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

2022-11-27杨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物质精神生活

杨琳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43-44。从理论维度看,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转化将精神生活摆在更加关键的位置,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盈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从现实维度看,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不满足已经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最大短板,补齐这个精神短板,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都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对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不可小觑的威胁。这更是凸显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必要性。

一、美好精神生活的本体追问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47这意味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蕴含着重要的精神向度。

(一)精神生活的凸显是物质生活充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的需要的产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与直接动力。正是因为人的第一个历史需要的产生,人们开始尝试通过基本的劳动形式满足吃、喝等较为初级的物质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吃喝住穿,“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159。这种新的需要引领人类社会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最初社会形态发展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此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地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由此人们开始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对生存发展资料的需要,人们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是人成为人并谋求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和第一个历史活动。

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或物质生活较为充分的基础上,人们对物质生活又衍生出“质”与“美”的要求。“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4]4,其中的“更”字,一方面强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螺旋上升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注重精神生活的丰盈和全面立体的美好生活。人们在生产发展性资料和享受性资料中凸显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需要的凸显一是因为物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的生存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这就为人们从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享受精神生活提供了可能;二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一个新的节点上,在此节点上遇到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中寻求解决方法,回归人的思想意识和人的本性来探讨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

(二)精神生活的丰富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物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物质生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2,但从来没有把物质生活看作人的现实生活的唯一形式或全部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人们同时应当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从物质中超拔出来而实现精神的丰富与完善。”[6]物质生活是人们根本性的生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活,但从物质生活中解放出来,在精神生活中追求更加完整的生活状态才是人的本质所在。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马克思将生产分为五重维度,其中精神生产是最后一个维度,也是更高层次的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7]人的现实需要推动人在社会生产与劳动实践中进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创造,推动人在物质生产的同时开始转向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人的本质,充实人的思想、文化、认知,反过来将人推向精神存在的世界。作为精神存在物的人也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具有充分的精神主动性,可以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主动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勇于突破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先进的、积极的社会观念来引领时代发展。应当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需求,旨在塑造各方面充分发展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帮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导向,成为“真正的人”。

二、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理论必要性

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任何一个层面的匮乏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并将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上存在的短板也随之成为我们要着重提升的方面。

(一)精神生活的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支撑

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为人们提供强劲的精神力量。“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通过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反之,如果精神生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甚至有严重的“缺钙”现象,那么美好生活也必然像得了“软骨病”一样停滞不前,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也会变得异化,成为制约、束缚人们的异己力量。美好精神生活能够为人们前进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向,指引着人们需要的美好生活向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顺应社会发展趋向的前景不断运动。

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体验,而是牢牢结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深刻体现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更是明确彰显着新时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的精神根基。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过程,就是人们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精神体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用精神基因不断充实美好生活,使美好生活发展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必要之举。人们在追求美好精神过程中形塑的精神状态,能够赋予整个民族和国家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探索美好生活。

(二)精神生活的发展可以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思想“防风墙”

精神生活的发展让人们从单纯的物质生活中抽离出来,摆脱从前对物的依赖,追求更高的更符合自己本质发展需要的生活。精神生活的发展,意味着人民在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得到了重视,意味着人民在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层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是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精神生活的发展无疑会提升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认可度。

精神生活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对人民的影响力,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三微一端”“B 站”“抖音”“快手”成为青年人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截至2020 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规模达9.89 亿。[8]在主流文化占据高地的同时,一些“灰色文化”在沿着各种渠道散播,侵蚀着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精神文化作为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和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一方,既具备充分的宣传教育优势,也吸引了其他各色思想观念对其进行攻击,以期争夺自己的话语主导权。

(三)精神生活的发展使得美好生活实现更为可能

马克思将人的生活划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四个层次,美好生活的实现意味着四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一方面,精神生活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只有它得到充分发展,美好生活才具备实现的前提条件。“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离开精神生活只能产生空虚的、没有灵魂的生活,人的精神异化必然会带来需要的异化和错位,过度的纵欲主义和拜金主义将横行于社会。同时,如果将精神生活与其他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割裂开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另一方面,精神生活与其他生活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精神生活与其他生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和谐并不是矛盾的绝对消除,而是在不断解决精神生活与其他生活之间不均衡的矛盾过程中,各种生活之间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协调而呈现出的和谐发展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与不协调,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不意味着对其他生活的漠视,只有各个生活之间协调发展、共同蓄力,才能谈得上美好生活的到来。美好生活各个层面的协调发展也意味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得以彰显,意味着人们离实现“真正的人”又近了一步。

三、美好精神生活实现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9]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利用先进价值观念来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补齐精神短板、供给精神养分。为此,要从根本的物质基础夯实、外部的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内部的精神主动提升中“求得良策”。

(一)从根本看,要夯实物质基础,确保人们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

人们精神生活的凸显并不意味着物质生活不再重要,物质生产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物质生产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根本前提条件。只有物质生产不断发展、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改变社会现实,历史才能向前不断推进并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曾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10]192“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154由此可见,没有物质生活基础就谈不上精神生活的需求。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新的、更高的要求。

反观现实,当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上来说就是发展得不充分、不到位,为此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打下深厚的物质基础。要关照人民的现实需要,以需要牵引供给,在发展物质生活的同时关涉人们的精神世界,将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紧密挂钩。要坚持和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中抓住人民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点,更为协调、对口地供给物质和精神文明生产;最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着重化解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在物质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让人们享有更美好、更全面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长久动力。

(二)从外部看,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建设积极健康的文化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精神生活满足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是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数次讲话中都对文化产业、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12]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的第一属性,也是推动建设积极健康的文化产业生态、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属性。

文艺工作不仅要坚持意识形态属性,更要坚持人民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用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13]。文艺工作者要形成一定的文化自觉,将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定价值观念与文艺创作有机融合起来,促使文艺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相衔接,从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提炼出最贴近人民群众切身诉求、最能引起人民心灵共鸣、最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精神作品”。文化生产要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决不能出现精神生活“物化”“利益化”的开倒车现象。“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7]文化生产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守好“为人民服务”这根红线,那种一味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文艺创作,甚至扭曲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应当被严厉抵制。

(三)从内部看,要提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主动和享受精神生活的主体意识

外部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追求美好精神生活提供优良的条件与环境,主体内部的精神主动和主体意识才是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内生动力。对于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他们被“三座大山”压迫已久,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推动他们思考如何去改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人们有了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也使得中国人民在思想上极大觉醒,由此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开始独立、自觉和主动起来,并在实践中积极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提升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动性。

一要增强忧患意识教育,引导人们善于反思、善于辨别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加强精神建设、精神内省。缺乏主体意识,美好生活对个体而言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缺乏对美好精神生活的主体意识和感知能力。个体要树立正确的美好生活观,科学把握社会所需要的美好精神生活的本真要义,增强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敏感性和感知力。引导人们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开辟人生未来,将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外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来改造世界。二是在对历史成就的总结和历史经验的反思中生成精神主动。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来增强人们的历史自觉与精神主动。一方面,通过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成果,从中获取前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总结历史上失败的经验,明晰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自觉与精神主动的深刻统一,鼓舞人们用更加积极的精神自觉来续写历史新篇章。

猜你喜欢

物质精神生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无厘头生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