与睫状肌的调节能力紧密相关,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动态视力预测裸眼远视力是可行的,且动态视力与裸眼远视力呈正相关关系,动态视力的强化有助于裸眼远视力的改善[10,11]。

本研究立足于睫状肌调节功能训练,将睫状肌调节功能训练与体育课堂结合,观察不同频次的睫状肌调节训练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动态视力是否存在不同效果,为落实精准防控、推广视觉功能训练的任务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3月,随机选取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四年级三个班级共91名学生作为被试,年龄为9-11岁。

纳入标准:(1)无散光、弱视、其他病理性眼部疾病以及佩戴角膜塑形镜;(2)无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可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2.1.1 实验方案设计

基于睫状肌调节原理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与原则。教学内容综合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特点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元化,既涉及跑、跳、投等带有闭锁性身体活动性质的项目,又包括篮、足、排等带有开放性技能身体活动性质的项目,并将各项目贯穿到课堂中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体能练习及结束部分各环节。教学方法以游戏、比赛方法为主,并积极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带有睫状肌调节训练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包括三个要素:第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过程具备简洁性、安全性、可行性等特征;第二、符合调节训练的基本要求,即包含“看不见”到“看得清”的变化过程,以及视近-视远时值3s交替进行的特征;第三、符合教学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即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堂中依托学、练、赛、评等四个模块展开,使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与系统性。

实验实施场域为体育课堂,干预周期设定为16周,每周每班进行三次课,课时40分钟。具体实验设计方案举例如表1。

表1 实验设计方案举例

1.2.1.2 实验视标尺寸的确定

参考廖天荣5m《标准对数视力表》中“E”字视标的大小。《标准对数视力表》用于学生裸眼远视力的测量,相邻两行“E”字大小关系之比为1:1.2589,即视标每向上增大1.2589倍,则裸眼远视力值减少0.1。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增率合理,变距灵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可参考其大小,依据其特点,根据距离的不同以及学生的整体视力状况灵活机动地进行合理比例的调整。

1.2.2 测量法

测试采用仪器XP.14-TD-J905型动态视力检测仪(上海驼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测试场地光线正常,测试者若近视,则需佩戴眼镜进行测试。受试者连续进行三次测试,取三次测试的均值,所有受试者均由一名测试人员进行测试,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测试值范围为0.1~1.6,所测数值越高,则代表动态视力水平越高。测试前,被试者坐于仪器前,上体保持直立状态,双眼贴近视物孔并向内看。当测试人员点击测试键后,仪器内将出现模拟地从50米外向自身靠近的字母“C”型视标,字母“C”型视标缺口方向包括上、下、左、右4种,模拟速度近30km/h。当看清字母“C”型缺口方向后,被试者使用优势手单手握住摇杆并迅速判断字母“C”型的方向,将摇杆掰动到所看的方向,即可完成一次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整理,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相同。其中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实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经实验干预后,15频次、30频次组的动态视力较训练前均有提高(p<0.05),对照组动态视力相较训练前有所下降(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15频次和30频次组之间动态视力无显著性差异,15频次组和对照组、30频次组与对照组之间动态视力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各组动态视力的变化

3 讨论

Kepler的“近距离工作假说-适应机制”理论很好解释了随着近距离阅读、工作等行为习惯的时间增加,近视患病率随之增加的现象,后续的研究又进一步阐明了近视的发生发展与睫状肌长期收缩导致其调节能力下降有关[12-14]。非体育类的研究中,对睫状肌进行训练以仪器为主,实验过程中虽被试的依从性不高,但实验前后视力健康水平仍存在显著提升,因其增加了使用条件的限制,使得实际推广进程较为缓慢。在当下防控近视的手段中,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成为重要的防控措施,学校是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载体对睫状肌进行训练,在课中探索睫状肌训练的适宜强度,对于把精准防控近视从以往的概念层面真正转化为“具体的、易于推广的、可操作流程”层面具有重大的现实参考意义。

本研究显示,在近视发生发展的敏感期阶段,通过专门设计的基于睫状肌调节原理的体育锻炼方案,各实验组经干预后均有效提高了四年级学生的动态视力水平。小学四年级处于小学高学段,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其近视水平呈现阶段跳跃式的发展,是近视发病率的高峰期。因此,在此阶段开展防控近视的工作或能取得较高的效益。根据动态视力与裸眼远视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出该设计方案对于发展动态视力、提高睫状肌调节能力、延缓调节性近视、控制进行性近视的发展速度有着显著效益。

本研究显示15和30频次的睫状肌训练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有两方面因素。第一、频次之间差异幅度不足,即尚未达到量变向质变过渡的最低阈值。因此,后续研究仍需更高频次的实验组设计。考虑体育课程时间的限制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除探索“最低有效剂量”外,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设计更为复杂的实验去探索“剂量”的“最大效应”。第二、15频次组的出勤率较30频次组高,两组之间成2倍数的总干预频次,即频次之间的差异幅度可能尚未达到动态视力提高的最低阈值。

4 结论

基于睫状肌调节原理的体育锻炼方案对于小学生的动态视力存在积极促进效益,15频次和30频次的干预方案均能够显著性提升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动态视力水平。此外,除探索体育课堂中睫状肌训练的“最低有效剂量”外,后续研究还应注重探索该运动处方“剂量”的“最大效应”,以完善体育锻炼精准防控近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猜你喜欢

睫状肌视力调节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看手机诱发老人新眼病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老年“手机控” 当心睫状肌痉挛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绿色可以保护视力吗?
保护视力等
对眼睛最有益的运动
视力测试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