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下民办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2022-11-22曹燕红梁霭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师型顶岗双师

黄 靖 曹燕红 梁霭琳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广东肇庆 526020)

一、背景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办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而办学质量的高低,又由学校的师资水平决定。一般来说,衡量一所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主要有三点:教师的学历、职称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规定:“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可见,教育部对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并强调了“双师型”教师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最低比重。

由此可见,如何加快民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民办中职学校教师来源比较单一,他们大多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有所欠缺,基本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如何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成了民办中职学校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是由肇庆市科培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是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021年9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达11392人,学校现有教师66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74人(占比86.05 %),专业课教师391名,占专任教师的68.12%;“双师型”教师120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为30.63%。

作为肇庆市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该校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民办中职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该校自1995年创办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26年来,学校从创办之初的3个专业在校生300余人,发展到2021年拥有16个专业在校生11392人。该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双师型”教师数量显得相对不足。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困境

(1)教师工资水平不高,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由于民办中职学校办学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和政府免学费补贴。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师工资、社保、公积金及各项补助和正常的水电、实训耗材的损耗等支出之外,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新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同职称和学历的教师相比,收入差距十分明显,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2)“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单一

据了解,该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该校“双师型”教师基本依靠在职教师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认定,造成该校“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尤其是2020年8月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非常少,年新增“双师型”教师人数少,完全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要求。

(3)证书考取难度较大,行业证书认可度不高

“双师型”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还需要考取相关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即具有双证书。由于学校招聘的教师绝大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基本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这种情况,决定了他们缺乏相应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就必须要到企业实践或考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专业技能证书考取的难度较大,而行业证书社会认可度又不高。

(4)“双师型”教师流动较大

目前,民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并不高,但由于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学校基本都是骨干教师。恰恰这部分人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

三、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路径

1.政策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这项工作,该校通过与企业广泛探讨和协商,认为要推进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平衡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既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为企业提供适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又能保障教师在企业有合适的岗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有利于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有利于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和就业,真正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对口就业。为此,该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的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安排的时间以及实习的时长。学生的跟岗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采取轮岗的办法,所有学生原则上应在企业跟岗实习8—10周。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实习时间不超过6个月,原则上统一由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后,企业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留下部分毕业生,实现高效就业。这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又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适用的技术人才。

二是出台《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学生下企业实习必须安排专业课教师带队。专业教师既是带队老师,又是校外实践指导教师,按照生师比100:1的标准配备;同时规定带队教师在企业的补助按照60人以内3500元的标准考核发放,教师下企业期间教师工资和奖金及各类补助照发。这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修订“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在2019年4月印发《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试行)》的基础上,2021年6月,该校印发了《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拟认定标准(试行)》,规定“双证”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而把“双能力”的教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学校认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经历,并把这个经历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或者“双师素质”教师的必要条件。学校不仅保留了“双师型”教师每月300元的补贴,还对“双师素质”教师给予每月100元的补贴。

2.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路径

(1)专业教师下企业跟岗实践

专业教师下企业跟岗实践不仅是该校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学生在第二学年要以班级为单位下企业跟岗实习8—10周,班主任和相关的专业课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实际随学生一起下企业。企业必须按照校企合作协议安排专业课教师进入企业的相关技术岗位,进行为期8—10周的跟岗实践。班主任负责该班学生在企业的日常管理。

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管理的需求,二年级的学生按照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原则,由学校统一分四批安排到企业实习。企业可以常年不间断接收学生跟岗实习,既满足了企业对人力的需求,也满足了专业课教师在企业跟岗实践的需求。企业专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又可以腾出岗位让专业教师跟岗实践,对专业课教师及时掌握本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岗位保障,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

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是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根据教学的要求,安排相关专业课教师随顶岗实习的学生一同下企业顶岗实践,每个企业一般安排1—2名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后,由企业统一培训,然后直接安排到相关岗位进行实践学习。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顶岗实践的教师,教师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师。

从2020年11月开始,2018级有33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学校安排了46名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涉及的企业包括广东风华高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东莞顺丰呼叫中心、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华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骏驰科技有限公司等。

(3)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短期实训

学校还与很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实习实训。学生的认识实习以及短期的项目实训基本都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一般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认识实习和实训,学校都会安排专业课教师下到企业实践,实践一般为1—2周。这种短期的实习,企业一般不会安排专业课教师到相关的生产或技术岗位独立操作,但会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在企业观摩学习,如有可能还会让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一些相关工作。这对教师认识和掌握前沿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校有45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不仅承担短期的实习实训,有部分也承担学生的跟岗和顶岗实习实训。

(4)校中厂(园、中心)实训基地挂职培训

近年来,该校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开办校中厂(园、中心)。企业直接把生产车间建在学校,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可以直接放在校中厂(园、中心)进行。

2021年8月,该校与东莞南园教育集团、广州英杰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企业建立校中厂,目前建有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车间、自动控制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生产车间。学校还与广东合普动力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公司在学校设立加工中心,主要涉及的专业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企业把生产的部分工序放在学校的加工中心进行。目前,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部分安排到该加工中心进行实习实训。

2021年9月,学校与肇庆市鼎湖区思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该公司在学校投入300多万元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立了一个占地400多方的电商创客园。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除了平时正常的上课之外,所有的实习实训都安排在园区进行。教务处根据企业的工作要求分批安排学生实习实训。2021年“双十一”,该电商创客园实现当天销售额276万元。

由于校中厂(园、中心)的设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就更加紧密。根据合作协议规定,所有涉及专业的专业课教师都要和实习的学生一道参与实践。企业为了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非常乐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养,然后又由专业教师配合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进行指导。因此,企业会直接安排教师参与生产实践。这对教师的专业技术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有下企业的教师必须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拟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并报学校备案。实践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每个月书面汇报在企业实践的情况,实践结束后撰写报告,企业出具实践证明和实践成绩等级。学校根据教师的实践情况每月进行考核,然后计发下企业实践补贴。

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实践结束后,各专业教研组要组织相关的教师举行下企业实践报告会,分享下企业的认识和经历,提出下企业实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该专业教研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对于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考取的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或职业资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可以报销报名费和考试费,对符合“双师型”教师或“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的,由教师个人提出申报学校审批认定。

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举措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据统计,2020年8月—2021年7月,全校专业教师共有278人次下企业实践,其中51名教师参加了企业组织的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称考试,并取得了相应的证书。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校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从原来只有汽车应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等3个专业扩大到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数控技术应用等8个专业。2021年,被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数达到37人,大大超出2020年8月前每年新增数。

结语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尤其是民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变得愈加重要。民办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自身的优势,在考虑校企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加大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力度,在政策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双师型”教师认定以及教师下企业补贴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该校通过探索专业教师下企业跟岗、顶岗和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短期实训、校中厂实训基地挂职培训等路径学企业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强化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效果,提高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质量,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以满足学校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猜你喜欢

双师型顶岗双师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