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探索

2022-12-03周立石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家库体系科技

周立石,顾 兵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2020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分别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破“四唯”现象,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为营造高校良好的创新环境提供政策保障。科技评价是为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专业性评价机构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科技活动进行专业化判断和衡量。对高校而言,科技评价已发展为科技管理的重点内容,对学校的科研平台、团队、人才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成为推动和激励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部和科技部新政策引领下,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成为当前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诸多学者借鉴国外较成熟的科技评价体系对相关高校科技评价进行研究。曾强等[1]通过对比分析国际4种大学与学科评价体系,建议我国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建立学科分类体系,加强中国第三方大学与学科评价体系建设;方晓东等[2]通过对比分析法国科技评价体系发展与主要评价体系特点,建议我国制定反映科研人员能力与产出的评价标准,同时组建专业性强且公开透明的评审专家信息库;肖其师等[3]通过分析日、韩、英、德、瑞典等世界发达国家科技评价体系特点,强调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应关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陈兆莹[4]介绍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的经验,对科技评价体系定义进行探讨,介绍了制度和行为保证评估独立性的有效经验;周玉娥[5]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些研究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在新政策要求下,要解决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中的问题,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探讨[6-7],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和以往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1 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30年,我国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一些学者提出“贡献导向”评价、个性化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等着眼于长远目标和质量评价的体系[8],一些学者总结分析欧美等国家科技评价体系中的先进因素,对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发展提出启示性意见[9]。然而,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仍不成熟,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指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5,10-11],指出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如对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不科学的量化评价行为[12]、过分追求期刊的影响因子、以SCI作为唯一评价标准[13]、不能重点集中精力参与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等。根据以往相关研究,并结合我校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提出高校科技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过分追求高校排名,“唯SCI论”

世界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及衍生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相关指标,成为大学排名的重要依据,导致许多高校无论是评价科研成果水平、课题立项和奖励,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都以SCI论文发表的影响因子高低和数量为准,这种“SCI至上”的评价体系,导致科研团队出现追求短期效果、急功近利的行为,不利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和营造潜心研究的创新氛围,限制了高校对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

1.2 科技评价体系指标设置不合理

科技评价体系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14-15],不少高校的科技管理和人事评估部门存在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现象,一是过于看重量化指标,如SCI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高低、数量等,导致科研人员盲目追求论文数量,不利于原始创新型研究的开展;二是在职称评定、人才计划中的科技评价难以落实分类评价,不利于激励从事科技服务和研究推广型教职工的积极性;三是申报奖项、科研项目和各类人才计划中,强调对个人成果的评价,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考虑较少,不利于发挥团队精神。

“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导致一些学科评价不合理,如医学中科院一区的期刊有227个,最高影响因子为160.19,而农林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中科院一区的期刊分别有45个和20个,最高影响因子分别为13.30和1.1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评价过程中若不具体区分研究领域,一味追求影响因子高低和数量,研究人员更加关注热点问题,忽视基础问题,造成多领域的“卡脖子”现象。

1.3 行政因素对科技评价体系科学性的影响

在高校科技评价中,行政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专家选取、评价流程等过程中负责执行和信息整理等工作,一些专家往往有行政职务,容易将行政权力与学术影响力混淆,从而影响科技评价结果,使科技评价结果与学校的发展资金、个人团队项目利益挂钩。尤其在一些地方性院校,科技资源相对短缺,在科技评价中,行政职务高的专家容易获得更多话语权,在某些情况下将影响学校的科技资源分配方向,影响科技评价的科学性。

1.4 过于注重科研结果的评价,影响科技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目前在国内科学界过分注重科研结果的评价,对团队的组成和对成果的实际贡献缺少实质性评判,如单位间的学术研究交流合作越来越多,而一篇文章仍注重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往往为学术带头人,而实际的科学创新点或发现点可能是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对关键技术和推广起关键作用的研究人员仅为参与作者,在一些仅看重科研成果的评价中,这些科研人员的贡献得不到合理评价和认可,从而在科研资源分配中得不到体现,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原始创新和引领性研究的进行,影响团体攻关项目。

2 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策略分析

建立健全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创造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制度环境,尤显建立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科技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因为科技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资源分配、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是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的重要保障。

我国高校亟待解决“唯SCI论”、“一刀切”、行政干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新政策要求及结合我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的策略。

2.1 改进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1)国家根据不同高校和学科特征选取关键指标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价,以此发展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加强学科建设。(2)将全球创新指数理念和欧盟科技评价方法引入高校的科技评价体系,既考虑科技产出,又重视科技投入,对大学的科研评价从简单的投入产出模式逐渐发展为科技环境—资源配置—科技活动—科技影响的模式[16]。(3)慎重选用量化指标,从国家科技评价层面改变高校对单一指标的追求,如期刊影响因子不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从而转变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4)减少大学排名结果与资源配置的直接挂钩,将高校发展引入内涵特色建设和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轨道,如减少对SCI论文、ESI排名为核心指标的排行榜宣传,SCI论文不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高校评价的依据,把高校从追求单一指标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2.2 健全分类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科技及社会需求,健全分类评价体系,注重科教结合,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细化人才分类指标,规划不同类别间动态转变机制。

2.2.1 鼓励原创性研究,注重科学价值 对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和团队,采取代表作评价方式,切实关注论文成果及质量,重点评价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准确理解SCI论文相关指标。现阶段,高质量的SCI期刊仍旧是我国学术界与世界交流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研究影响力,但也要避免过度重视SCI论文。将基础研究人员的国内、国际学术认可度引入科技评价体系,从政策上推动学术交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2.2.2 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对长期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的研究人员及团队,充分认可这些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对研究人员和团队的考核主要关注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技术创新的应用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重点评价社会效益和实现的经济指标。

2.2.3 鼓励创新教育,注重教书育人功能 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关注科学研究精神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引导性作用,关注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关注相关科学研究进展的前沿,关注网络授课交流的影响力等,主要评价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

对高校教学科研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同时通过调节不同工作的薪金水平,建立教师可主动选择的动态分类模式,根据不同特长和年龄的教师进行阶段性的从业方向调动,发挥机制的能动性,实现个性化评价。

2.3 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系统

2003年,为抗击非典,积极推进评审信息化进程,开发出国家科学技术奖网络评审系统,系统功能实用可行,评委可通过系统更加充分大胆地发表个人意见,国家科学技术奖网络评审系统执行有3个特点:随机双盲、封闭管理、内部交叉,可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国家科技奖网络评审系统基于学术同行评议,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完善学术同行评议系统的路径。

2.3.1 完善评审专家库 针对不同的科技评价目的和需求完善专家库,加强专家库分层分类建设。高校研究院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校级专家库,以校级专家库信息为基础,根据专家特点、职称、主持项目等信息,建立省级专家库,然后,基于省级专家库信息,建立国家级专家库,各评审单元根据不同的评审目的选择不同级别的专家库。学校可利用校级专家库进行小型评审,若涉及学校重要科技资源分配,可向省级专家库提出评审申请,更好地实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另外,这种基于小单元专家库资源抽提的办法,可提高专家库的利用率,实现专家库数据共享。

2.3.2 提高评审专家抽取的公正性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建立评价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结构,在所选层级的专家库随机选取专家,然后直接向专家推送是否承接评价任务的询问函,专家网络签订承诺书后,可得到待评价项目信息,直接进行评价。通过专家选择的随机性,提高专家评审过程的保密性,从而更加公平地进行专家评审。

2.3.3 对专家实施制度化管理 对专家库的专家实施制度化管理,完善专家信誉制度[17],健全被评价者申诉渠道,对不涉密的科技评价工作,评价后公布专家名单及评审意见,提升评审专家的社会荣誉感,同时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通过制度化管理引导专家在参加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时坚守学术操守。

2.4 发挥过程评价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对影响国家发展与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所取得的成果,而且要发挥过程评价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活动,让有潜力的科研人员能潜心研究,提高他们承担研究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年轻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对研究团队进行过程考核,在资源配置中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年轻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合作优势,激发科研活力,让科研活动回归本源,解决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2.5 实现科技评价的网络信息化

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建立研究人员网络化数据信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便捷、公开、透明。王海燕等[14]提出“科技身份证”制度,提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理念和区块链技术,通过系统平台直接形成不同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系统筛选合适的专家,实现平台式科技评价,既可节约被评价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可减少评价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建议在个人信息中不仅包括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要包括团队组成和交流合作的更新信息、研究重点及成果创新性。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也利于实施分类评价和进行个性化评价,减少“一刀切”现象及过多行政因素的介入。

3 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为响应新政策要求,教育部要求“双一流”大学率先进行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地方高校也积极响应政策进行实践探索。徐州医科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探索,在其科研工作量考核制度中引入岗位分类原则,同时将科研活动过程纳入科研工作量考核,为教职工提供更加良好的科研创新、教学和临床服务环境;在人才团队选拔政策中实施代表作制度和年龄分类制度,提高科研人员及团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同时为年轻团队提供更多机会,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年轻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激发科研活力;构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对科研成果、基金、实验室平台和专家库进行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使科技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徐州医科大学的举措为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进行了可行性探索。

4 小结与展望

我国在科技评价领域已有诸多实践,并取得不少成功经验,随着我国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对科研资源合理分配的要求和基金导向性作用的发挥要求越来越多,势必要求科技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公正、公平,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各科研部门积极探索,一定会建立更加符合国家需求的科技评价体系,助力我国走向科技强国。

猜你喜欢

专家库体系科技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关于辽宁省科技项目网络评审奖励系统的研究
科技在线
评标专家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