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多角度
——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提升方法
2022-11-26吴韩杰
吴韩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州实验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德育应该是初中日常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时能够有能力独立进行思考,能够遵守社会公德。德育与智育不同,它不是以一次考核的结果为标准的,德育的考察是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从存在的,德育的考核过程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德育的教育过程也是如此,它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时时刻刻注意用社会公德来影响初中生们,引导其自觉向高尚道德准则靠拢,自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在青春期这个自我道德观念形成的时期,逐步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做到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才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根据这些年的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笔者认为我们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说服教育
既然德育是要向学生们贯彻社会公德,那么首先我们首先应该做到“晓之以理”,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明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并能够反省自己之前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对错误做出改正。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告诉学生的道理应该与时俱进。比如现在的初中生一出生就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各种社交网络账号,等等。但是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学生们的行为往往容易受一些不良网络风气的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向学生们介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一些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和近些年一些涉及互联网的案件,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上发言也要注意文明,不听信传播网络谣言等也是需要遵守的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注意时刻把新的社会道德传达给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晓之以理”——让学生知晓即便是面对一些新生事物,也要考虑遵守一些社会规则。同时,“讲道理”一定要做到多用社会案例等来说服学生,这样他们更能悦诚服地接受现代,更能自觉遵守这些社会公德。
(二)陶冶情感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高尚道德情操和积极正面的情感是良好品德不能或缺的构成因素。因此,打造易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积极情感的教育情境,是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令其良好修养,高尚情操逐渐增长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的在校时间是很长的,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和老师、同学能够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比家庭能够对其施加的影响小,所以班级风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就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初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营造一中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班级风貌首先要从正确引导学生宣泄情绪这方面入手。首先,作为成人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学生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就忽略了他们也会有负面情绪。而学生们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在长辈的指引中排遣掉,那就他们就很可能在和同学的接触中用不正确的方式排遣它,就会发生同学之间争吵打架或同学互相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向班级风貌积极向上,首先就要帮助学生排遣负面情绪。比如笔者会带领学生每月进行“诉苦大会”,我们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散步,互相诉说烦恼,再一起做做运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抒发负面情绪,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喜欢上了运动这样有益的兴趣爱好。这直接帮助我们的班级减少了同学争吵、打架和沉迷网络的情况,同时大家也养成了愿意倾听同学苦恼的助人为乐的习惯,当然他们也更加愿意对老师们敞开心扉了。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我们再向学生灌输一些道德方面的内容他们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实践锻炼
不管是晓之以理还是情感陶冶,这都是老师为主动,学生为别动的德育过程,但是初中生正处于走向成年的阶段,除了要别人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负责,他们自己提升道德品质,提高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这是更加重要。而这道德全方位的锻炼提升,只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够进行。因为初中生正处于精力旺盛,蓬勃生长的阶段,所以内容、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确实也能够引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对此我们就要想办法和各种不同的社会单位进行沟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深入生活体验各种劳动的辛苦,以此来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尊重父母的认识。还有可以带领他们去禁毒教育基地、普法教育基地参观实践,让他们全方位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的种种诱惑,以帮助他们梳理要全方位梳理警惕思想,防止自己道德滑坡,甚至坠入违法深渊的风险。
(四)模仿榜样
榜样模仿就是指通过向学生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他们对英雄模范人物进行学习,引导他们形成高尚品德一种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教授者,我们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我们的一言一行,想法做法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首先就是学生会模仿学习的对象。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就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向学生宣传的道德准则等我们自己先要践行,这对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和学生相处得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凡事先正己,再正人,言传与身教并重,要给学生做好表率的作用。
认知、情感、行为这几点在一个人道德观念的树立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加深对道德认同的催化因素,而行为是在完全认同某种到的之后对知己行为的规范或者对这种道德的践行。我们在运用模仿榜样的方法进行德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这几方面的交融运用,切记不可只重视认知,只是把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生平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只会单纯地在心里将英雄模范人物“供上神坛”,而并不能够在情感上认识到英雄模范人物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更加不会有想要见贤思齐的想法。
为了能够在对进行英雄人物介绍时更进一步地打动学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为上愿意学习。笔者尝试在介绍英雄模范人物时,努力让他们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再向学生们介绍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时,给学生们提供了肖思远烈士的微信头像为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中的兔子形象,以及该动画制作团队绘制的祁发宝团长团战阻挡的印军的形象。并利用几节班会课的时间给学生们选择播放了几集这部动画片。果然,可爱的兔子形象和“小钱钱”“蘑菇弹”等有趣的语言初步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再深入看下去,“不能哭,眼泪也会冻住的”台词,和小兔子被雪埋住只剩耳朵的画面让学生们纷纷落泪。通过对学生们的调查可以知道,这时他们已经在为烈士们的牺牲感到惋惜,悲痛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些今年乌俄冲突中人们在地下室躲避的视频。这时再启发学生们加深认识,学生们就能够从心底认识到到烈士们与敌人英勇作战是为了人民安宁生活了。最后,笔者又趁热打铁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面对大学生的征兵广告。这是因为作为初中生,以他们现在的年纪是不可能去保家卫国的,但这不代表不能有参军保家卫国的志向,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进行英雄模范人物宣传就是要起于认知,升华于情感共鸣,落脚于行为。这个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树立崇高理想。
以上的教学方法是从教学整体的宏观角度上来看的,在每一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细致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设计。
(一)以情动人
富有感染力是情感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往往一种情感在一定的范围和事件内是能够感染所有的人的,是能够使大家取得相对去趋同的认识的。之前在笔者所带班级中的两个学生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在班级里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事后通过让与他们要好的其他同学分别劝说等方式来解决过这个问题,但取得的效果都不好。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选择专门安排了一次班会。在此次班会之前,安排各学习小组分贝搜集关于“团结、友情”等的典故、名言、新闻、歌曲等。在课堂上由各小组分别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分享。接着还安排了一些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取胜的游戏竞赛,当然那两个发生了冲突的学生是被专门安排在了一组的。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情绪氛围中,他们在行为上已经不再刻意躲避对方。最终,在总结游戏竞赛时,笔者专门让其他学生为这两位“配合最佳”的同学鼓掌予以鼓励。在掌声如潮的热烈氛围中,这两名学生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互相轻声向对方道了歉。这一次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终于“友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下消除了,而且班集体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凝聚力。
(二)从己出发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逆反情绪爆棚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确实是有些“是非不分”,似乎只要是老师、家长说的话,他们就是想反驳,就是认为不对。因此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单纯告诉他们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社会公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让学生自发地建立起对是非、道德、正义的正确认知。而想要促进学生这方面认知地增长,首先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其产生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只有准守老师所说的社会规则自己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如在对学生进行不可以暴力相向,遇事要冷静解决的教育时,笔者事前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其实有一些学生尤其是男生是存在着自己不能受别人冒犯,有事用拳头解决问题,讲究哥们义气等想法的。为了能够切实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错误,笔者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些遭受校园霸凌者的遭遇,再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受害者的经历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他们把自己代入了这种“受害者”的角色,在这里,学生们认识到其实有时自己认为的“冒犯”其实只是同学们只是一些同学们的小误会,如果要是以此就对别人暴力相向,那么自己就是那个被大家厌恶的“校园小恶魔”了。另外,笔者还为他们补充了一个黑恶势力专门诱骗未成年少年作为其打手的真实案例,以此来向学生们展示他们以为的“哥们义气”可能是黑恶势力处心积虑地利用。这一次的交流中,很多学生都表示没有想到“打一架”背后还有可能有这么复杂的事情。他们纷纷表示在生活中自己也要需要多想,多听取老师家长的建议。
在这一次的德育活动中,我们发现让初中生们懂得社会准则,提升自身道德标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放弃逆反的想法,冷静客观地考虑问题,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规则的正确性,并真正做到在行为上遵守社会公德。
当代社会,信息爆炸,发展迅速,生产、生活、规则、等等都在不停地变化着。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形式风格、人生目标等也日渐多元化。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状况,我们的德育工作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道德的确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形式改变了,它也一定会随之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也让我们这些需要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有些迷茫。因此,现如今,在开在每一次德育工作之前,我们都会慎之又慎,生怕自己传递给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失偏颇,对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全面发展没有用甚至是产生反面作用。
抛开这些社会情况,从本质上来讲,初中的与工作之所以会出现种种问题,还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初中德育工作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我们面临的对象与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现在的学生在世界观、方法论、心理特点、认识世界的途径等方面都极具他们这一代人的特点,与前几代人甚至是十年、五年前的学生都完全不一样。而我们德育工作的理论和教学实践对于他们的特殊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仍然在用着老套,不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导他们。这样的德育工作当然就会是低效、无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因此,想要改变德育工作的现状,改变现有德育工作的错误,我们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很多的探索。除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进行努力探索,我们还要从大局入手进行探索,我们要进行家庭走访、社会调查,寻求社会机构的帮助,与社会机构建立合作,让德育工作能够在学校、家庭、社会联合搭建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展开,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防范的社会道德实践,在贴近生活的道德体验中来建立、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并向学生灌输适合他们个性和切合社会现实的政治观、道德观、文明理念等等。做到了以上的改革,我们才能够培养起学生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平等公正等良好心理素养。学生才能够最终成长为认知、情感、行为统一提高,到的全面提升的时代新人。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坚持育德树人的正确方向,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开展德育工作。要保证全校各年级各班都在积极且不间断地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树榜样、倡文明、立新风,重视学生思想的进步。我们要统筹规划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德育基地,将德育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促进的与效果的进一步强化;将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结合起来,双方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建设家校共同德育的全面德育格局。最终,我们要达到发挥各方优势,全面落实紧抓初中德育工作,达到整体、全面、深入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