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 Space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文献可视化分析研究

2022-11-26

关键词:农村研究教育

廉 颖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2020年末,随着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的反贫困事业迈入新阶段。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未来开展农村工作的两项重点:一是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二是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需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宏观统筹,来保证教育资源科学分配,实现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

改革开放至今,农村义务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强力的人才培养保证和智慧支持。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新时期,站在中国历史的新起点上,人类社会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而农村义务教育就是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公共财政的扶持,而怎样使国家财政投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中起到更大作用,使国家社会经济投入的利益最大化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重点的科研方向。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我国科学知网数据库(CNKI)(2003—2022)中收集的有关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社会投入情况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数据分析,从而得到了中国对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社会投入的研究状况、科研热点等情况,为中国今后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必要的参考[1]。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及工具

本文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梳理、分析CNKI期刊(2003-2022年)中关于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研究目的是呈现2003-2022年我国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研究领域的历程、热点与未来趋势,揭示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便为我国完备的农村教育财政制度构建提供支持。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选用在CNKI“高级检索”“文献来源”“核心期刊”中收集的文章当作样品来源统计,进入搜索要求:关键词为“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时间跨度为三年至十年。对搜索到的有效文章进行遴选后,获得了有效文章136篇。

3.研究内容

本研究选定有效文献136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年度发文量;二是“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研究领域代表人物及发文机构;三是“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关键词,包括核心领域、核心问题以及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作者,发表文章超过4篇的作者为重点关注对象。我们可以观察到刘建发、陈冬妮、王晔三位作者的节点最为突出,这说明了这几位学者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领域保持一定的研究。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者刘建发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立法问题研究,发表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思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监督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执法的措施》《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探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立法刻不容缓》等文章。

浙江商业农村义务技术学院陈冬妮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研究,在参照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新策略,发表了《促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思考》等文章。

2.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选取节点类型的研究机构,可以发现,2003-2022年有关于农村的我国义务教育社会经济投入研究发文数量排在全国前三位的教研组织分别是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湖南财经高等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从近十年的文献发文量来看,研究机构分布主要体现特点是:从机构类型来看,研究机构的分布呈现了新的特点。以前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高等师范院校,如今在学习型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科研院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农村义务院校和专业院校等也都跻身于该领域的研究中,展现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领域研究的多样性特点[2]。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的关键词,并利用Cite Space软件的关键字聚类功能,将有助于人们发现该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可以看出,研究热点关键词有创新人才培养、义务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投入体制、投入责任、投入比例、税费改革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投入体制一直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的热点,高校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方面责无旁贷,大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是改变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

三、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1.研究结论

第一,论文总量并不多,而且对研究成果的分配不均。通过对发文时机与数量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投入的有关研究从2003年起步,在2014以后相关研究成果进入了高峰,但在2014年以后由于下发文件功能降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关注度逐渐降低。而通过发文机构也可发现,政府财政局、师范院校和乡村义务学校等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投入的研究成果也更为关注。

第二,通过对发文作者的深入调查,可发现研究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及社会资金投入问题的研究者们相互之间联系得更加密切,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研究主题的多元化。通过对关键词的分类可发现,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普通高中农村义务教育、一般乡村义务教育、乡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支出等方面都是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者们以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对乡村义务教育社会经济投入展开了研究。

2.存在的问题

利用Cite Space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社会资金投入文献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和对有关论文的查阅,表明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社会投入方面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着若干不足。

第一,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资金投入的有关研究成果不多。从收集到的论文来看,有关一般农村义务教育社会资金投入和高级农村义务教育社会资金投入有关研究成果的论文较多。刘建发、陈冬妮、王晔等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社会经济投资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重点从农村社会经济投资的最优构成,以及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投入结构和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缺少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对农业人才振兴方面的深入研究。

其二,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实证调研不足。目前的文献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投入研究主要从政策和理论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在社会投入方面的主要问题与措施进行了论述,一些研究者还利用DEA模式对社会投入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全国各个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财力支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具有不同区域特征的社会投入最优预测结构[3]。

3.研究展望

第一,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研究。在《农村义务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好“国家级农村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在培养农业农村人才过程中的重大作用[3]。由于农业农村义务教育的社会财政投入直接影响了农业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质量,而农业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人才振兴的实现,所以要注重对农业农村义务教育社会资金投入的研究。

第二,要提高科研教学质量。研究者内部、组织间需要加强协作沟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具备核心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并利用交流把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财力投入的研究向更深入推动。

其三,加强了实验研究工作。理论层面上已有论文,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财力投资情况的研究也已相当深入,对于目前乡村义务教育工作的财力投资状况、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不同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必须加强在理论与实验方面的深入研究,现有少量论文对社会资金效率加以分析,采用案例的方法探究社会资金的最优规模。在注重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完善措施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上必须依照上述需要,成为现代化教育财政体制的一部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厘清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的职责

明晰了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权责界定,是为尽可能减少地方上下所属政府部门内部存在的利益博弈空间,以便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有效性和规范化。所以,在当前“以省为主”的国家财政投入体制下,应当在着重明确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其他地方各类政府部门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的具体责任。具体而言:第一,中央要逐步健全“专户、封闭、直达”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切实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同时也要根据各地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在综合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相关教育成本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纵向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比例,更要在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上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方倾斜。其次,省级政府要担负起本省份范围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规划者和问责者等角色,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教育资源和相关服务的保障和兜底[4]。最后,县、乡级政府要在承担本地区一部分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基础上,防止当地“挤出效应”的产生,杜绝出现基层地方政府因上级政府外部财政资金输入而减少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情况。此外,镇、乡政府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了解基层、直面乡村社会义务教育工作实际的比较优势,继续有效优化教育工作经费投入构成,从而避免乡村社会义务教育工作承担主体上移所造成经费利用效益打折的问题,以达到对有限经费的社会效益最优化。

2.加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立法监督工作

乡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建立合理投资制度的同时,需要加强立法监督工作来保障落实程度。第一,要以专门立法的形态规定教育费用投入,并逐步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关法规,进一步明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费用保障的主要责任,把基础建设费用、社会公共支出、教师工资等明细项目依据各级人民政府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比例界定明确,将之形成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条目,为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合理投资提供良好法制环境。其次,加强有法必依力度,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配领域的一些“顽疾”,进行专项整治。

3.平衡和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来源

各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不同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参差不齐,平衡和扩大经费投入量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在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相对有限的状况下,通过进一步提高教育资金运用效益,合理调节学校教学费用,也可以通过对当地中小学校实施布局调整,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优化教育经费的支出构成,间接降低当地义务教育经费的非必要损耗。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扩大投入渠道,允许多种投入方式并存,逐渐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公立学校占据义务教育主体的现状,积极鼓励民办学校进入农村义务教育领域,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中去,以此来缓解部分地区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

猜你喜欢

农村研究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