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绩效管理体系探究
2022-11-24杨定琛
杨定琛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公益性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重任,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现时期,在国家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不断地增加投入涉农资金,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应用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其项目经费来源也不断地增加,同时科研资产财务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既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不能简单生搬硬套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导致人们对于农业科研单位资产财务绩效管理无法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合理地把握。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问题的不断重视,农业科研单位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庞大,各单位资产总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大多数历时较长,固定资产占比一般在30%以上,而且新旧混杂,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涉农资金管理日趋严格,资产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随之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处置效率不高、资产流失、资产使用率不高等成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的常见现象。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有效开展农业科研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单位在资产管理包括投入保障、内涵建设、制度建设、绩效管理、监督管理、队伍建设、重大改革等方面成效显著,充分肯定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面对当下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有效构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势在必行。
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运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才能使资产管理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特别是能够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资产管理方案,使资产管理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对于促进资产管理向纵深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更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如构建科学和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使工作有章可循,促进管理人员改革和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化水平;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资产管理体制。资产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哪个部门、哪个管理人员的事,而是要与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发展、管理结合。将资产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制定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目标,有助于加深各个部门对资产管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够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组织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效能化。
三、农业科研单位资产财务绩效管理体系的现状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资产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着预决算差距较大、监督体系不完善、贯彻落实配套资金不到位等一些弊端。
(一)资产配置预、决算差距较大
从当前来看,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绩效管理体系未能与时俱进,针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观念还不够强,年初科学制定年度资金预算往往与年末决算有很大差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申报科研项目时,通常以课题组为主,农业事业单位科研发展整体的需求与项目预算差距很大,并且实施的过程中变数较大,实际执行与预算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二)监督体系不完善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导致无法全面监督、控制、规范应用项目经费[2]。实际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由于财力和人力等各方面的影响,无法更好地贯彻落实各笔项目资金的应用,不能全面监督管理使用课题经费。
(三)贯彻落实配套资金不到位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贯彻落实配套资金欠缺现象比较严重,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或合作企业给予配合,也就是单位自筹资金和地方政府、企业的配套资金。然而事实上,项目下来后,国家资金到位了,地方政府、企业资金却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项目审计对下拨的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和审计,对自筹资金或配套资金往往要求不那么高。这就造成了项目申报了,预算做了,配套的钱迟迟不到,往往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进度,也给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难题。
(四)资源共享不健全
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分别购置相关的仪器设备,各部门之间共享不完善现象存在。并且由于项目按课题组申报,各课题组互不统属,资源分散、重复购置等现象也存在,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往往使用率不高,但偏偏占用着大量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大型仪器和试验用地以及实验室等相关资源共享费用无法合法进入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财务核算体系中,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四、农业科研单位资产财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由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平均主义思想,管理者为了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得以保证,没有合理科学地开展财务绩效考核工作。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认可的程度较低,没有更好地贯彻落实财务绩效激励的重要作用,绩效考核比较好及平时积极工作的员工,没有正向激励,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及平时工作能力较差的员工,只要合格标准达到了,也没有负面评价,绩效考核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发现考核财务绩效管理的结果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特别针对工作积极的员工而言,自身努力的付出,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由此而降低了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和热情。
(二)绩效管理计划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目标脱节
每个单位都有自身发展的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但是,单位制定的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考核计划与单位发展目标没有有机地结合,绩效管理计划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目标脱节。有些单位只是将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管理中的资产绩效管理方式照搬,无论自身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目标,还是财务工作特点和组织文化都没有有机地结合,致使单位财务绩效管理工作计划的导向性明显欠缺,并且也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年终相关工作考核时,即便看起来所有的考核都达标了,但似乎与单位资产管理并无增益,反而虚耗本就不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
(三)资产绩效管理意识还不够强
目前,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实行责任制,即由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全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或者干脆由财务部门兼管。其他职能部门和岗位员工根据相关要求配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这种方式能够满足日常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但国有资产内部整体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部分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对国有资产随意申请、随意处置,导致资产配置失调,难以做到科学的配置,也给资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中,部分部门和岗位人员存在排斥甚至抵触心理,不配合或者敷衍塞责,影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资产管理职能分散,部分资产使用管理存在脱节
各部门间缺少必要的联动机制,资产管理责任难以落实,资产配置、使用和管理存在脱节,资产实物形成与使用状态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账务中。部分单位未设立资产管理专门机构,资产管理职能分散由财务、综合、基建、房管、后勤等多个部门承担,上级有关制度规定很难落实,资产家底不清问题难以根本解决,资产管理不规范情况时有发生,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对从单位层面综合统筹资产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五)队伍能力偏弱,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不足
多数单位资产管理岗位专人不专职,有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调整比较频繁,专职人员少、队伍不稳定,投入到资产管理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随着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量显著增加,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有人员完成常规工作任务已很吃力,对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没有精力、也缺少能力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六)基础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产权管理意识不强,土地、房屋、车辆等资产账证不齐全问题普遍存在;资产出租出借管理不规范,招租形式与审批及信息公开等工作都有较大提升空间;资产实物与账务管理衔接不够,无形资产及非购买途径获得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完整等问题比较突出;科研仪器设备重复配置、苦乐不均、总体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仍然存在;资产报废处置不及时、账面资产虚高的情况,影响和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提高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绩效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提升对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绩效管理工作若想顺利有效地开展,管理者认识资产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思想必须提高,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落实,无论是当代绩效管理中的团队绩效和部门绩效,还是员工个人绩效等的绩效管理工作的内容,都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根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情况,将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标准制定出来。并且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长期和中期以及短期的发展目标也要制定出来,规划好前期的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充分地了解资产财务绩效管理工作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优缺点进行考核。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发展理念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地懂得,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科研单位成功的绩效管理经验,寻找到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绩效管理方式。
(二)建立奖惩机制,充分发挥资产绩效体系的激励作用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从而使资产财务绩效的激励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核优异的员工,给予一系列奖励;绩效考核较差的员工,资产购买从严审核,从而调动起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能够保证公平,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将绩效考核信息标准制定出来,例如,资产全周期管理台账等,切实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
(三)根据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目标,制定绩效计划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绩效管理目标必须同单位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在资产绩效管理流程中,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制定绩效评价计划。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员工自身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能力以及单位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关资产管理计划,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简单,太难会使工作人员感到绩效计划望尘莫及,自己再努力,绩效计划上的要求也达不到,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失去,太简单又会使工作人员认为工作内容很简单,能够轻松地完成任务,平时的工作中容易出现懈怠的现象。
(四)制定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
至今为止,大部分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还没有制定本单位的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具体标准,都是试探着开展,在运用传统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更新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使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将适合的、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出来,作为资产绩效考核的标准,无论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和团队,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制度开展工作,形成人人头上有任务,事事有据可依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打造信息载体,提升管理质量,积极构建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融合,以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为载体,将科研事业单位其他并行的各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接口的对接,可借助二维码或射频等现代技术标识分门别类对固定资产按照用途和部门办理建片登账,实现实时调拨和实时资产盘点,实现资产动态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引入精益绩效管理模式,强化问责机制,科学设置绩效评价体系和指标,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结合科研单位固定资产运行实际,全方位综合考核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目标达成情况,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真正挂起钩来,奖优罚劣、敢于问责,对问题发现及时查摆原因,积极优化改进,切实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更加有效使用必须要有一套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完善,既能充分调动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研究热情和创造力,又能够使科研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在预算编制阶段,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牵头对期初资产存量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需求和资产配置标准,提出资产配置和增量预算方案,报预算牵头部门。预算牵头部门根据其提供的资产预算方案,结合资产评价小组出具的资产购置优先顺序意见,合理安排资产支出。结合单位整体资金安排,细化资产预算编制,要求资产预算不仅反映资金状况,还应全面反映资产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审并上报。预算批复后,预算部门应及时将列入正式预算的资产信息反馈给资产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阶段,资产使用部门应严格按正式预算批复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并将履行采购、资金拨付手续后形成的资产信息及时传递给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预算及资产使用部门提供的信息,及时登记资产卡片,并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登记资产增减变化数据。同时,将购置车辆、大型仪器设备和租用土地、房屋等纳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结合项目规划和项目安排,在充分预计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专家评议,构建增量资产调控机制,根据国家农业科研需求和单位发展方向合理引导增量资产,带动优化存量资产结构,提升资产整体配置水平。
(六)强化人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重视人力资源的选拔和培育,齐抓共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源重要因素来抓;在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培育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从业人员通过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和参与培训等方式精进专业技能,提升管理水平,避免后续继续教育流于形式;适时通过招聘考试的方式引入德才兼备的高端会计人才,不唯职称、不唯资历,杜绝有证书无能力、有能力无贡献,引导人才评价向更加注重实效发展,顺应能力发展要求为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