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创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2-11-26郭晓霞
郭晓霞
(环县环城小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素质教育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在国内范围中推广了不少年,并且在国内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都收获不错的推广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强化,不过西部偏远的农村地带的素质教育推广并未收获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其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农村小学教育条件不好,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地形地势崎岖,道路交通不完善,信息传递延缓,难以得到实时监督,以致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无法稳步有序地实施起来。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应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目标方面,应试教育并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二者处于对立状态。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属于好学生,并不注重学生其余方面的培养与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学生,极可能只懂得“纸上谈兵”,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因为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必须要加快进行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革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与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探讨与剖析问题时,汲取新的知识,获得一定的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老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使得他们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方法,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非常乏味、枯燥,老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掌握得多,重复频率越高,那么就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仅能机械的学习、仿照以及运用,无法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消耗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学习负担与学习成效并不相符,本身没有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遇到从没有看见过的难题时不懂得灵活变通,有些时候只提高了考试分数却并未强化学习能力。应试教育以选拔为目标,而素质教育则以发展为目标。基于考试这一引导方向的教育,极易让老师怀揣功利主义思想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依据考试分数来对学生的好坏进行衡量,这样会让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发展,而且还会使学困生与中等生难以得到关注,无法体现出教育的平等性。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不仅有助于优化班级的总体成绩,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应试教育尤为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对于品德教育则有所忽略,因此无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之效果。
二、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
随着国内外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使得应试教育的不良情况逐步显露出来。如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更为注重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打造。因而素质教育不仅引起了政府、学校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广泛关注,不少学校都主动地参与到素质教育课堂的创设当中。在这当中,城市教育体系在素质教育课程等革新实践中取得较为不多的成效。而我国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却并不尽人意。我国目前正大力普及新型的高考模式,但是对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高考分数仍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无可取代的影响。而且,在如今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
1.师资队伍素养不高
素质教育工作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展,那么学校与老师就必须要尽全力地参与其中。这是因为学校是素质教育的载体,而老师则是素质教育的教育主体。目前,还存在师资队伍素养不高的情况,为此,必须要重视优化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加快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由于老师是直接负责素质教育的工作者,故而必须要积极优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能力。但在很多农村小学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基础设施不足、老师薪酬福利差等,以致于高质量的老师都不想待在农村学校中,学校难以保留优质师资。并且,农村小学中不少老师都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他们无法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手段及模式,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教学工具。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无法得到进一步实施,以致于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2.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局限
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不再将考试分数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不过素质教育推广滞后的农村小学,由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还是将学生考试分数当做衡量学生好坏与教学效果优劣的唯一依据。在如此的环境之下,应试教育那样完全为应对考试而开展的教学模式仍然被广泛地运用着,老师即便想要开展素质教育,但因为实际条件的制约往往无法得到实现,全部教学工作会自然而然地围绕考试展开,课堂重新变成教学的唯一场所,老师重新变成教学的唯一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汲取知识。长期下去,素质教育势必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开来,更不用说取得预期的效果了。
3.教学设备极端落后
素质教育要想实施起来,那么就必须要拥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教学设施设备。伴随信息技术的持续提升,现代化的教育模式逐步被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含多媒体在其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有助有推进教学效率及效果的优化。不过农村小学因为不具有健全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少小学压根未配套有关的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某些小学甚至都没有建造多媒体教室,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仅能利用黑板与粉笔这两种工具。因为农村小学较为偏远,地形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所以,信息技术设备的安装建造往往需要消耗众多的时间与人力,即便安装建立起来了,后续的维护也将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之下,素质教育根本难以实施起来。
4 课程结构单一,只注重文化课程
倘若要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就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随着城市新课改教学工作的不断延伸,如今已慢慢构建出完善的课程架构体系,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课程体系以外,还包括了地方层面的课程体系、校本层面的课程体系。而在课程框架机制当中,除了有文化课程单元以外,还具有大量的其他关键课程类型,如实践类型、传统文化类型等等,这种种都能够给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带来极为有利的推动效果。但是,如今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问题的制约,仍然只拥有国家课程体系和文化课程体系,基本未涉及素质教育课程,不具备多样化的课程架构机制。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和德育教育两者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而两者并融的教学实践实则是素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反映。所以,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合理有效地贯穿素质教育内容到课堂之中,以此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及学科能力。特别是在小学教育时期,孩子们的思想与发展正处于启蒙环节,作为老师的我们,务必要积极调整个人的教学手段,切实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并且,老师也应当重视根据实际教学现状,采取与之匹配的德育教学素材,以实现有针对性、高效率地教育。
譬如说,在农村地带,学生们往往面临着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等情况,一些学生还必须要翻山越岭才能够到达学校,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种种现象,老师可以在教学《长征》这篇课文时,有意识地融入长征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攻克重重阻碍、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这样有助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构建出优良的内在品行。
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上学路上最大程度地运用闲散时间来背诵课文,并在课堂中让同学们相互进行背诵效果的点评。还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展开提问,以检测对方对文章的理解情况。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推介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化书籍,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陶冶,构建出正确的观念,并强化自己的道德素质。
2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推进素质教育
农村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是较为不错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就存在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老师应当最大程度地使用农村的自然资源来填补如今较为单调的教学资源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因地制宜的教学理念,老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自然资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从而稳步有序地施行素质教育。
譬如说,在进行《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讲解时,老师可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找寻秋天的踪迹。自然资源是真实且朴素的,可以让学生获得美好的感受。再或者,在进行《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文章写道,湖水清澈得如同镜子,如此的画面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少见,但却是城市学生不常见的自然景象,所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湖水,这样能够提升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强化他们的感受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农村小学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必须要重视恰当地挖掘与利用自然资源,还需要致力于挖掘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将它们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加快培育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3 通过情境教学法来加强素质教育
在基础设施并不健全的条件下,老师如果要使学生享受多样的体验,那么就可以依靠情境教学手段来达到。农村的学生一般都不具有较广阔的认知视野,不过却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故而,老师可以依靠营造情境来促发学生激发无限的想象力,这样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更深入的体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譬如说,在进行《葡萄沟》这篇课文的讲解时,老师便可以采取情境打造的手段来贯穿素质教育。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农村学生因为对外面的事物并没有很多的认识,也从未接触过,不过葡萄沟如此的水果种植地是在他们的认知范畴当中的,由于学生在农村土生土长,对植被与水果的栽种一般具有比较多的认知经验。所以,老师仅要打造有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激发个人的认知经验,围绕葡萄沟进行自由的联想,就能够使他们在大脑中绘制出葡萄沟的情景,这样是非常有助于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通过课堂讨论法来强化素质教育
老师必须要重视围绕学生的敢想、敢说的能力进行培育,使学生在沟通环节中获得正确的学习办法,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素质。所以,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孩子们围绕某个话题进行探讨,以此融入素质教育。在课堂探讨环节中,老师可以鼓舞学生踊跃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与观点,阐述个人的感悟等等。在激烈的探讨过程中,素质教育的融入成效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又加之课堂探讨是提升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的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也会大幅提升,能够全身心地参与探讨活动当中,踊跃地展示自我,在这样的过程中,势必有助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等。
譬如说,在进行《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基于“我观察过的草虫”这个话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在讨论之后,让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见过的草虫,分享个人在观察中的启发与感悟等。再譬如说,在进行《轻叩诗歌的大门》这篇文章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我读过的诗歌”这个话题展开探讨,在他们讨论中融入素质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构建出较强的语文素质及能力。
5 加大阅读教学,培养文化底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不过因为农村小学没有多样且充足的教学资源,书籍储备量较少,以致于学生难以参与到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当中。所以,在语文教学环节中,老师必须要真正意识到阅读在学生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主动给学生营设优良的阅读氛围。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具有不少老舍作家的文章,老师在围绕这部分文章展开讲解时,切勿让学生机械化地展开阅读与学习,而必须要事先做好准备,收集更多有关老舍的文章,依靠讲义或摘录的手段,使学生能够了解老舍的其他优秀文篇。如此,学生就可以在不断阅读中找出该作家的描写特点,体会其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6 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上都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必须要有意识地进行整改。可以有效地借助投影仪等设备,将教学内容呈现出幻灯片上,如此可以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中,提升整个教学效率。此外,农村小学必须要尽可能地建立健全基础教学设施,还可采取“共享课堂”这种教学形式,引进更多的优质资源,将别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到家长群当中,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观看与掌握。譬如说,在进行《咏柳》这篇文章的讲解时,由于这属于一篇古文,学生在学习古诗知识与体会作家思想情感时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将该古诗的创作背景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古诗的结构,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美景。在课后应当安排一些家庭作业,制定一些课后问题,要求学生在观看“共享课堂”视频之后,完成并提交作业,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效果。
7.在课堂上要开展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
(1)在农村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勿将合作仅作为一种口号,而并不付诸实践。合作学习切勿仅是一种表面形式,不然会严重浪费时间,难以收获预期的成效。老师必须要寻找可实操且合理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够切实地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获得一定的进步。
(2)在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分配时,必须保证合理性,实现小组比例的最佳化。老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将学习成绩不一样的学生组队起来,将性格相差异的学生组队起来,让学生皆可以加入合作学习当中,展现各自的长处。譬如说,在进行《长相思》这首诗歌的讲解时,老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各自人员围绕诗歌的涵义、字词等进行探讨,并让他们联系古诗词,感受诗歌所营设的意境,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人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初步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了解诗人对“忠孝”的矛盾等。
8 布置有效作业,巩固课堂知识
在农村教学环节中,老师如果认真且具体地布置作业,则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譬如说,在教完《有趣的汉字》这篇课文之后,为使学生能够构建出创新思维,且能够深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老师可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搜集单词拼图、解构词等,如单词拼图,老师可以给一半,留一半。通过掌握上半部分内容,寻找下半部分内容等,在完成多样化形式的作业中,学生能够逐步延展个人的思维方式,且进一步理解汉字的含义。
推行素质教育,是国家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如今不少贫困地区的小学仍然不能全方位地推广与施行素质教育。所以,必须要提高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注重程度,积极面对与处理素质教育环节中所具有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切实执行素质教育,推动农村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地全方位发展。我们有理由坚信只有老师队伍从自我抓起,真正贯彻好教育理念,持续强化思想素质,那么必定能够使素质教育在国内农村学校实现有效且广泛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