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夏“父亲”的另一个称谓
——从小李钤部墓志铭谈起

2022-11-25陈瑞青吴玉梅

西夏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墓志铭指代大人

□陈瑞青 吴玉梅

2013年9月,在河北邯郸市大名县陈庄村南出土的元代《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为研究元代西夏后裔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小李钤部,《元史》有传,称“昔里钤部”,本名益立山。墓志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刘广瑞、朱建路《大名新出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的价值和意义》一文最早对墓志进行了初步研究[1]。嗣后,史金波先生的《河北邯郸大名出土小李钤部公墓志刍议》[2]56-58、刘广瑞先生的《河北新出西夏文墓志铭简释》[3]73-76、朱建路先生的《元代〈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考释》[4]94-100等论文对小李钤部墓志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小李钤部墓志铭中有两行西夏文,其中第二行对译汉文为“小李统军大”。目前史学界对于“大”字的解释尚存在分歧,大致分为“大人”说和“姓氏”说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疏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阐释,以求其真义。

为研究方便,现将小李钤部墓志铭中的西夏文从左往右移录如下:

第1行第4字“皊”为音译“二”“儿”或“耳”。史金波先生认为“儿”古今皆为多音,其中有“仁”音,“”应当是“夫人”的译音字。第5、第6字“”,《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中译作“阿娘”,这里可译为“母亲”。[2]56-58也就是说,第1行西夏文可译作“田氏夫人母亲”或“母田氏夫人”。对于第1行西夏文的翻译,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目前关于墓志铭西夏文中的“大”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史金波、朱建路先生为代表,解释为“大人”。史金波先生认为,“”字有一重要义项即“大人”意,并列举《掌中珠》《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中多处提及各司职的“大人”皆用此字[2]56-58。朱建路先生最早将其断句为“小李,大钤部”。“小李”即小李钤部,“大钤部”可能是为了与其子“小钤部”相区分,但在论文发表时进行了修正,基本遵从了史先生的“大人”之说,认为“”字在西夏常表示地位高,如《掌中珠》中有“大人指挥”“大人嗔怒”等,故推测“”字在这里用来表示尊长、长辈。[4]94-100另一种观点以刘广瑞先生为代表,认为应当断句为“小李大,钤部”,并推测“小李大”和“小李”为同一姓氏,只是翻译有所不同[3]73-76。总的来看,小李钤部墓志铭中西夏文“”字的解释,以“大人”说为主流观点。

关于“小李大”为西夏姓氏之说,基本不能成立。我们知道昔里钤部之“昔里”即小李的音译。《新元史?昔里钤部传》称:“其先本沙陀部长,从唐,赐姓为李氏,以别于西夏国姓为小李,后又伪为昔里。”[5]2320“昔里”的“昔”字与“细”字同音,“细”即“小”也,《元史》中昔里钤部就是小李钤部。昔里氏为沙陀族,他和党项拓跋氏一样,因在唐朝时平定“庞勋之乱”而被赐姓“李”。西夏建立后,“李”成为国姓,为区别党项嵬名氏的李姓,故称“小李”。当然,这只是在西夏时期的称呼,到了元代已经没有必要再加以区分,因此昔里钤部的子孙也就都改成李姓,如其子李爱鲁、其孙李教化等。很显然,“小李大”不可能是姓氏。昔里钤部的墓葬是由其孙李教化代替他的父亲李爱鲁操持的,在姓氏问题上李教化作为事主不可能将祖父的姓氏弄错。

前面已经提及,西夏文中的“大人”是对朝廷中身份地位较高官员的尊称,而不是亲属称谓。关于古代“大人”的含义,宋人庄绰在《鸡肋编》中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大人”以大对小而言耳,而世惟子称父为然。若施之于他,则众骇笑之矣!今略举经史子传之所云,以证其失焉。《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注》:大人,谓贤人君子。《论语》:“畏大人。”《注》:大人,即圣人。《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注》:大人谓国君。“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谓辅臣。“大人正己而物正”。谓大丈夫不为利害动移者。“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注》:务口腹者为小人,治心志者为大人。如“大人弗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义亦类此。唯汉高祖云:“始大人以臣为亡赖。”霍去病云:“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崔钧云:“大人少有英称。”晋陈骞云:“大人大臣。”唐裴敬彝云:“大人病痛无徹然。”皆呼其父。而疏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则又名其叔。张博云:“王遇大人益解。”范滂“惟大人割不忍之恩”,盖谓其母。唐柳宗元谓刘禹锡之母亦曰:“无辞以白其大人。”《苏章传》:“苏纯三辅号为大人。”《注》:“大人,长老称,尊事之也。”《岑彭传》:“韩歆,南阳大人。”《注》谓大家豪右。《高骈传》:女巫王奉先谓毕师铎曰:“扬州灾,有大人死。”秦彦曰:“非高公邪?”《呼延邪单于传》:“大人相难久之。”后汉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唐盖苏文父为东部大人,则夷狄亦指尊长为大人也。梁元帝《金楼子》云:“荆间有人名我,此人向父称我,向子恒称名,此其异也。”又有名子为大人者,此人恒呼子为“大人”,此尤异也。……至呼父为爹,谓母为妈,以兄为哥,举世皆然。问其义,则无说,而莫知以为愧。[12]27-28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大人”一词可以指代君子、圣人、国君、辅臣、父亲、母亲、父母亲、长官、大家豪右、夷狄尊长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将“父亲”称作“大人”的情况。如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称:“古人称父曰大人,又曰家父,捐馆则曰皇考。今人呼父曰爹,语人则曰老儿,捐馆曰先子,以‘儿’‘子’呼父习以为常,不怪也。羌人呼父为爹,渐及中国。”[13]49宋人程大昌《演繁露》也称:“汉魏以前,凡人子称父,则直曰父。若为文言,则曰大人。后世呼父不为父,而转其音曰爷,又曰爹(低邪反)。虽宫禁称呼,亦同其音。故窦怀正为国爷,是其事也。”[14]9《云麓漫钞》中称“古人”、《演繁露》称“汉魏以前”将父亲称作“大人”,而到宋朝时已经基本不再用“大人”指代父亲,而是“爹”,并且《云麓漫钞》还进一步指出中原地区称父为“爹”是受到了“羌人”的影响。

我们在古籍中也能找到一些将父亲称作“大人”的例证,如《史记?高祖本纪》:“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15]386-387这是汉高祖刘邦和他父亲的一段对话,引文中的“大人”显然是对其父亲的尊称。又如,《史记?荆燕世家》:“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15]2004魏勃之言的意思是家中失火,是没有时间请示家长的,用以表示情况紧急。此处的“大人”也应当指父亲。再如,《汉书?霍光传》:“(霍去病)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16]2931霍去病是霍中孺与侍者卫少儿的私生子,在平定匈奴时路过河东,父子相见,故材料中的“大人”显然是指霍去病的父亲霍中孺。在曹魏时期,也有称父亲为大人的例子,如《三国志?辛毗传》称:“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17]698辛敞劝他的父亲攀附权贵,也称辛毗为“大人”。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此不赘举。以上事实说明,两汉曹魏时期将父亲称为“大人”的现象较为常见。

庄绰已经留意到“大人”作为亲属称谓,有时称呼母亲也用“大人”,并列举柳宗元谓刘禹锡之母例。其实正史中也有记载。清人郑珍《亲属记》就征引了两条例证:“《汉书?淮阳王传》:张博母为王外祖母。博令弟光恐王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后汉书》:范滂别母曰:‘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此皆称其母为大人。”[18]528钱大昕在《恒言录》中除了列举上述两例证外,另举“《史记?刺客列传》:‘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正义》引韦昭云:‘古者名男子为丈夫,尊妇妪为大人。’《古诗》云:‘三日断五匹,大人故言迟’是也。”[19]417这些例子足以证明,“大人”有时可以指代母亲。大人作为亲属称谓,除指代父母外,有时也可指代叔父,如《三国志?仓慈传》裴《注》引《魏略》令狐邵事:“始,邵族子愚,为白衣时,常有高志,众人谓愚必荣令狐氏,而邵独以为‘愚性倜傥,不修德而愿大,必灭我宗’。愚闻邵言,其心不平。及邵为虎贲郎将,而愚仕进已多所更历,所在有名称。愚见邵,因从容言次,微激之曰:‘先时闻大人谓愚为不继,愚今竟云何邪?’邵熟视而不答也。”[17]514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作为亲属称谓“大人”也可指母亲、叔父。

清梁章钜《称谓录》认为用“大人”指代父亲,“此皆称父为大人,尚在汉晋以前”[20]10。大致在北朝时期,大人指代“父亲”不再是主流称谓,而逐渐被“爹”或“爷”取代。我们所熟知的北朝乐府《木兰辞》中就有“阿爷无大儿”“不闻爷娘唤女声”“爷娘闻女来”,都是将父亲称作“阿爷”的明证。《旧唐书?回纥传》称:“可汗又拜泣曰:‘儿愚幼无知,今幸得立,惟仰食于阿爹。’”[21]5209《唐会要》解释说:“回鹘谓父曰阿爹。”[22]2072《新唐书?回鹘传》则将可汗的原话改作:“今幸得继绝,仰食于父也。”[23]6125北宋陈彭年《广韵》云:“爹,徒可切。北方人呼父。”“陟斜切,羌人呼父也。”[24]明方以智《通雅》:“《唐韵》‘爹,羌人呼父也(陟耶反),读若遮’。德宗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故不敢预也。’史释之曰:‘北呼父为阿多。’”[25]240由此可知,“爹”字是由“多”字演变而来。《称谓录》也说:“荒俗呼父为阿多。《海录碎事》:回鹘为父曰阿多。”[20]16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作为父亲称谓的“爹”,源自北方少数民族,所以史籍中多称“羌人呼父”或“北方人呼父”。《称谓录》认为:“知此声由晋宋间夷语转入中国。本只作‘多’,后因加‘父’。多古读支,所由转为今呼丁邪切也。陟斜切,同今呼。”[20]5209由此可知,“爹”由“多”演化而来,后来在“多”字上面加“父”字,形成“爹”字。唐宋以后,民间多以“阿爹”或“爹爹”作为对父亲的称谓。如韩愈《祭女挐女文》中有“维年月日阿爹何八”[26]1505。又如,《三朝北盟会编》中有:“(田师中)其妻乃(张)俊之子妇也。俊子亡,遂以其妇再适师中。师中极谄佞,呼俊为阿爹,不啻如亲父子。”[27]1483

前引史籍中多记载“羌人呼父”“回鹘为父”“荒俗呼父”或“北呼父”,说明称父为“大”最早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读史札记》中曾留意过此问题:

《晋书·石勒载记》:“时胡部大张翎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殿本考证云:“纲目集览,姓大张,名㔨督,正误云。一部之长,呼为部大。姓张氏,下文亦有都督部大之名是也。”案“部大”乃部落大人之简称。《魏书·段就六眷传》云:“其伯祖曰陆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库辱官家奴,诸大人集会幽州,皆持唾壶,惟库辱官独无”云云。乌丸大之大,即下文诸大人之大也。《宋书·胡大且渠蒙逊传》云:“匈奴有左且渠右且渠之官,蒙逊之先为此职。羌之首豪曰大,故且渠以位为氏,而以大冠之。”其实酋豪曰大,不独羌人也。[28]723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吕思勉先生认为古代少数民族中称“大”不独羌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胡部”以及乌丸、匈奴都有称“大”的传统。笔者以为,上文所引事例中的“部大”“大”均指部落酋长,尽管在古代少数民族中“大人”可以简称为“大”,但不能代指“父亲”这一称谓。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爹”字有两个音,一个是“陟斜切”,也就是[tiε],中古音[ȶǐa]的读音;一个是“徒可切”,就是“大”[tʌ],中古音[dɑ]的读音。这两个读音都指代父亲。这样我们对于小李钤部墓志中的“”字也就好理解了。此字不应当翻译成“大人”,而应当直译为“大”,用来指代父亲。今天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陕西等地,仍保留有将“父亲”称为“大”的习惯。

小李钤部墓志铭是益立山之孙李教化代替其父李爱鲁制作完成的,两行西夏文中“母”和“大”是以李爱鲁的身份进行称呼的。也就是说,李爱鲁称呼其父亲益立山为“大”。这一称呼是和昔里家族的族属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元人王恽《昔里钤部神道碑》称:“其先系沙陀贵种,唐亡,子孙散落陕陇间。远祖曰仲者与其伯避地遁五台山谷,复以世故徙家酒泉郡之沙州,遂为河西人。”[29]113昔里钤部为沙陀族,《新唐书?沙陀传》称:“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23]6153唐贞观末年,沙陀贺鲁降唐,诏为瑶池都督,徙其部于庭州之莫贺城。永徽(650—655)初,曾在处月之地设置金满、沙陀二州。直到贞元(785—805)中,沙陀依附吐蕃才被迁徙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安置。唐朝灭亡以后,“子孙散落陕陇间”。

昔里钤部的远祖李仲曾到五台山谷避难,后来返回到酒泉郡(今甘肃酒泉)。《昔里钤部神道碑》关于昔里家族居住地为“酒泉郡之沙州”的表述有误,沙州属敦煌郡,正确的表述应当是“酒泉郡之肃州”。王恽《昔里钤部神道碑》在追述昔里钤部父亲时,这样写道:“皇考府君用级爵受肃州钤部,其后因以官称为号。丧乱谱亡,遂逸名讳。”[29]113新出土的《李爱鲁墓志铭》也称:“显祖府君官肃州钤部,谱牒散失,名讳无从考焉。”[30]从这些记载来看,昔里钤部的父亲曾任肃州钤部。同时,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主要记述了昔里钤部的哥哥举立沙的事迹,举立沙也曾任肃州钤部。也就是说,昔里钤部的父兄都曾任肃州钤部,所以碑文称昔里家族为“肃州阀阅之家,一方士民咸□□化”[31]69。而且《小李钤部墓志铭》也称:“其先河西肃州之世系,祖茔在焉。”[4]95从肃州碑以及小李钤部墓志,可知昔里家族的祖居地在肃州。以上对昔里家族族属和居住地的探讨,意在说明昔里钤部家族是生活在肃州的沙陀族。后来,昔里钤部升迁为沙州钤部,但总体而言其活动范围未脱离西北地区。直到降蒙之后,才被安置在大名路。他们生活的区域恰好是我国西北地区呼父为“大”的区域。

如果细心观察小李钤部墓志中的西夏文,就会发现右侧西夏文为六字,左侧西夏文为五字,墓志铭的制作者特意将左侧西夏文放大,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西夏文“”(大)字和“”(阿母)相对应。如果墓志铭的制作者采用“”(爹爹)或“”(阿爷)则与前面一行西夏文相等。墓志的制作者之所以用“”(大)字而放弃用“”(爹爹)或“”(阿爷)来指代父亲,只能说明“”(大)是昔里家族对父亲的习称。总的来说,小李钤部墓志中昔里钤部被尊称为“大”,恰好就是父亲称谓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体现。

猜你喜欢

墓志铭指代大人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大人的快乐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墓志铭漫话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墓志铭
爱国婊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