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2-11-22

关键词:内容教师教学

俞 燕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 江苏张家港 215636)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对学生一生思想道德素质起到奠基作用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当前需要准确分析如何有效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真正起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积极作用。

一、转变观念,培养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师生和生生合作中实现共同提升给予了充分重视,这也是该教学方法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先转变观念,在充分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努力营造适合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收益,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均有着一定作用。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的“守望精神家园”一课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想要真正理解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鉴定文化自信,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不仅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还处于发展中,也是由于其在社会中已经接触了多种不同的文化,真正鉴定某一个文化自信,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强调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积极地传递各种传统文化,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守望精神家园。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各种传统节日作为教学出发点,对学生提问:“离我们最近的传统节日是哪个呢?”学生:“清明节。”“端午节。”也有同学回答道:“植树节。”“五一劳动节。”这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回答情况,问道:“大家认为五一劳动节、植树节也是传统节日吗?那么我们一年中究竟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呢?他们的由来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提问后,教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开始积极地与前后桌讨论。接着教师对学生说道:“下面我们就以前、中、后桌共六名学生为一个小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和背后的故事,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为存在疑惑的小组解决问题。然后随意挑选小组进行汇报,要求小组讨论的结果需要包括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相关内容,如节日的时间,在节日需要做的事情,自己经历过的特殊节日习俗等,并且讲解自己了解的节日背后的故事。结合学生的汇报内容,教师说:“大家集思广益,将我们常见的传统节日总结在了一起,传统节日之所以叫做传统节日,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大家认为这些我们国家独有的节日,值得我们自豪吗?”学生:“值得。”教师:“如果大家觉得自豪,那么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了解传统文化也是延续文化血脉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大家作为中华儿女需要完成的一种使命。”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学生不常见或者了解不深刻的节日,如中元节,并且引导学生通过与小组同学共同寻找资料,了解节日的具体含义和由来,积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在充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合作意识为出发点,提出适合的问题,明确学习方向,能够更好地将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支持,保证教学效果。

二、创建情境,激发合作兴趣

作为众多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满对知识进行探究、了解和掌握的积极性,进而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创建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小组学习情境中,进而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能够实现提升。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中的“踏上强国之路”一课时,学习关于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容时,由于部分城镇中的学生难以拥有接触农村发展变化、生活现状的机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仅靠想象,必然无法保证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联想,再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构建一个大型的“辩论会”,并且选出对应的主辩手,作为整个小组辩论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接着教师开始在多媒体中播放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期和现代的农村地区生活场景,包括日常的吃穿住行、消费、劳作等,通过视频使学生了解不常见到的场景,开阔学生的眼界。接着教师开始给出不同的辩论主旨,即一组学生代表反方,其观点是农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可以不用继续建设了,而另一方则代表正方,观点是当前农村生活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还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不断地创新。明确观点后,教师开始引导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关于农村地区需要或者不需要继续建设的证据,充分地讨论如何阐述观点,以获得辩论的胜利。最后,为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辩论,教师进行协调。如反方提出“农村再怎么建设也不会像城市一样”这类的错误或者不绝对观点时,教师要做好对应的记录,并且适当地进行干预,避免辩论的方向跑偏。在小组学生各自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开始为学生进行总结:“大家所阐述的观点大部分都正确,但是其中有一部分需要纠正一下。”按照记录好的内容为学生做辩论后的总结,并选出本次辩论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通过创建出一个真实的辩论场景,学生能够被带入到讨论的情境中,参与感能够有效提升,并且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完善,并且针对同学提出的内容给出建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活动顺利的实施,进而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供支持。

三、问题引导,指导合作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方法的一种,其重视的是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研究,最终获得结论,掌握相应的知识。因此,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正确设定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保证教师能够准确掌控课堂的有效途径,对于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的“建设美丽中国”一课时,其中对建设生态文明、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等内容给予了表述,证明只有通过严格制度和法治,才能够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保障。由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其虽然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避免不了会在课上出现无法顺利展开思考、无法参与小组讨论学习等情况,对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理解能力非常不利。针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优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设计,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按照常规小组学习方法,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保持基本一致,不能够差异太大,并且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小组需要重点学习和思考的部分。然后教师开始为学生分别展示五组不同的图片,包括人们将还没有完全坏掉的用品丢弃在路边、精美的礼盒外包装、饭店中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食堂餐盘中的剩饭、交通拥堵时间段马路上的私家车等。提供完图片后,教师开始对学生提问:“这些场面大家熟悉吗?”学生:“熟悉。”教师:“那么大家认为哪一个行为,是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呢?”学生:“全部都是。”教师:“大家说得对,这些在我们身边的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文明建设无法顺利进行,那么大家认为要怎么做才能够规范这些行为呢?下面就以五个不同的话题为讨论点,从法治的角度制定对策,看看哪个小组制定的措施最有效、最新鲜。”接着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五个小组需要讨论的方向,即低碳生活,减少废物;拒绝过度包装;选择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绿色出行。看到主题内容后,学生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到热烈的讨论状态中,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理解法治社会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的指导作用,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绿色发展”。

通过以一个或者多个问题作为引导,配合适当的小组学习主题,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并且在正确的主题引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讨论、理解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教师把握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还能够真正使学生通过该学习方式受益,进而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挖掘教材,选定合作内容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资料,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寻找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也是基本保障。因此,教师要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选择适合的内容实施小组合作模式,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的“建设美丽中国”一课时,其中“正视发展挑战”提到了关于人口的问题,人口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问题,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了影响。针对该观点,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一些人们经常讨论的、电视新闻中经常播报的内容,如人口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加重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在老龄化严重、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上,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都相对浅薄,无法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影响[1]。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适当地选择小组学习内容,设定适合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查找资料并且充分验证。利用较为完整的合作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和理解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探索,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态度,为学习活动取得成功提供支持。如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对学生说道:“现在这个小组模式会一直延续到下节课的学习,大家要在一起充分讨论,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清楚教材中的内容,并且可以适当地对内容进行延伸,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思维充分地发散。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出一些规范和要求,如帮助学生划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中无法解决的内容标注好,课上与教师进行交流等。在课上,教师要注意讨论内容的选择,尽量不要过于概念化,不能够将具体的问题分成几个没有关联的部分,尽量减少对理论知识的讨论,可以选择一些案例分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机会,保证合作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现在有一对年轻的情侣,刚刚结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代表了我国哪项政策获得了较好成果?”学生回答:“独生子女政策”“计划生育”。针对这种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够准确地回答。这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如果他们在30岁的时候,依然没有孕育下一代,会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开始积极地与小组成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且提出了比较多的疑惑。然后教师继续说道:“这是当前我们人口问题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即人口老龄化严重,下面就老龄化与出生率低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翻看材料说出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三个根本原因。”这时学生就能够准确找到讨论研究的方向,并且准确地投入到讨论和研究中,全方位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剖析,学会通过某些关键词寻找资料,完善结论,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内容。最后,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标准格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提出的大部分合理观点,教师要给予肯定,也要提出一些新颖的观念,如“年轻一代的奋斗精神不足,没有早早地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等,这些观点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同学产生启发作用,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地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知识面,能够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引导和教育。这不仅仅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作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全新教育要求中的重点内容,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将其有效地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兴趣不佳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以及合作共赢精神,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并且保证运用的合理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内容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