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2022-11-27李晓晓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材文章

李晓晓

(胶州市铺集镇铺集小学 山东青岛 266300)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尤为关键的教学版块。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小学语文水平。对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并且要确保阅读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国内一些小学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此,要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而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提升学生读书的热情

兴趣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只有学生看见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者是书籍,才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慢慢地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2]。开展阅读教学会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发现更多学生喜欢的阅读作品,能够增强语文课堂的活跃度,提升阅读的热情,因此,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的方式之一。凭借阅读自身灵活、全面、开放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更好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

2.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但是,从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来看,如果只是参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开展阅读教学完全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之外的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开拓眼界,学习知识。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风格、不同类别的人物性格和景观风景,进而增强自身的语言积累,让他们的语言越来越充实。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社会阅历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没有事情或者感悟可以写的尴尬局面。所以,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要通过开展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积累写作的素材。例如,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亡羊补牢》为例,在阅读完本篇课文之后教会学生在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然后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相关的寓言小故事像《守株待兔》这样经典的反映道理的小故事来告诫学生深刻的道理;小学语文教材中《小马过河》告诫学生做事不要道听途说,无论什么问题一定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学习本节课之后在班级内部开展阅读故事会,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在课上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点评指导,通过这样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还能将这些内容当作论据,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3]。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多阅读教材中的识字部分和文章,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有别于其他的语文教材活动,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能够了解到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人生哲理,会对同一事物产生和以往不一样的思想感悟。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还能在语文课上加深对课文的立意和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只有在小学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了解文章中主人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别人在交流过程中讲话的内容,以及自身所崇尚或者向读者所要表达的精神。这样久而久之会丰富学生在沟通交流中的讲话方式和交流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活跃课堂气氛,提升阅读动力

(1)着重分析教材内容

现如今,从小学语文的教材目录中,可以看出,所设置的课文和识字部分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这些文章在阅读时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并且也是抓住了现如今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性来进行相应的设置。对此,教师就可以就教材中的课文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讨论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4]。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画杨桃》一课为例,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杨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买到的一种常见的水果,班级中很多学生也对此有所了解。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这篇课文题目叫作《画杨桃》,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通过阅读大家来感受一下作者所要描述的仅仅是一个故事,意在告诉学生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课前提问,能够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探讨,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当中,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思路和其他同学相比有一些不同,进而就会产生深入探究文章的欲望,这为后续教师所开展的阅读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内容。在进行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相关的要求,要带着刚刚在课前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用带有颜色的彩笔勾画在文章中认为一些重要的词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也能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勾画给学生积累相应的词汇。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情景游戏,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画杨桃,那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展示其他的事物,例如鸭梨等水果。教师把鸭梨放到讲台上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鸭梨,从而画下来,并且要求每名学生在画完之后都要进行阐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能够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增强在日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水平。

(2)分析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

第一,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定期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性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增添一些阅读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学生之间通过分享阅读的心得和感悟感受到阅读给自身带来的乐趣。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开展多种阅读方式,如建构声情并茂读书的“语文味”课堂、亲子互动阅读等。例如,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课外阅读,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升课外阅读的乐趣,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并且通过阅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

第二,可以充分地利用丰富的读书资料,因此有必要把学校图书室改革为开放式管理,增加一些内容新颖,积极向上,具有教学意义的报纸、书籍等这样可以保证课外阅读教育得以成功开展。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种富有读书气氛的阅读情境,要为学生留下充分的读书空间,让校园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的场所。对于班级内部,教师也要为学生增设阅读角,保证学生能够随借随读,让班级始终都能充满着浓郁的阅读的情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或者是值得分享的书籍拿到班级并存放在阅读角,这样能够让阅读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课外阅读,并在学生的过程中适当地给予一些指导性的建议,然后把学生阅读到的一些优秀的内容编写到教案之中,不但能够学生对于语言方面的热情,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方面的魅力。

第三,阅读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化流程。特别是对于课外阅读,由于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缺少有效的检查和评价,这让课外阅读在指导过程中不能以一个统一的评价方式存在。对此,教师要根据当前这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机制,加大检查力度,随时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评估。此外,对于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双方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并对对方的阅读情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估。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对方的读书内容有一种更加初步的了解,同时可以透过评估对自己的语文素质也有一种更加详细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在彼此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能够了解到对方对于语言的掌控,还能了解到语言相关的使用技巧,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2.开展读写结合,提升阅读写作水平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进行课前教学的准备阶段,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阅读课程有一个大体了解,接下来在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时,就避免了因为教学节奏过快或者语文写作背景生僻,导致学生失去了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开展每日一篇习作,并且开展这样教学的目的要紧扣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同时借助专业的阅读、写作技巧、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

以小学语文教材《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节新课之前,对这篇课文的标题进行解读:在这个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都有什么种类的花,让学生回顾在日常的认知之中鲜花的种类,这些鲜花都有什么特点呢?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会提高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就文章中的知识点和学生进行探究:生活中这些鲜花都有哪些用途呢?文章中出现了哪些生字?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进而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其进行写作的基础。在阅读语文文章的时候,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从文章中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语文修辞手法和词汇进行摘抄和背诵,并将这些写作手法合理地借鉴在自己的文章中,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以小学语文教材《传统节日》为例,教师要在学生通读完全文后提出几个问题: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谈及了哪些节日?在文章中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在这些节日当中的习俗都有哪些?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再进行阅读,进而找出文章中向人们描绘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吃月饼、包粽子、登高等特色的风俗。在进行阅读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阅读的任务,来让学生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的内容来写一写文章所没有涉及的中华传统节日,在课后先找一找相关传统节日的资料,阅读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然后,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根据积累的词汇和文章中用到的写作手法来写一篇关于节日的文章。这样的指导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文字综合能力的构建。

3.运用信息技术,增强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当下的信息技术来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5]。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直观的、形象的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影音以及视频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以小学语文教材《雷雨》为例,如果采用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去感受到在雷雨前、中、后期自然景观的变换,那么也就无法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来展示在雷雨前、中、后期自然景物的变换,能够在听觉和观感上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效体验效果,让他们加深对于教材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给学生增强了探究教材、阅读教材的乐趣,也使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的整体质量。

结语

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水平,应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于在阅读过程中语言表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文字综合能力,使其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