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RA-MRA可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狭窄程度及预后

2022-11-29杜雅青肖安岭赵童童王海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伪影部位血流

杜雅青,李 涛,肖安岭,赵童童,王海涛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安徽 阜阳 236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颅内血管的狭窄呈现显著的相关性[1]。既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的发病率为7%~17.7%[2]。及时有效地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升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3]。目前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情况的分析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临床判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医疗费用较高,且存在较高的辐射风险,在临床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找低辐射、高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方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在核磁共振的检查中,目前比较成熟的诊断措施主要包括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OF-MRA)以及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4]等方法,但在实际诊断中,由于伪影、对比剂过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诊断的不一致性。径向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MR血管成像(PETRA-MRA)诊断措施主要通过对病灶部位的动脉的自旋标记以及超短的诊断时间,对信号的衰减以及伪影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预防性,且诊断中不需要对比剂,对于临床的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5-6]。目前尚无PETRA-MRA用于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及预后的PETRA-MRA影像研究,以期指导临床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接收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7];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2 h。排除标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大面积梗死患者;颅内感染或者肿瘤患者;失语、右侧肢体瘫痪者;对本研究不耐受患者。72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39~90(63.90±12.39)岁,BMI 24.11±3.12 kg/m2。颅内动脉及侧枝循环情况:I型患者35例,Ⅱ型患者21例,Ⅲ型患者16例。根据Rankin量表(mRS)评分(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15)和预后良好组(n=57)。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1.2 研究方法

采用西门子3.0T MR扫描仪对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扫描,扫描过程:TR 21 ms,TE 3.69 ms,矩阵372×512,层厚0.6 mm。PETRA-MRA诊断设定参数:TR 3.3 ms,TE 0.1 ms,矩阵320×320,层厚0.81 mm;随后在西门子磁共振仪syngo工作站对以上影像学指标进行投影重组。分别对患者的磁敏感以及血流信号进行评分。评分采用4分法。磁敏感伪影情况:无信号缺失为4分;信号呈现轻度缺失为3分;信号中度缺失,影响诊断医师的判断为2分;信号严重缺失,诊断医师无法判断为1分。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显示明显为4分;血流信号较好,较少伪影则为3分;结构轻微可见,但是无法用于诊断为2分;无血流信号为1分[8]。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的诊断情况 分别对TOF-MRA 诊断与PETRAMRA诊断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比较。

1.3.2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图像质量比较 分别对TOF-MRA诊断与PETRA-MRA诊断的病灶部位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进行比较。

1.3.3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 分别对I型、Ⅱ型、Ⅲ型患者的PETRA-MRA诊断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比较。

1.3.4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图像质量比较分别对I型、Ⅱ型、Ⅲ型患者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进行比较。

1.3.5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 分别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

1.3.6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图像质量比较 分别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的诊断结果比较

对大脑中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结果显示,TOFMRA诊断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高于PETRA-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的诊断结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on the degree of stenosis at the lesion site and the degree of lesion(n=72,Mean±SD)

2.2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图像质量比较

TOF-MRA诊断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高于PETRA-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灶部位的图像质量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on the lesion site(Score,n=72,Mean±SD)

2.3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3、图1)。

图1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the lesion site and the degree of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tenosis.

表3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the lesion site and the degree of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enosis degrees(Mean±SD)

2.4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比较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病灶部位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magnetic sensitivity pseudo-film scores and blood flow signal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enosis degrees(score,Mean±SD)

2.5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the lesion site and the degree of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Mean±SD)

2.6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图像质量比较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磁敏感伪影评分以及血流信号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

表6 不同预后患者的病灶部位图像质量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of lesion sit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core,Mean±SD)

3 讨论

对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的狭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9]。目前通常采取的核磁共振检查多为TOF-MRA,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种手段虽然创伤较小,但也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当局部病灶部位的血流过快或者发生涡流后,患者极易由于饱和效应或者质子失相位效应而丢失产生的信号[10];而针对血管迂曲,同时血管的流向平行于剖面,或者当患者的血流较为缓慢,极易造成假阳性。故在对脑卒中造成的血流变化情况以及狭窄的诊断中,采取单一TOF-MRA进行诊断的诊断效能较低[11]。而PETRA-MRA可以更好地克服金属支架造成的伪影情况,降低金属支架对磁场的屏蔽作用,对血流以及局部动脉的诊断效能较好[12]。

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脑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颅内血管狭窄,如TOF-MRA、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及CT血管成像,但因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剂过敏反应、射线暴露或磁敏感伪影等原因而应用受限[13]。本研究通过比较PETRA-MRA和TOF-MRA,发现两种方法对病灶部位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的诊断情况存在差异,两组图像质量的分析结果也显示,PETRA-MRA诊断的图像质量高于TOF-MRA。分析认为,在对患者的TOFMRA诊断过程中,由于读数时间过长,分辨率较低,同时血流较急,造成部分血流信号并不能在患者的扫描层面进行垂直[14];部分血流信号的饱和程度较高,是信号丢失的原因;而在较慢的血流信号中,由于血流信号在成像层面中停留的时间较高,脉冲饱和风险升高,这也是造成信号丢失的重要原因[15]。与既往研究[16-17]结果一致,PETRA-MRA能有效克服支架金属伪影和支架对磁场的屏蔽效应,更好地显示颅内支架内血流信号和动脉瘤闭塞状态,其所示支架内血流信号评分明显高于TOF-MRA,图像质量高于TOF-MRA;PETRA-MRA 显示动脉瘤闭塞状态的图像质量高于TOF-MRA。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灶部位血流信号情况,及时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扫描间隔进行缩短,降低伪影对诊断的影响。这提示采用PETRA-MRA对病灶部位进行诊断,伪影以及血流的干扰较少[18],其诊断结果较为可信。通过两种方法的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的分析,PETRA-MRA的诊断结果略低于TOF-MRA,提示在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PETRAMRA诊断中,可显著降低病灶部位的诊断假阳性率,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19]。而在不同狭窄程度以及不同预后患者的PETRA-MRA诊断中,其病灶部位以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灶部位的狭窄程度以及病变程度的显著上升,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以及疾病进展升高[20]。有研究采用PETRA-MRA评估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采用动脉自旋标记和超短TE,可避免磁场不均所致相位发散和信号衰减、减少磁敏感伪影,增加支架内信号强度,具有无创、无需对比剂、无电离辐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良好等优点,进一步证明PETRA-MRA这一方法具有优越性[21-22]。在对不同预后以及严重程度患者的图像质量的分析中,不同预后以及严重程度患者的图像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种诊断措施在临床的可重复性较高,对于临床的推广具有显著的意义[23]。有研究通过对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斑块狭窄患者的治疗,通过对患者的MR血管成像的有效分析,可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预测[24-2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指出在不同分段的大脑中动脉图像质量的分析中,PETRA-MRA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有待在日后的大样本研究中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采用PETRA-MRA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其图像质量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伪影部位血流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