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和CD10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2-12-02郑倩彭昌能曹慧秋张晓梅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兔抗人上皮内镜

郑倩,彭昌能,曹慧秋,张晓梅

(1.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湖南 郴州 423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消化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8)

胃癌通常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好发于50 岁以上的人群,具有明显地域差异[1]。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病死率高,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2]。胃癌的诊治时机与患者预后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行胃癌根治术等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及20%,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因此,胃癌的早诊早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放大内镜的原理是在常规内镜上增加变焦镜头,起到组织光学放大的作用,已逐渐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其不仅能够观察到胃小凹的变化,还能显示胃黏膜的集合小静脉[4-5]。近年来,有研究[6]发现,黏蛋白2(mucin 2,MUC2)、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黏蛋白6(mucin 6,MUC6)和CD10 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本文旨在探讨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 和CD10 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127例早期胃癌患者,收集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SD 标本距肿瘤边缘≥1 cm)。纳入的127例患者中,男78例,女49例;年龄35~74岁,平均(58.72±9.81)岁。

纳入标准:①参考共识[7]的诊断标准;②术前均行放大内镜检查;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中晚期胃癌;③临床资料不全;④重要脏器严重异常者;⑤有精神和神经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主要试剂

艾博抗公司(Abcam)生产的兔抗人MUC2 单克隆抗体、兔抗人MUC5AC 单克隆抗体、兔抗人CD10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MUC6单克隆抗体。

1.3 放大内镜检查

应用Olympus GIF-H260Z电子放大内镜检查,若见可疑病灶,对可见病灶进行充分冲洗,再用0.5%亚甲蓝染色,使用变焦镜头仔细观察胃小凹颜色、结构、形态以及胃黏膜微血管,同时取活体组织标本送检。全部检查由同组具有5年以上内镜检查经验的主治医师进行。

1.4 蛋白表达测定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UC2、MUC5AC、MUC6 和CD10 的表达。取3 μm石蜡标本切片、烤片、脱水和修复后,以3%过氧化氢处理,再用PBS溶液洗涤3次(每次5 min)。采用血清封闭30 min 后,甩去多余液体,加入MUC2 一抗(1∶500)、MUC5AC 一抗(1∶500)、MUC6 一抗(1∶500)和CD10 一抗(1∶200),在4℃下过夜;再加入二抗(1∶1 000),在37℃下孵育30 min,用PBS溶液洗涤3次(每次5 min);显色、复染、脱水、透明和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大内镜诊断准确率

127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放大内镜诊断准确率为85.03%(108/127)。

2.2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癌组织MUC2 阳性表达率为61.42%(78/1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1.81%(15/127);癌组织MUC5AC 阳性表达率为54.33%(69/1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4.17%(18/127);癌组织MUC6 阳性表达率为48.03%(61/1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7.87%(10/127);癌组织CD10 阳性表达率为73.23%(93/1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75%(20/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附图。

附图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蛋白阳性表达(免疫组化×200)Attached fig.Positive expression of protein in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SP×200)

表1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proteins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between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n(%)

2.3 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 和CD10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 和CD10 诊断早期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放大内镜、MUC2、MUC5AC、MUC6 和CD10 单独诊断(P<0.05)。见表2。

表2 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和CD10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Table 2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magnifying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MUC2,MUC5AC,MUC6 and CD10 protei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

3 讨论

早期胃癌指仅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经手术相关辅助治疗,大部分可获得良好的预后[8-9]。胃癌早期诊断尤为关键,可行ESD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部分早期胃癌能够治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0]。正常胃黏膜组织无海星状及微血管改变,而早期胃癌在放大内镜下通常表现为颜色改变,部分组织表现为毛细血管、集合静脉消失,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新生血管[11-14]。

MUC 是一类高分子量糖蛋白,能与脯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的跨膜糖蛋白结合,可形成凝胶状结构,发挥化学屏障作用[15]。同时,这些MUC 间接或直接介导不同的生理功能,可维持胃黏膜上皮的完整性,保护胃黏膜功能。基于MUC 的细胞表达模式,分为分泌型或结合型MUC。其中,MUC2、MUC5AC和MUC6等为分泌型MUC[16]。有研究[17]显示,MUC的非调控表达是各种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的明显特征,各种MUC 在不同的细胞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肿瘤转移。各种MUC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正常生理状态下,MUC2是小肠和大肠肠上皮杯状细胞分泌的一种黏液成分,若胃黏膜上皮发生肠上皮化生,则MUC2能够在胃肠上皮化生的腺体中出现。而MUC5AC和MUC6通常表达于胃黏膜上皮,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的标志物。MUC5AC在早期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MUC5AC 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的增殖、浸润、转移;MUC6在胃窦及胃颈部黏膜细胞中表达,胃癌细胞中MUC6 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及腺瘤细胞的表达;MUC6 与肿瘤大小、淋巴管浸润、转移呈正相关[18]。CD10是一种参与肿瘤-间质相互作用的因子,与细胞表面糖蛋白金属酶结合,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9-20]。同时,CD10 可调节局部肽浓度,介导细胞对激素产生应答;CD10 还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改变细胞间的信号通路。本研究显示,癌组织MUC2、MUC5AC、MUC6 和CD10 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这表明:MUC2、MUC5AC、MUC6 和CD10 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本研究还显示,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 和CD10 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放大内镜、MUC2、MUC5AC、MUC6 和CD10 单独诊断。因此,MUC2、MUC5AC、MUC6和CD10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放大内镜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放大内镜联合MUC2、MUC5AC、MUC6 和CD10 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价值,联合诊断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猜你喜欢

兔抗人上皮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miR-148a靶向S1PR1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机制研究
钆喷替酸葡甲胺对软骨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LncRNA CCAT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①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