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归因与干预的研究
2022-11-22刘英晖
刘英晖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企业技工荒的发展现状,由此职业院校教育得到了社会和国家更多的关注,希望通过改善、优化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企业发展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院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各专业、各学科教师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但是自身的职业声望却无法得到提高,这就导致职业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在教育工作中经常会流露出无力、抱怨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很容易出现大的教育问题。由此,我国需要强化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视,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活力,能够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一、职业倦怠的影响
职业倦怠是一种经常发生于就业人员身上的正常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元且较为复杂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一)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首先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不想进行工作程序,情绪烦躁,经常为还没发生的事情产生担忧的情绪,对自己的前途丧失奋斗欲望,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提不起兴趣来。很显然职业倦怠期不仅仅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负面情绪,还对他们的生活乃至生理健康都有着严重的消极反应。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调解最终会形成不想工作和身体亚健康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的视野的进步[1]。
(二)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影响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能够建设国家的人才,任何教师都要谨记这一宗旨,一切以学生为先。但是如果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期,就会打破教师之前在正常教学中的正常行为,改变他们以前教授课程时候的习惯。还可能造成注意力不够集中,精神涣散,不愿意在管理学生中投入之前的精力,不再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成长状况,而教师的行为是最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某些行为进行模仿,这就容易纵容学生进行一些违规违纪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另外,学生在职业院校读书的这个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关心和管理的学生势必会有些彷徨无助,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进步和正确三观的形成。
(三)职业倦怠对学校的影响
以传统的目光来看,一所学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教学成果的高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的是否好好工作也行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情况。学校高价聘请教师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是校方的投资,但如果教师在工作中长期处于职业倦怠期,不愿意认真的工作,甚至不愿意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那就等于校方的投资得不到同价位的回报,这无异于是一种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在职业学校学习过后,学生得不到专业科学的就业指导,这就会扰乱学校的正常进度,甚至会降低学校的就业率。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院校选择的时候,将就业率作为自己首选学校的关键因素,所以是即便学校的其他教师教学经验再丰富、实验设备再完善、教学条件再好,很多学生只看就业率低下也会很快淘汰这家学校。所以说如果教师长时间处于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自己和学生,更会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职业倦怠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自然是需要正确引导和教导的,在这个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若是因为教师处于职业倦怠期而没有及时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问题,那么就会酿成大错。再加上如今这个社会信息化发展得极为迅速,很多社会上的不良思想、不良行为都会透过网络渗透到学生之间来,例如“大学生裸贷”“大学生割肾买手机”“大学生投毒案件”等等,这些惨案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处于倦怠期对学生没有很好地关心,导致大学生毁了自己的前途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教育不好孩子这是我们教师难辞其咎的[2]。
二、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归因
(一)职业倦怠来源于压力因素
职业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压力因素导致的。在压力因素中又包含了社会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学校组织方面等,并且这些压力不是动态化的,让教师出现力不从心的教学现状,不再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而是当成一种任务、痛苦,这不利于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当前,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些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也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教师的压力和经济待遇产生联系,很多教师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工待待遇缺乏调整、提升,会让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入是不平等的,由此,产生一定的不满心理、自卑心理。同时,当前社会发展更为关注职业教育质量,这对于教师也将构成了一种压力,教师需要不断跟随教育行业发展的脚步,不仅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还要做好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的更新,适应信息化教育模式,这会让部分教师出现一定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意识、自控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都是因为中考失利、学习能力较差步入到职业院校教育中,内心不服从教师的管束,这也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心理。
(二)职业倦怠来源于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其中观念认知、教育改革、教育负担都能够构成环境因素,也是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的内在影响。经过调查可以发现,职业院校的教师每周课时比较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存在身心疲惫、无精打采的现状,让教师感觉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无聊的,对未来的教育事业看不到希望,产生一定的抱怨情绪。同时,“最光辉的职业”是大众对教师的一种评价,很多教师被笼罩在这种“光环”之下,这也会加剧职业院校教师的焦虑感、职业倦怠感。再加上,很多职业院校教师认为自己和普高、高校教师相比,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些都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成因[3]。
(三)职业倦怠来源于个人因素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个人因素也是职业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的核心因素。不同教师在任课科目、职称、年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些也会影响教师自我成就感。每一个人的观念都是不同的,例如面对新课改,部分教师会积极应对,认为新课改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只是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并无法产生较大的作用,这种观念的两极分化,也会让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同时,人格类型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一些好胜心与进取心比较强的教师,很容易在教育工作中产生紧张的心理,并且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些都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长久累积下来,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除此之外,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很容易出现职业挫败感,在工作中感觉自己用不上力、使不上劲,长久下来就会累积成一种职业倦怠情绪。
(四)职业倦怠来源于管理不当因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这么多年以来学校中的管理方式似乎一直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其实是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的,严格的刚性管理也会让教师感到“透不过气”,从而觉得十分压抑,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能够凭着自身的道德操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很不容易,更不要说进行教学革新或是保证每天以十足的热情面对工作和学生们了。虽然对于校方来说,教师和学校的关系只是聘请关系,盈利才是最终目的,可是教师和教学盈利本就互为表里,是不可能分割开的两部分,做好教师管理,关心教师的自身健康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为学校盈利着想。生活本就是一地鸡毛,如果学校的管理模式不能为教师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的话,就一定会导致教师们产生职业倦怠期,这并不是一个优秀学校的做法[4]。
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
(一)社会层面给予支持
要想解决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基于社会层面给予支持与干预。缓解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关心与支持,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为职业院校教师构建一个舒适、健康的人文发展环境,能够更加专注投入到职业院校教育事业中去。首先,需要不断改善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需要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经济待遇,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设立相应的法规、政策,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全面维护职业院校教师的权益,激发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产生更多新的工作动力,消除教师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其次,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具备独特的社会形象,社会需要详细了解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症结与生活状况,帮助职业院校教师获得一定的工作成就感、愉悦感,从而能够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拥有更多的工作动力。除此之外,国家需要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
(二)注重加强学校内部改进
要想消除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做好职业院校内部的改善、优化,重视特色兴校,积极发挥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让职业院校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强化对职业院校教育的肯定与支持,把企业人才需求计划和职业院校教育目标整合在一起,开展零距离办学,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定期培训、轮岗交流,让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样既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还能够激发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认同感、自我成就感,从而更加专注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去。其次,在以往的绩效评价工作中,只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基础,这种应试教育评价模式,会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由此,学校需要构建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以此来消除教师的心理疲倦,充分挖掘教师的教育潜能,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以此来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改变、克服职业倦怠心理。
(三)教师实现自我更新
在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中,教师需要实现自我更新,具备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知,通过个体的力量来克服障碍、自我更新,全面消除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首先,职业院校教师要正确对待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积极去解决自身的消极情绪,做到热爱教育事业,拥有强烈的职业信念,不仅要拥有物质追求,还要不断提升自我精神追求,具备淡薄、平凡、踏实的职业观念,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在教书育人中获得职业的乐趣,这样才能够消除存在的职业倦怠情绪、心理。同时,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比较大,存在严重的教育负担,教师之间可以定期沟通、交流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能够自我排除忧愁心理。其次,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强化自我效能感,拥有坚定的抱负、志向、信念,在职业教育事业中关爱学生、成长自我,时刻鞭策自己,这样才能够在教育事业中投入更为充沛的精力。最后,职业院校教师要做好职业规划,对本职工作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在教育事业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提高自我专业化教育水平,定期观看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视频,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标,才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充满希望与斗志,最大程度遏制自身职业倦怠感的滋生。除此之外,职业院校教师需要构建积极的学生观,和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引导学生,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于教师自身来讲也是一种成长、提升,消除工作中的职业倦怠感。
四、结语
客观来说,教育是神圣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需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把学生放在自己事业的首位。对于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状态,积极消除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让教师能够以最充沛的状态投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去,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责任感、自我认同感、自我效能感,产生更多的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