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选穴规律
2022-11-28逯颖捷钱洁李彬郭静
逯颖捷,钱洁,李彬,郭静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征、卵巢多囊样改变等[1],常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育龄妇女PCOS患病率为5%~10%,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2],且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7倍[3]。现代医学对PCOS的治疗以激素等药物降低睾酮、诱发排卵等为主,但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代谢异常、多胎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4]。针灸已广泛用于PCOS的临床治疗,对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有一定影响[5],能显著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其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6],同时在改善患者代谢功能、多毛等相关临床表现[7]及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8]等多方面均有明确而显著的效果,且优于常规西药,更因其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便捷等特点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但目前针刺治疗PCOS临床研究取穴不一,难以为临床提供确切的选穴依据和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探究针刺治疗PCOS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建库至2022年1月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PCO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结合的方式。中文数据库检索式:(主题(针刺)or(针灸)or(针))and(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or(PCOS))and(摘要(随机对照)or(随机)or(RCT));英文数据库检索词:acupuncture,needle,warm needling,electroacupunctur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Ovary Syndrome,Polycystic,Syndrome,Polycystic Ovary,Stein-Leventhal Syndrome,PCO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andomized,placebo。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为符合2003 年鹿特丹PCOS 诊断标准[9]的PCOS确诊患者;②干预手段以针刺为主,可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为非针刺治疗;③所选穴位为体针且有明确针刺处方;④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⑤文献采用公认规范的疗效评价或结局指标,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⑥一次文献。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综述、系统评价、Meta分析、动物实验、个人经验等非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②重复文献只取1篇(包括中文文献的英文版);③诊断标准不明确;④干预方式以其他疗法为主,针刺为辅,或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⑤耳针、头针、脐针等非体穴或特殊取穴;⑥采用单穴、双穴治疗或具体针刺处方不明确。
1.4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规范化处理
利用Endnote进行文献筛选,剔除重复文献后,由2名研究成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初筛和复筛,核对筛选结果,以确保纳入文献的准确性。将提取的数据录入Excel2019 电子表格,建立针刺治疗PCOS处方数据库。若文献涉及多证型辨证取穴,只录入主穴;单一证型录入主穴+配穴。
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10]对纳入文献涉及的腧穴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并补充完善腧穴的归经、部位、特定穴归属。
1.5 数据分析
1.5.1 描述性统计
将纳入文献的全部针刺处方整理为事物型数据,按处方进行编号,绘制数据透视表,采用Excel2019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部位及特定穴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1.5.2 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对频次≥10的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表示前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为前项出现时后项出现的概率,设置最低支持度为20%、最低置信度为90%、最大前项为2,选取所得关联群中前22位腧穴,绘制复杂网络图。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处方中各腧穴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图表展示腧穴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分析选穴规律。
1.5.3 聚类分析
按照腧穴是否出现,分别用1、0标记,建立聚类分析基础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使用频次前20位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以归类相关性高的腧穴。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共检索出文献1 587篇,剔除重复文献920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667篇文献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纳入202篇有效文献。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针刺治疗PCOS临床研究文献筛选流程
2.2 腧穴使用频次
共提取针刺处方202首,涉及80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1 678次。前5位腧穴分别为三阴交、关元、子宫、气海、足三里,频次≥100次,频率分别为9.83%、9.71%、6.85%、6.20%、5.96%。见图2。
图2 针刺治疗PCOS使用频次前20位腧穴
2.3 腧穴归经
对使用频次≥3的54个腧穴进行归经分类,结果见表1。任脉的使用频率最高,为26.04%,共涉及8个腧穴,使用437次;其次为脾经、胃经、膀胱经,频率分别为17.22%、16.87%、11.92%。选穴数量以任脉、膀胱经、督脉最多,共占腧穴数的44.44%,其次是脾经和胃经。此外,经外奇穴有子宫(115次)、卵巢(20次)、十七椎(3次),共使用138次。
表1 针刺治疗PCOS腧穴归经
2.4 腧穴部位
针刺治疗PCOS 使用的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腹部,使用频次近40%,其中涉及的腧穴以任脉和胃经居多。从用穴数量来看,选穴多集中在下肢(23个),以脾经为首,其次是胃经和肾经。见表2。
表2 针刺治疗PCOS腧穴部位分布
2.5 特定穴分析
针刺治疗PCOS涉及的80个腧穴中,有42个属于特定穴,总使用频次达925次。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募穴(382 次),其次为五输穴(241 次)、背俞穴(162次)。见表3。
表3 针刺治疗PCOS特定穴使用情况
2.6 关联规则分析
前20条关联规则见表4。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关元→子宫,三阴交→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三阴交→子宫-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各组穴对提升度均大于1,提示所得规则均为有意义的规则。置信度分析显示,在使用肾俞-足三里或中极-足三里穴对的处方中,三阴交出现概率为100%。
表4 针刺治疗PCOS高频腧穴关联规则(支持度≥20%、置信度≥90%)
频次前22位腧穴复杂网络关系见图3。关联度越大的腧穴组合出现在处方中的频率越高,如三阴交、关元、子宫间的关联性明显较高,属于核心腧穴。
图3 针刺治疗PCOS高频腧穴复杂网络
2.7 聚类分析
对使用频次前20位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4。
图4 针刺治疗PCOS前20位腧穴聚类分析树状图
可分为5个有效聚类群。聚类1:三阴交、子宫、关元、足三里、血海、丰隆、太冲、太溪;聚类2:肾俞、脾俞、肝俞、次髎;聚类3:天枢、中脘、归来、阴陵泉、气海;聚类4:百会、命门;聚类5:中极。
3 讨论
根据临床表现,PCOS可归属中医学“月经愆期”“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有“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强调肾气盛是保持正常排卵、月经规律、生殖孕育的根本。目前亦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脾虚肝郁为继发,痰湿瘀血为标,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情志失畅等相关[11]。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PCOS的临床治疗。
本研究对202首针刺治疗PCOS处方进行分析,三阴交、关元、子宫为最常用的腧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为妇科病症常用穴。动物实验表明,电针刺激大鼠双侧三阴交1个月,其卵巢中雌二醇含量升高,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及垂体中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提示刺激三阴交对紊乱的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12]。电针刺激三阴交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型PCOS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血清睾酮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西药[13]。关元属任脉,与胞宫毗邻,与肾脏关系密切,电针关元可通过调节子宫性激素受体表达,促进肾虚不孕大鼠子宫内膜和腺体发育,从而促进胚胎着床并提高妊娠率[14]。经外奇穴子宫历来被用于治疗各种肾虚型妇科病,涉及不孕症、癥瘕等多种内分泌类、器质性疾病,可补肾培元而治疗PCOS。
腧穴归经分析显示,任脉及脾经、胃经腧穴的使用频次较高。任通冲盛是女性生殖生理的核心。PCOS患者的体毛主要分布在冲任二脉循行路线上[15],这也反映出冲任脉在PCOS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脾胃虚弱则湿浊停聚,过溢为膏脂,表现出肥胖、代谢异常。脾经又与冲任相交,充天癸而养胞宫。因此,PCOS针刺治疗多选冲任、脾胃经为主。而通过选穴数量分析,任脉、督脉和膀胱经居首位。督脉与冲任同起于胞中,总督一身阳气,阳气充盛则胞宫强健。督脉上行属脑,下行贯脊属肾,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关键桥梁,因此,“调任通督”是治疗PCOS的有效途径[16]。足太阳膀胱经与诸多经络有密切联系,具有接纳、转输各经之经气,调节各经经气盈亏的作用[17]。
针刺治疗PCOS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腹部,即胞宫之所。“腧穴所在,主治所及”,近部取穴为临床常用取穴方法,下腹部为多条经脉汇集部位,包括与PCOS病机最相关的足三阴经,故此处诸穴常用于治疗妇科疾患。动物实验表明,针刺腹部腧穴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18]。“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结合标本根结理论,除病症局部的腧穴,还应配合四肢远部腧穴,使经气活动上下联系,远治与近治协同,沟通机体上下经气,调节全身机能[19]。
特定穴在针刺治疗PCOS中的使用频次高达55%,尤以募穴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五输穴和背俞穴。俞募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汇聚的枢纽,使脏腑情况透达于表。《灵枢·卫气》有“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根据气街理论,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20]。PCOS患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难经·六十七难》有“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以关元、中极、天枢等与胞宫相近之腹募穴,配伍以肾、脾、肝为主的背俞穴,一阴一阳,一前一后,阴阳相合,共司调补,使精气天癸充盛,阳气温煦强健,经脉气血通畅,顽痰瘀血得解。临床治疗PCOS采用俞募配穴在改善性激素、胰岛素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取得良好效果[21]。赖新生教授结合PCOS患者的病机特点,提出通督养神与引气归元相结合的治疗思路,创立通元针法,其组方特点即俞募穴配合辨证加减五输穴,以交通阴阳,经脏并调[22]。根据根结理论,经络以肢末为始,以头胸腹为结,肾、脾、肝三脏之经气皆由下肢伊始,汇聚于腹部以养胞宫,故临床治疗妇科病常选取远端特定穴,如足三里、太冲、阴陵泉、太溪等穴以调脏腑之根本[23]。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关元-子宫”“三阴交-子宫”,三穴之间的支持度均大于50%,此三穴也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三穴合用,共奏培元固本、益肾调经之功。研究显示,采用火针点刺关元、三阴交等穴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可以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并促进卵泡发育[24]。置信度达100%的组穴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中极,足三里→三阴交”。《针灸甲乙经》言中极为“足三阴、任脉之会”,中极与三阴交均属足三阴经交会穴,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这两对穴配合足三里皆有培补先后天之本、益肾健脾、调畅气机之效[25-26],同时体现了远近配穴及前后配穴的组方特点。复杂网络关系图更直观展示出三阴交、关元、子宫等穴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可见,三阴交、关元、子宫为核心腧穴,肾俞、中极、足三里等与核心腧穴关系密切,常配伍使用,属针刺治疗PCOS组方首选,可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
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聚类1中,三阴交、子宫、关元、足三里、太溪以补为主,健脾益肾、培元固本,配合血海活血化瘀、丰隆祛痰通络、太冲疏肝解郁,契合PCOS主要病机特点,调补兼施,可作为基础组方。聚类2以背俞穴为主,温阳调补足三阴经,研究表明背俞穴可调节其相应节段的脏腑功能[27],可针对虚证、寒证为主者加减使用。聚类3以腹部腧穴为主,可通过调节HPO轴改善性激素水平[28],以固摄元气、滋补肾精、濡养胞宫,用于肾精不足或气虚更著者。聚类4为百会、命门,补肾调督,百会宣提清阳,命门固守元气,一上一下,使气机升降开合,调畅流动。聚类5为中极,位于胞宫正中,历代多用于妇科诸疾,擅治不孕症[29]。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故兼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及“女子得任脉以妊养”之意,疏通任脉经气,调理局部气血运行。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PCOS以补肾健脾、通调督任为主,多用任脉、脾经、胃经腧穴,选穴以下腹部募穴居多,配合下肢远端五输穴,以“远近配穴”及“俞募配穴”为特点,核心腧穴为三阴交、关元、子宫,临证可以三阴交、关元、子宫、足三里、血海、丰隆、太冲、太溪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其他聚类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