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及其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启示
2022-11-27林心怡
林心怡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在当今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大环境下,青年如何培养优秀品格、坚定理想信念显得格外重要。青年毛泽东(指他入读湘乡东山小学堂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段时期,即1910-1921 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是他个人在不断进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过程。[2]深入探讨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武器;引领新时代青年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导新时代青年勤学善思、勇于实践,培养和发扬创新精神。
一、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历程
1893 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冲,1902 年进私塾学习。1910 年秋,17 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小学堂,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思想的政治启蒙;1911 年春,入读长沙湘乡县驻省中学;1912 年春,进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几个月后离开学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1913 年春又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并入第一师范学校),直到1918 年6 月毕业,接受了5 年半系统的师范学校教育。此时,年满25 岁的毛泽东为组织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之事前往北京,并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广泛接触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潮,直到1920 年11 月在长沙筹建共产党小组、1921 年7 月参加中共一大,才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10-1921 年,青年毛泽东一波三折、富有传奇色彩的求学之路,可以看出“毛泽东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是曲折而艰辛的”[3]6。
(一)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维新救国的探寻
毛泽东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始于私塾学习时期。其间,他熟读四书五经,爱读《水浒传》《西游记》等“闲书”,关注旧小说里所发生的故事,并质疑“这些小说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4]7。在李漱清讲述的维新变法故事中,毛泽东接受了最早的维新救国和民主思想等启蒙教育。其间,郑观应《盛世危言》一书,激发了毛泽东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救国的责任。1910 年,17 岁的毛泽东阅读了《新民丛报》,被康有为、梁启超呼吁变法的行动深深吸引,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1 年,毛泽东在长沙湘乡县驻省中学第一次看到民族革命报纸——《民立报》,知道了革命组织同盟会,接受了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5]1911 年10 月,毛泽东参加了湖南新军,在此期间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文章,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对此很感兴趣,热情地写信给同学提出应该研究该问题。[4]131912 年春,他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阅读了《物种起源》《原富》等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著作,较为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二)对解救中国出路的苦苦追寻与艰辛探索
1913 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进一步接触到杨昌济、徐特立等思想进步的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同时,他心系社会、苦学励志,与蔡和森、周世钊等进步青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谛。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毛泽东深受胡适、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他曾言:“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新青年》杂志)了,并成为《新青年》杂志忠实的读者,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6]1251918 年8 月,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经杨昌济介绍又认识了李大钊,进而认识了陈独秀。在此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李大钊交往密切,并深受陈独秀思想的影响。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加上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密切交往,并吸取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认识到,靠梁启超、孙中山这些资产阶级代表,无法找到真正能解救中国的出路。[7]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西方的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再加上毛泽东受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其思想上表现出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特点。无政府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体现,而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空想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新村主义”。新村主义幻想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的办法”,进行“共产村”试验,进而实现理想的社会。毛泽东还在实践中践行了这一思想。“驱张运动”便是青年毛泽东实行无政府主义呼声革命的重要试验,也是他的一次重要政治实践[8],“是毛泽东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旅程中经历过的一个中间环节”[4]55。
(三)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8 年8 月,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经杨昌济介绍在李大钊手下工作,阅读了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现场聆听李大钊演讲的《庶民的胜利》,具体了解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第二次前往北京期间,较为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得他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与陈独秀讨论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并对如何在湖南开展革命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此次上海之行,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关键。正如他后来对斯诺所说的那样:“到了1920 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6]131
1920 年7 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开始致力于湖南自治运动,号召湖南率先建立“湖南共和国”,但“几个月来,已看透了”。1921 年1 月,毛泽东在回复蔡和森的信中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9],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1921 年7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的代表之一赴上海参加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的开拓者”[3]6。
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影响因素
青年毛泽东之所以能由一个农民的孩子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文化根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童年时,毛泽东成为他舅舅文正莹私塾里的旁听生。8 岁时,他回韶山入私塾读书。毛泽东从《三字经》《百家姓》等普及读物入门,接受儒家文化。[4]6经过了几年的私塾教育,少年毛泽东在离开韶山之前,系统学习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接受了基础性传统文化的启蒙知识,基本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六年‘孔夫子’的教育,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4]7儿童时期,毛泽东阅读了四大名著、《隋唐演义》、《精忠岳传》等大量小说、诗歌。此外,他还以超强的自学能力学习了《春秋》《左传》《日知录》等,致使他“很相信孔孟之道”,为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也留下了终其一生的知识内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主体精神,已深深融入毛泽东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构成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文化根基。
(二)时代因素:内忧外患的时代呼唤
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与救国图存、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第一,时代呼吁救国救民道路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19 世纪,世界已进入工业时代,而中国仍沉醉在故步自封的天朝上国。随着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为探寻救国图存的脚步也不曾停过,无数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各种道路的探索。事实证明:无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百日维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均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大环境使青年毛泽东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愈加曲折,注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是一个艰辛的历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最早对“社会主义”的了解来自1910 年胡贻谷翻译的《社会主义史》一书。随着社会主义思潮在国内的传播,李季于1918 年重新翻译了《社会主义史》,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当时,《新青年》杂志特别向读者推荐此书,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传播影响很大。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6]131可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关键因素。
(三)根本动力:救亡图存的使命自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年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关键在于其自身的优秀品质,特别是他救国图强的使命自觉、完成使命的不屈斗争精神以及对信仰使命求真的实践精神。第一,毛泽东自身的使命自觉和不屈斗争的精神。面对苦难的中国,青年毛泽东有着自觉肩负救国救民的使命感。他深知要救国救民,必须不断学习。青年毛泽东博览群书,从不满足课堂所学,在掌握儒家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拟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不停歇地埋头苦读了大量的中外书籍。他不仅苦读中国哲学经典,“国学常识罗于胸中”[10],还从《物种起源》《名学》《民约论》等西方名著中吸取新科学、新思想、新文化。青年毛泽东十几年曲折地求学,始终保持无畏的斗争精神,不断扬弃旧民主主义改良思想、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步实现了科学思想的转变,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对信仰使命求真的实践精神。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学习—实践—总结—反思—转变”中完成的。他在博览群书、广泛吸取各种理论的同时,注重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判断这些理论是否符合中国实际的需要、是否能成为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南,特别是经过“驱张运动”实践及深刻的理论反思后,思想基本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的影响,初步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开展一系列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尝试[3]10,而后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三、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置身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重要节点的当代青年,深入探讨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对当代青年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民族复兴理想,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回顾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历程,不难发现正是毛泽东改造中国的理想信念和探寻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促使他走出韶山,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寻觅到马克思主义,挽救了中国。
新时代,中国青年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同样肩负着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任务。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环境的日益优越,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国内矛盾时有发生,青年自身也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偏差甚至缺失的现象。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当代青年更应学深悟透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历程,树牢民族复兴理想,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二)坚持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需要一个思想的发展过程。青年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经过一个曲折的历程。他曾经经历过各种思想混乱的矛盾期,然而他并没有停留在混杂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善于自我调节、不断学习、坚持实践检验,最终求得真理性的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催生了社会信仰和价值信念的多元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一些青年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等。青年要认识到,对马克思主义清晰、科学且全面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信仰迷茫时,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应科学认识到,在社会变迁历程中,旧有的文化传统与新的开放性观念、本土积淀的文化与西方舶来的文化等对他们政治信念产生的碰撞与冲击并产生思想困惑是正常现象,不能因此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在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青年可以选择先理解再信仰;先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明白其科学性、合理性,再信仰它,从而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代青年要学习青年毛泽东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具足信念,才能抵御各种困难和考验,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勤学善思、勇于实践,培养和发扬创新精神
青年毛泽东是勤学善思、勇于实践的典范。他刻苦学习,抄录杨昌济未出版的译稿《西洋伦理学史》共七本[11];同时善于思考分析,少时读小说就对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提出疑问,分析其背后的根源是土地归其控制。一些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强烈地触动了他,促使他带着解决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目标去追求新知和实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必将考验当代青年的政治信仰、立场和方向坚定与否。这就要求当代青年勤学善思、勇于实践,培养和发扬创新精神。首先,应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其次,要研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理论特质、核心要义以及贯穿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将新思想新要求新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再次,要加强对“四史”的学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责任感。最后,要培养和发扬创新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当代青年将全程参与和见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变为现实。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必须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与人民同奋斗,与祖国共命运,不断开辟新领域、建立新功业,在矢志报国和服务人民中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华章。
四、结语
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带领我们党和国家取得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创造条件,也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12]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