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
2022-11-29廖太平张春银
廖太平,杨 琴,张春银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核医学科,4病理科,四川 泸州 646000;2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3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 泸州 646000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发生在骨组织的一种良性病变,常为孤立性病变[1],好发于青少年,90%患者在30岁前发病[2],男女发病率相近,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3],其可能的发病原因是在肿瘤、外伤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动静脉畸形,静脉血管床充血,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进而导致了对周围骨组织的破坏[4]。目前主要采取病灶刮除术及自体骨移植或骨水泥植入术,对病变周围组织损伤小,对于发生在关节周围的病变可较好地保留关节的功能[5]。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其在X线、CT及MRI上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探讨,以及一些罕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个案报道。但从核医学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同时关心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代谢状况,X线、CT、MRI等检查手段无法提供骨组织的代谢情况;而反映骨组织的代谢正是SPECT/CT的优势,其对诸如肿瘤骨转移的骨组织病变诊断率较高[6]。目前尚未见到SPECT/CT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分析相关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特征,以求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同时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且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24例,将病灶病理结果作为纳入及排除的标准,病灶病理结果为动脉瘤样骨囊肿则纳入,反之则排除。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7~70岁,平均26岁,其中30岁以下患者18人,30岁以上患者6人,20岁以下患者14人。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均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其中有外伤病史患者3人,伴有关节活动受限患者6人。
1.2 设备与参数
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扫描机型为西门子T16,扫描层厚5 mm,螺距0.65,球管电压130 kV,电流120 mA。
1.3 方法
24例患者先行全身前后位骨显像,采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扫描全身骨显像上显像剂异常浓聚或患者主诉疼痛的部位,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
2 结果
2.1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显像24例,显像剂异常浓聚区分布情况如下:股骨9例,肱骨4例,胫骨3例,桡骨1例,腓骨1例,肋骨2例,髋臼2例,骶髂关节1例,髂骨1例,其中发生在四肢长骨18例且均位于骨端。全身骨显像后采集并分析图像显像剂摄取情况,同时结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按照病灶部位显像剂摄取增高情况进行分组,低骨代谢组:病灶处与邻近正常骨质显像剂摄取相近,高骨代谢组:病灶处见明显团状显像剂浓聚影,中骨代谢组介于二者之间。其中低代谢组5例,中代谢组14例,高代谢组5例。
2.2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对全身骨显像的24例患者进行病灶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其中21例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15例可见骨嵴,15例病灶边缘可见骨质硬化,13例骨包壳不连续,4例病灶内见钙化,4例伴有病理性骨折,3例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并突破骨皮质,2例可见“液-液平”;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其中3例合并骨巨细胞瘤,1例合并纤维结构不良,1例合并非骨化性纤维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示例(图1)。
图1 动脉瘤样骨囊肿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Fig.1 Image of aneurysmal bone cyst on whole-body bone imaging and SPECT/CT fusion imaging.
3 讨论
本研共纳入24 例患者,从年龄及性别上看,30岁以下患者占18例,占比达75%,30岁以上患者仅6例,占比25%,可以看出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这与既往研究结论相同[7];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总体来看男女发病率相近,男性稍高于女性。分析24例患者的发病部位,有18例发生于四肢长骨骨端,其中以股骨最多达9例,其次为肱骨4例,胫骨3例,桡骨及腓骨各1例,发生在膝关节周围(股骨下段、胫骨上段)7例;除了四肢长骨,发生在骨盆4例,肋骨2例。本研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最好发于四肢长骨,其次为骨盆骨及肋骨;而既往其他报道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还常见于脊柱及附件[8-10],本研究未见发生在脊柱的病例,可能是因为样本量不足所致。
在骨代谢及骨质改变方面,24例患者中19例患者均为中、高度代谢,仅5例患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代谢,并且骨代谢的高低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本身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反映动脉瘤样骨囊肿骨代谢的情况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其他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研究中未涉及。骨质改变上,所有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地骨质破坏,破坏方式以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共21例,仅3例患者呈现溶骨性改变,笔者认为可将膨胀性骨质破坏作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主要依据之一,这与既往研究[11]结果类似,病灶边缘多可见弧形压迹,病变灶存在骨嵴15例,15例患者边缘骨质硬化,13例伴有骨包壳不连续,骨嵴、骨质硬化、骨包壳不连续出现频率均大于50%,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时可将它们作为辅助诊断特征。3例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突破骨包壳向外膨胀性生长,4例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4例患者病灶内见钙化,2例患者出现了“液-液平”,其中“液-液平”被认为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特征性征象之一[12-13],但在本研究中仅出现2例,可能与扫描时间较短,病灶内“液-液平”尚未形成有关,故此类患者在进行扫描之前适当平躺10 min左右,或可提高“液-液平”检出率;也可能病灶内出现了少许“液-液平”,但由于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对于少量“液-液平”的辨识度有限,故未能检查出。
X线具有廉价、操作简便的优点,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时能够获得病灶的大小、数量、形态,能初步判断骨质改变情况,如骨质破坏方式、是否存在骨嵴、是否伴有软组织肿块、骺板及关节面完整性等[14],但受限于其密度分辨率,不能对病灶内的“液-液平”、囊性间隔进行显示;CT具有较好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的细微结构,包括骨质破坏方式、骨包壳是否完整、病灶内是否存在骨嵴、关节受累情况以及“液-液平”、病灶内囊性间隔等,对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很大的诊断价值[15-17];MRI上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呈囊状改变,呈长T1长T2信号,压脂相呈高信号,对病灶内的“液-液平”显示具有很高的敏感度,扫描时保持平躺10 min可更好地显示“液-液平”[18-19]。
动脉瘤样骨囊肿需要与骨巨细胞瘤、单纯性骨囊肿及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鉴别。(1)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成人,发病部位多在四肢长骨的骨端,横向生长,为偏心性、膨胀性骨质改变,呈“皂泡样”改变,病灶较动脉瘤样骨囊肿更为偏心,病灶内可见骨嵴,边缘骨质硬化少见[20];(2)单纯性骨囊肿在CT上病灶内密度更均匀,骨质膨胀不如动脉瘤样骨囊肿明显,可向骨干发展,病灶内一般无“液-液平”,合并骨折时可见骨片陷落征,两者鉴别较困难[21];(3)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是一种多发生于骨干的骨肉瘤亚型,病灶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骨质破坏呈筛孔样,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较明显,可伴有极少的钙化[22]。
综上,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样病变,本研究总结了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图像上的几点特征:年龄及性别:多好发于30岁以下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发病部位:多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另可见于骨盆骨、肋骨;骨代谢:与邻近正常骨组织相比,病灶部位多伴有骨代谢升高;骨质改变:病灶多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内常见骨嵴、骨包壳不连续及边缘骨质硬化,可伴有“液-液平”、病理性骨折、病灶内钙化及软组织肿块形成。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骨代谢情况及骨质改变均能较好地显示,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在对其进行诊断时,还可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