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富有内在生命力的现代化劳动教育机制

2022-11-27张鹏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劳动文化教育

张鹏君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现代教育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劳动教育在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当代意义,建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新时代,落实劳动教育,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新论断,建构现代化的劳动教育机制体系。

一、“现代化的劳动教育”诠释

时代性是现代劳动教育的突出特征,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劳动方式,促发了新的劳动形态。因此,首先要明晰新时代劳动的概念,理清其历史演变,明确其新的特征。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偏重“公德”的劳动教育阶段。我国古代就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前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五爱”被作为全民“公德”。其中,“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之一。第二,注重“技术”的劳动教育阶段。即劳动教育立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劳动教育渗透其中,也注重劳动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开设了相关课程,意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技术和劳动本领,在这一时期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拉开了劳动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序幕,推动劳动教育逐渐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1]第三,关注“育人”的劳动教育阶段。世纪之交,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教育改革文件,如2001 年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开设;2017 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劳动教育的体脑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等,使劳动教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2018 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强调将劳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进一步凸显出“以劳育人”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推动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回归。在新时代语境下,劳动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具有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研判,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变革为现实根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历史使命。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原则、目标、内容要求、评价制度,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等。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第二,饱含新要求和新定位。在《意见》中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必修课地位;劳动素养的新要求也有了具体说明,诸如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等;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这些都彰显了现代化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新定位,突显了劳动育人功能;学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劳动,参与一些服务性的劳动,能够从中真切地体验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艰辛,也有助于改变劳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劳动不被重视、劳动成果不被珍惜的现象。

第三,关注新的劳动形态和劳动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劳动日益表现出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各环节,使劳动形态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现代化劳动教育也要注意结合劳动的“智能化”“技术性”,选择适当的内容与方法,既有继往开来的传承,也有推陈出新的创新。如坚守劳动教育中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永恒不变的,而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其精神气质等则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就此意义而言,现代化劳动教育兼顾了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注意适应劳动产业新业态、新形态的变化。

二、现代化劳动教育的机制体系建构

在“立德树人”导向下,现代化的劳动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以具身化发展为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价值目标[2]。但是,在现实中“以劳育人”的培育和践行机制体系尚待健全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也多停留在课堂或课程表上的状态。因此,激发劳动教育活力,健全现代化劳动教育机制必要而迫切。

(一)学校劳动文化形成与践行机制

1.注重培育与弘扬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劳动实践和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积累和锤炼的。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时代诠释,对培养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3]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实干精神,融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塑造理念先进、个性鲜明、具有新时代内涵和创新特质的劳动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凸显师德为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师德教育,使劳动观念意识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劳动教育的实施者、示范者作用。

2.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劳动文化是“一种属于劳动者(劳有)、依靠劳动者(劳治)、为了劳动者(劳享)的文化,它是劳动的“文化”化或向文化的提升,是一种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4]学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发源地,应该积极地打造劳动文化,以文化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使学生感受劳动的文化魅力,赋予劳动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劳动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借鉴、完善与创新的过程,学校培育和践行劳动教育,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和设计,进而“三位一体”地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第一,在物质文化层面,学校应注重校园劳动文化平台建设,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举办多元化的劳动文化活动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践行认知、知行合一,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激发其参与劳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体会劳动之艰辛,培养其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之情。第二,在精神文化层面,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从文化内容的选择着手,培育学生的文化能力和人格素养。校园劳动精神文化融入了创意、审美、情感和伦理等文化因素,具有“以人文化成天下”之功。中华文化的命脉就是人文,“中华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5]如果说,最初的人类劳动是物质生存的必要手段,那么,当今的劳动更加注重的是精神需求的满足,“劳动本质上已上升成为一种文化性生产和创意性劳动”。[6]第三,在制度文化层面,校园劳动制度文化是其劳动文化的依托,是支持学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学校劳动制度文化是劳动精神文化的产物和劳动物质文化的工具,其基本核心是长期形成的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念。学校劳动制度常以规定、标准、条文等形式出现,学校劳动教育制度文化是柔性的、蕴含在其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之中,是学校劳动精神文化的转换器和推进器。它通过文化共享、情感陶冶、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给师生提供正确劳动行为模式;协调师生劳动行为、整合学校劳动组织体系,促进学校劳动与其他活动的协调有序运转;传递和延续学校劳动文化信息,塑造学校的劳动文化形象。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机制

1.“五育”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现代化劳动教育是内蕴着正确价值观、时代科学技术、美感等的教育,“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育、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7]因此,要建构“五育”课程体系,结合德智体美等开展全方位的、系统的劳动教育。

2.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专门建构。劳动教育需要“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借助劳动活动安排,也要结合专门课程设置落到可操作的课程内容上。但是,在实践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效应。[8]《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劳动课程也要在普通高中设置,其学分为6 分,三年不少于40 小时。[9]《意见》规定,要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体系化的劳动教育与课程体系;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保证课时等。这就需要不同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及学生发展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学段、年级特点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并具体化、有针对性地展开。例如,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制定了“劳动教育”贯通课程实施方案目标:小学低年级进行劳动意识的启蒙教育;初中注重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等。[10]基于此,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强调几点:第一,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元素及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劳动课程的选编、教授之中,注重课堂教学中相关内容的发掘;第二,创设适宜的教育情境,具体而适宜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意愿,劳动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渗透力和感染力;第三,建立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这是劳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的软条件,也是实践中容易被忽视之处。在现代劳动教育中,教师如果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劳动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理解和沟通,就更易于使师生达成视域的融合,从而使劳动教育更顺利实施,其成效也会更明显。

(三)师生劳动心理认同机制

1.多渠道引导介入。劳动认同是“对劳动活动和劳动社会关系所具有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趋同,并因此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存在感,其核心是对劳动的价值认同。”[11]学生个体的劳动认同与其生理和心理成熟状态有着内在的联系。先天生理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性,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劳动教育不能“凌节”和“躐等”,而要通过多元化手段和渠道,促进其劳动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以特色校园劳动实践唤醒劳动意识;第二,以典型的学生榜样增强劳动认知;第三,以共同亲身实践厚植劳动精神;第四,以学生利益诉求培养劳动习惯;第五,以社会发展需求化育劳动人格。

2.多样化疏导干预。这里的疏导干预主要是对劳动教育中,学生的消极情绪、不良认知和行为进行疏通引导及对其心理需要的密切关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儿童的心理需要相结合,适应和满足特定生活环境下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12]现代化社会的劳动形态和劳动观念,及其带来的多元文化,都会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错误的劳动价值观还会带来不良诱导、情绪和心理困扰,因此,要分析学生的不良情绪和认知特点,根据其情感认同、行为特点、能力、兴趣等适时进行干预指导。

3.多元化激励奖惩。奖惩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教育与激励手段,在践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也需要适度的奖惩,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以现代化劳动理念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制度,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全局性、全程性的规划设计。第二,结合学生与时代发展特点,丰富奖惩内容和手段,张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在劳动教育相关的奖惩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也要考虑社会现实,适度增加奖励幅度、增强奖励效度,对于违反劳动教育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或惩戒。第三,争取激励与惩戒的方法手段要得到师生的认可。无论惩戒还是奖励都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师生对奖惩手段的内在认可,是奖惩效果内化于心的前提条件。

4.多方面激发自觉。“有意识地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3]自由自觉地劳动是人成为人的根本。缺失自由的劳动是对人的异化,出于自觉的劳动是不需要他人提醒的自动执行的意志。在劳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确定适当的劳动目标、任务。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它能使人保持“心向往之”的积极性,因此,给学生明确适当的劳动目标和任务,是一种目标导向和任务激励,能够促使其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第二,增强劳动的成功体验。唤起成功感受是使人保持毅力的秘诀。因此,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成功感、愉悦感,能够使其心中充满期待和力量,从而增强劳动的自觉性。第三,培养科学理性的劳动认知。科学、合理的劳动认知是学生劳动自觉的先导,它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个体、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以劳育人”的良性互动机制

实施劳动教育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以学校劳动教育为支点,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社会的支撑作用,拓展劳动教育的时空,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劳动育人的理念。在新的劳动教育理念下,各教育主体都要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14],而不能矮化、窄化、简化、异化劳动。那种因体脑分工而有高低贵贱的价值观,“光鲜、体面又多金”的择业观,以不劳而获为荣的荣辱观等,都是对劳动本源性价值的异化。面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一夜成网红”现象,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正视劳动的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做好劳动与教育的融合。既不能有意遮蔽不正常的社会获得现象,也不故意夸大不劳而获的经济利益;既不要一味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劝学思想,也不要“以财富论英雄”“以身份判高低”;既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作为”,又要保持定力、“无为而为”。

2.增进劳动教育的“合力”。劳动教育自身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要求其不能止于课堂与课程,而要进入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世界,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需要发挥合力作用。家庭首先要打好劳动教育的“底色”,认识到适度的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心智,而且还可以锻炼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家长要“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开始就要注意劳动教育的培养,而不是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再去进行。如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年龄让其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从中进行指导和帮助,但总的原则是让孩子看到这项劳动的成果并对劳动产生兴趣;此外,在孩子逐渐掌握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夸奖和肯定,这样他们不仅能从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而且可以激起劳动的兴趣、信心和决心。学校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在此过程中结合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内容和适切的评价方法,来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例如,某小学在劳动教育中,改变现有的评价方法,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以学生出勤劳动课、劳动产品、劳动成果获奖、劳动突破等进行过程性评价,也借此激发学生的劳动内驱力。社会应联合各方力量,借助媒体、政府机构等社会宣教资源为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实践中亲历新的劳动实践,为其开拓多元化实践场所。例如,某社会机构,为学生提供机会走进某农业嘉年华科技园区,让学生在其中参观、劳作,给学生进行现场科普教学。学生们看到现代科技手段培育的瓜果蔬菜,快乐地劳作,沉浸其中,不停地赞叹现代技术手段的力量。这样的实践劳动,不仅让现代科技走进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对它的亲身体验,这样的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也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从而使其真正地理解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3.保持劳动教育的“张力”。开展现代化劳动教育,既需要各要素之间形成合力,也需要保持适度张力。“张力”即两个物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牵引力。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muel Kuhn)首次使用该词来表达一种“矛盾—联系、对立—互补,动态—平衡”关系。在此,意味着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有张有弛、把握适度、懂得变通。因此,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之间、劳动教育自身在知情意行方面、各劳动教育主体之间都需要保持适当的张力。例如,简单使用传统的、机械的教育手段,会使学生缺失劳动激情和创造力,这就需要各教育主体结合不同视角、不同内容,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充满张力的劳动教育。

4.激发劳动教育的“活力”。以劳动教育树立美德,以劳动教育增强智力,以劳动教育加强体质,以劳动教育培养审美,以劳动教育促进创新,这就是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立德树人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是劳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体质的增强是其根本追求。寓美育于劳动教育之中,二者的融通更有利于发挥综合育人作用。在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2016 年)中,要求中小学生勤劳笃行乐奉献,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劳动课程开设的课时、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等等。由此可见,我们不缺少相关的文件政策、课程设置等,但缺少的是灵魂的唤醒、活力的激发,以及有力的执行。劳动要成为教育力量,就需要丰富人们的智力生活,充实其兴趣,提升其道德与美感。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要将劳动教育渗透于生活、学习之中,以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对劳动的认同,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新时代的劳动精神。

(五)劳动教育的优化保障机制

1.建立劳动教育的教研机制。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机制必要而迫切。学校与社会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劳动教育相关的教研活动的实施,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以促进其教研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强化理论研究,包括劳动教育的价值研究,课程建构研究,课程演变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课程研究等;另一方面,加强实践研究,主要指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加快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联通不同教材内容的综合作用;在教学中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发挥各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注重对劳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学生特点系统设计不同学段的劳动内容和形式,注重对不同阶段劳动内容与形式的衔接性和连通性研究,以及劳动教育自身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关联性研究等。

2.完善劳动教育的监评机制。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颇受关注,但劳动教育的评价系统有待健全。有效的、合理的劳动教育离不开科学、理性的监督评价制度和坚实的保障机制。一是建构具有实践引导性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这种体系化的评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具体化的评价方式、合理的标准和高效的激励机制。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其劳动素养的评价,注重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的客观考核;要在评优评先、升学毕业、高一级学校录取工作中,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等。二是加强监督和质量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以督导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建立联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深度理解和把握相关劳动教育文件政策,立足学情和校情制定评价制度,有秩序、有重点地落实评价制度,从而不断完善和建构适宜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3.强化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一是积极的劳动教育的宣传推广。对现代化劳动教育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当下涌现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做好宣传;选拔一批劳动教育的示范校、示范课、名师团队等,树立标杆、加强传播推广等。二是适宜劳动教育的环境建构。主要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劳动精神;利用传统节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劳动情境,展现中华劳动文化的魅力和风采等。三是充足的劳动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完善劳动教育的场所及其设备,积极组织和整合各类资源,重建劳动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劳动资源的统筹管理等,为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综合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