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应用
2018-07-14张美红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0037
张美红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37)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由所提高,社会公德的建设也渐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随机经济的一体化,人民从在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经济模式,进入了一个商品快速流通的商品经济模式,日常生活中公共部分的生活的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大,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建立健康的社会公德文化体系,也成为了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对社会公德有正确的认知,树立公民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公德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公德的现状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通的关系的反映。社会公德是社会文化的具体的体现,健康的社会公德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力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创造,有利于公民高尚品质的形成。但是,经济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现今,公德的成长却有些没有跟的上经济的发展,这使得我们在生活过程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处中,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的现象。
1.人与人相处不和谐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中,不讲文明,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相帮助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随时听到肆意大声的接电话的声音;在新闻上我们也有时候会看到某某飞机乘客,在飞机上闹事遭返航的消息;在网络上也常常会出现,马路上老人或小孩跌倒无人搭理的消息等等。文明礼貌是人与人和平相处的基础,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真诚;助人为乐是人与人和平相处的催化剂,才别人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收获关怀。
2.人与社会的不和谐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保护公物的意识比较单薄。这个突然出现的现象,而是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就比较的单薄,人们在心理对待公物都一直认识,那就是这个又不是我的,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所以人们在对待公物的态度都是不珍惜的,会存在:反正是公家的,不用白不用,用坏了也不用我赔的意识。所以在公路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坏了的警示牌,在校园中我们也可以被砸了的电话亭等。在这种意识的触发下,人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在看到别人损坏公物的时候,选择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自然也不会想起来主动的保护公物,维护公物了。
3.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人与自然是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在人们过多的追求发张速度,追求经济的增长的,时,却忘却了这点,肆意的开发破坏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的污染。原来的蓝天白云仿佛只是童话故事一般,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是手机或电脑上的提醒:今天空气严重,请尽量减少出行,注意防护。我们也会常常看到网络上报道说某某地区某某路段发现下陷等。我们的生活的环境感觉就像是一个到处充满陷阱的丛林,不知道什么就会不小心掉到陷阱里面。我们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我们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由于人们的公德意识的困境也开始渐渐的困住了人们的步伐。想要逃出这个困境,还是需要正确的对待现在所面临的道德的困境,认真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当然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不是的单一的,而心理原因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二、造成社会公德困境的心理原因
1.个人认知出现偏差
在几千的中华传统稳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建立在狭隘的血缘、水缘、地缘等为基础之上,而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的社会也是以血缘、水缘、地缘为范围的,那时候的传统美德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中有很和谐的。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圈子不再是传统的生活范围了,人们的公共的区域变大了,但是人们的传统的美德却没有因为圈子的变大,而扩散开来,人们的传统美德的仍然停留在了那个狭隘的圈子。人们博爱的对象、帮助别人的对象,依旧停留在他的亲人、朋友、老乡、邻居的范围,而对这个圈子以为的人却是冷漠无情的。
原有经验已经开始制约我们的社会公德的建设,在以往的经验中,就应该少管闲事、避祸自保,所以很多时候在公共场合遇到一些不守公德的事情,人们也仅仅是围观,没有人伸出援助的手,或者制止不守公德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这个人就像是被孤立了,渐渐的愿意站出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渐渐的这些不受公德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2.认知对象因素
社会公德本身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其中的内容也是简单而容易做到的,但是由于社会公德本身的“简单”,使得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将其忽略。由于社会公德本身不会发光发热,去让人们真实的感受到他存在,就使得人们认为社会公德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对社会公德的不重视。由于人们对社会公德忽视,也使得人们在社会公德的教育方面的力度过于小,而形式过于简单,这样就使得人们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就更加不明不白。而社会公德教育的忽略又会使得社会公德的存在感在无意识又有所降低,这也形成了一种社会公德隐形化的恶性循环。
3.认知情境因素
社会公德是一个公共的美德,他和道德不同,道德在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而公德主要体现在人与公众的之间。由于这种容易被人记住的距离感,使得人们在注重道德建设的时候,忽略了公德的建设,甚至认为公德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公德的存在的背景是公共领域,在中国公共领域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常常人们的“公”常常局限于政府部门,而其他的都是以“占地为王”为标准。只要是自己在的地方,就是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而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指明过什么是公,所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在自己的“私人领域”意识下对在“公共领域”,这也使得社会公德在无意识中丧失。
三、如何建立正确的社会公德观点
1.减小驱动力法
这个要求我们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社会公德可以通过教育来形成规范。宣传社会公德的理念,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社会公德的同时,也可以营造出全民社会公德建设的氛围,倡导大家自我完善社会公德的修养的养成。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可以使得学生的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形成,他们有时候可以持续一生。
2.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
这个要求我们建立相应的社会公德的奖惩机制,公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长期的累积的过程,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理由法律法规的长期性、稳定性的特性保证社会公德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行,让人们在外部法律的规范下,奖励与惩罚的促进下,有意识的去做遵守社会公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渐渐的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3.正强化
这个主要我们加强对正确的社会公德行为的宣传和提倡,通过对典型的代表的学习和宣传来对社会公德做正强化,例如针对助人为乐的人进行表扬和榜样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学习日等,加强社会公德的学习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使得人们在这种不断的强化的过程中,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是仅仅依靠单方的力量就能够做到的,这个需要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积极的参与才行。国家是大家,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8小家,国家由无数的家庭组成,而家庭则由我们每一个个体组成,只有通过个人的正确的认知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这个社会的公德建设才会取得成果。所以只有在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