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祛风止痒汤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22-11-23赵慧娟刘亚南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1期
关键词:益气健风团炎性

赵慧娟 黄 青 刘亚南

(1.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3.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399)

急性荨麻疹(AU)是由于感染、食物等因素引起的皮肤团样皮损,具有起病急、反复发作、风团消失后不留痕迹等特点,常伴有剧烈的瘙痒感,发作时常合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心慌烦躁等全身症状,更有甚者会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目前临床上常规西药主要针对单一的靶点进行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症状,但其治疗效果较为单一,易导致复发,整体效果不佳。中医认为AU属于“瘾疹”范畴,其根本病机在于阴血不足、郁热结于内、风邪入体,致肌肤发为风团、反复难愈,应以健脾益气、疏风散寒、止痛祛湿之法治疗。健脾祛风止痒汤中含有黄芪、地龙等中药,有清热止痉、益气健脾、祛风透疹之效[3],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健脾祛风止痒汤应用于AU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按照《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4]标准,中医诊断按照《瘾疹(荨麻疹)中医治疗专家共识》[5]中“瘾疹”的标准。纳入标准: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且临床上合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者;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主症表现为突发性的大小不等的水肿红斑,剧烈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次症表现为关节痛、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者;年龄为18~65岁;受试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AU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23~60岁,平均(38.43±6.15)岁;病程1~13 d,平均(6.07±1.15)d。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5~64岁,平均(38.49±6.11)岁;病程2~14 d,平均(6.10±1.1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13),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祛风止痒汤,组成:甘草5 g,地龙、五味子、白术、蝉蜕、防风各10 g,徐长卿、陈皮、乌梅、茯苓各15 g,黄芪30 g。水煎取汁300 mL,每次150 mL,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

1.4 观察项目 1)中医证候积分[6]。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瘙痒、水肿、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各项总分均为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相应症状越严重。2)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8 mL,取其中4 mL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比较。3)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及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取4 mL空腹静脉血,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检测血清EOS、TIgE、MCP-1水平。4)复发率。于治疗后3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复发情况。

1.5 疗效标准[4]痊愈:风团消失,临床上瘙痒等症状消失。显效:风团直径<0.5 cm,风团数量减少为1~5个,临床上瘙痒等症状几乎消失。有效:风团直径<0.5 cm,风团数量减少为6~7个,临床上瘙痒等症状可以忍受。无效:风团直径未见缩小,风团数量未见减少,临床上瘙痒等症状仍存在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瘙痒、水肿、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积分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瘙痒2.38±0.34 0.55±0.09*△2.36±0.35 0.98±0.14*水肿1.95±0.28 0.54±0.07*△1.92±0.25 0.87±0.18*风团数量2.14±0.34 0.67±0.11*△2.12±0.31 1.21±0.18*风团大小1.98±0.24 0.51±0.08*△1.92±0.26 1.14±0.17*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血清IL-4、IL-6、IL-8水平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mL,±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4 11.35±1.35 3.17±0.43*△11.24±1.32 7.24±0.89*IL-6 15.82±3.37 2.21±0.32*△15.61±3.34 4.24±0.45*IL-8 4.52±0.68 2.24±0.34*△4.68±0.63 3.12±0.42*IFN-γ 11.14±2.47 29.36±4.45*△10.64±2.85 21.36±4.84*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IgE、MCP-1及EOS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IgE、MCP-1及EOS水平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IgE、MCP-1及EOS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IgE、MCP-1及EOS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63)对照组(n=6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IgE(U/L)311.36±42.37 63.16±8.45*△313.25±45.38 167.27±20.84*MCP-1(pg/mL)155.84±25.34 42.26±6.35*△157.61±23.25 114.22±17.48*EOS(×109/L)0.65±0.17 0.06±0.01*△0.68±0.12 0.19±0.04*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74%(10/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AU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病因为Ⅰ型变态反应所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使得机体内部的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进而引起皮疹。虽然组胺类物质不是导致AU的主要介质,但抗组胺类药物仍作为治疗AU的一线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抗组胺类药物中的有效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的H1受体,对脑的内源性组胺介导的觉醒反应进行作用,此外,其还可作用于机体内的黏附因子,抑制黏附因子的趋化和表达,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最终起到缓解AU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但其单一用药常需患者长期服药,停药后易复发,预后不佳,故临床应用受限[7-9]。

中医认为AU属于“赤白游风”等范畴,《诸病源候论·风骚身体瘾疹候》中就有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其风骚瘾疹”,其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脏亏虚,后遇风气相搏、邪气入体,风盛而体痒、湿热于内、脾运失调,终致瘾疹之症也,应以“诸内必行诸外”之论治之[10-11]。健脾祛风止痒汤中,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止痛解毒、益气健脾的功效;地龙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止痉的功效;五味子味咸、苦,具有滋补安神、益气敛汗、强身健体的功效;白术味苦、辛,可止痛燥湿、益气健脾;蝉蜕味淡,具有祛风透疹、除热退翳的功效;防风味甘、辛、性微温,祛风止痛、解表散湿;徐长卿味微辛凉,有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益气健脾、化痰祛湿;乌梅味涩、酸、性平,能生津敛肺;茯苓味淡、甘、性平,有益气健脾、解表散湿的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健脾、益卫固表的功效。全方共奏益气健脾、祛风透疹、散湿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AU患者瘙痒、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病情转归[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健脾祛风止痒汤应用于AU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与王寻知等[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炎性因子浸润是促进AU病情进展和变态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IL-4属于一种具有调节Th1/Th2型因子平衡作用的Th2因子,其作为一种可诱导T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物质,在血清中含量上升,可促使Th1/Th2平衡异常,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促进Th1/Th2向Th2型细胞因子转化。血清中的IL-8水平若上升,还会对Th2细胞的功能产生亢进作用,进一步致使Th1/Th2失衡,损伤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机体的病理、生理性改变和变态反应的发生,加速疾病的进展。IL-6作为机体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调节因子,其在血清中高表达,表明机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其水平与机体的创伤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可作为评价AU患者急性期组织损伤的敏感性标志物。IFN-γ属于一种由Th1分泌产生的多功能小分子肽,其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可直接作用于B细胞、T细胞等,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对淋巴细胞的分泌进行抑制,即抑制Th2细胞的产生,最终起到降低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此外,变态反应即为超敏反应,其可反映机体异常、过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加重组织的损伤,TIgE属于一种抗体,其作为总免疫球蛋白E,在正常机体中含量较低,若其水平异常升高,表明机体产生了Ⅰ型超敏反应。MCP-1作为一种基因编码蛋白可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对炎症反应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加重病情。EOS属于机体内的一种白细胞,其在血清中水平急剧升高,表明机体出现过敏性疾病,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异常,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免疫功能降低,进而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进展[16-1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8-20],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减少机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强体液免疫,进而起到抑制病情进展的作用,白术中含有的白术内酯等有效物质可改善机体内T细胞亚群的紊乱状态,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防风中含有的色酮类有效成分可减少机体内促炎因子的释放,提升巨噬细胞的耐受能力,抑制机体的变态反应,以上诸药合用可有效降低AU患者临床上的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健脾祛风止痒汤应用于AU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的研究,故临床上需进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益气健风团炎性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益气健脾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①
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益气健脾法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