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2杜家会王慧颖严再蓉
邹 芬, 杜家会, 王慧颖, 黄 蔚, 严再蓉
(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荞麦(Buckwheat)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荞麦种(FagopyrumesculentumMoench.),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栽培种荞麦包括甜荞和苦荞[1]。荞麦含蛋白质10.6%~15.5%、脂肪2.1%~2.8%、淀粉63.0%~71.2%,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含有大量的黄酮,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2]。荞麦作为特色农作物,具有特殊的地位及较好的经济效益[2-4]。黔西南州历史上是贵州省荞麦主产区之一,各地区均有荞麦种植,栽培荞麦甜荞、苦荞和8个地方品种(未鉴定)[5],主要种植春荞麦和秋荞麦,以册亨县、望谟县、普安县(楼下镇)、兴义市(万屯镇、七舍镇、捧乍镇、清水河镇)等种植较多,各县市区荞麦种植面积在200~1 000 hm2,但产量较低,每季度产量650~730 kg/hm2。原因是除荞麦自身特性外,主要是栽培管理水平不高。荞麦试验示范产量达1 500 kg/hm2,表明其增产潜力较大。为荞麦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总结黔西南州荞麦产区高产栽培技术,供荞麦种植户参考。
1 黔西南州的气候条件
黔西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4-5],年均日照时数1 590 h,冬季1月平均日照74 h,夏季7月平均日照160 h;年积温5 500~6 800℃,年均气温15.0~19.6℃,1月平均气温4.6~10.3℃,7月平均气温21~26℃;无霜期280~350 d;年均辐射量4 200~4 640 J/(cm2·d),1月均辐射量2 081 J/(cm2·d),8月均辐射量5 004 J/(cm2·d);风速2~3 m/s;年降水量1 227~1 556 mm,汛期6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占全年74%~82%,地表径流大与地下岩洞渗透,耕地高地下水位低,农业工程性缺水显著,中秋至初夏连旱旱灾与汛期涝灾较典型。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倒春寒、冰雹、连旱、暴雨、涝灾、秋绵雨、霜冻。
2 荞麦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环境要求
2.1 生物学特性
荞麦根为直根系,根入土深度为30~50 cm。大部分种类的茎直立,茎粗0.4~0.6 cm,茎高60~150 cm,茎色有绿色、紫红色或红色,分枝2~10个,因种、品种、生长环境、营养状况不同而异。叶片呈圆肾形,包括叶片和叶柄,长6~10 cm、宽3.5~6 cm。花序为有限和无限的混生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多为两性花,异花授粉。果实黑褐色,多为三棱形瘦果。
2.2 对生态环境要求
荞麦生长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土壤、温度、水分、光照等[6-8]要求如下。
2.2.1 土壤 气候适宜下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pH 4.9~8.2,瘠薄地、新垦地等不适合其他禾谷类作物(蔬菜等)生长的土壤均可种植。
2.2.2 温度 荞麦属喜温作物,生育期≥10℃的积温要求1 100~2 100℃。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30℃,播种后4~5 d出苗;生育阶段18~22℃为最适宜;在开花结实期间,凉爽的气候和较湿润的空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当温度<13℃或>25℃时,生育受到明显抑制。荞麦耐寒弱怕霜冻,生产布局要在霜前成熟。
2.2.3 水分 荞麦是喜湿作物,整个生长过程需要水460~640 m3/hm2,抗旱能力较弱,忌涝。
2.2.4 光照 荞麦属短日照作物,对日照反应敏感,在长、短日照条件下都能生育并形成果实,同一品种春播开花迟,生育期长;夏秋播开花早,生育期短。
2.2.5 营养 施磷、钾肥对提高荞麦的产量有显著的效果;氮肥施用过多营养生长旺盛,后期容易倒伏。
3 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种时间
春荞麦播种期:高海拔(≥1 500 m)地区,如兴义市七舍镇、捧乍镇等,普安县楼下镇等,晴隆县大厂镇等,在3月中旬至下旬;中海拔(1 200~1 500 m)地区,如兴义市威舍镇、万屯镇等,兴仁县巴铃镇等,在3月上旬至中旬;低海拔(≤1 200 m)地区,如兴义市敬南镇、巴结镇等,安龙县,万峰湖镇,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荞麦播种期:高海拔地区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中海拔地区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低海拔地区在9月。
3.2 整地
播种前3~6 d深耕25~30 cm,打碎大块团土,同时结合全层深施底肥(种肥与追肥)、分厢、排水沟与操纵道等一并进行。
3.3 选用良种
黔西南州有栽培荞麦品种13个,各乡镇一般有2~4个主栽品种,现阶段提倡选用当地品种进行荞麦生产,选取饱满和纯度高的种子作种。备种量甜荞35~40 kg/hm2、苦荞25~30 kg/hm2。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条播种植甜荞适宜的留苗密度为90万~100万株/hm2;苦荞为110万~130万株/hm2。
3.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能促进荞麦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5-6]。晒种:播种前晒1~2 d。选种:剔除空粒、破粒、草籽和杂质,选用大而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温汤浸种:用35~40℃温水浸10~15 s,有条件可用微量元素溶液钼酸铵(0.005%)、高锰酸钾(0.1%)、硼砂(0.03%)、硫酸镁(0.05%)、溴化钾(3%)等浸种。
3.5 重施底肥
荞麦生育期短,一次性全层深施重施底肥(种肥与追肥):腐熟农家肥15~20 t/hm2+过磷酸钙0.15~0.3 t/hm2+氯化钾0.4~0.6 t/hm2。
3.6 分厢条播
山地水平环山分厢,若坡度小,一般宽3~4 m、长依地长而定,厢沟宽0.3~0.4 m(通风和操作道),条播播幅0.4~0.5 m,播幅间距0.2 m;平坝地分厢以南北向,厢宽2.5~3.0 m、厢沟深0.15~0.2 m、厢沟宽0.4~0.5 m,条播播幅0.3~0.4 m、播幅间距0.3 m,均匀播种。
3.7 田间管理
3.7.1 间苗 防止苗过密,在2~3枚子叶期及时间苗,局部苗较稀时不补种,利用荞麦分枝结籽实现稳产。
3.7.2 水管理 旱期浇灌水和汛期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水。
3.7.3 授粉 盛花期晴天10:00—17:00人工拉绳行走帮助授粉,或养蜜蜂帮助授粉。
3.7.4 病虫害防治 荞麦生育期短,抗病虫害能力强。常见病虫害有立萎病、纹枯病、蛴螬、蝼蛄等。病害防治可用50%的多菌灵粉剂500~600倍液、800倍的甲基妥布津液或0.5的波尔多液;害虫防治可清理田园的枯枝落叶或焚烧,人工诱捕飞蛾、田间采摘虫卵、采集烧死的心苗、枯萎的黄叶,再辅助化学治疗。同时要注意防畜禽危害。
3.8 适时收获
花期后20~30 d,全田有75%~85%(或有代表性的单株有85%~90%)的荞麦籽转为成熟色(黑褐色)时为适宜收获期。生产上若是抢种,可适当提前5 d左右收获。
4 留种、种子储藏与保管
4.1 留种
在目前还没有建立良种生产基地情况下,种植户需要自己建立种子田,生产管理上同普通生产相似,仅收获时间较普通生产长5~8 d。按1份种子田的荞麦籽能供20份生产田来年用种备种。
4.2 储藏
收获荞麦净种后,在簸萁等竹器上摊开,厚度不超过2 cm,晒干后种子含水量13%~15%,储藏在通风与加底垫原木的竹屯篓或竹屯箩等容器内并盖严。
4.3 保管
严禁防荞麦种子霉烂,通常1月翻晒1次,每次晒1~2 d,期间严防鼠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