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下去”到“读进去”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2022-11-21张礼斌

中学语文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整本书支架红楼梦

张礼斌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但是在网络评选“十大读不进去”的书中,《红楼梦》却高居榜首。因此,要开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大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因为《红楼梦》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式的性质,更重要的挑战在于,一是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学生没有时间完成长篇名著的阅读;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甚至对语文课程都不太重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确非易事,甚至很有可能使“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但为了顺应新课标的要求,特别是为了应对考试,许多教师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变成了教师将其中的内容归纳总结成一系列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一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落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培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整本书阅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以为,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能“读下去”,进而还要能“读进去”,对此,笔者结合《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谈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些实施措施。

一、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7 月出版的《红楼梦》一共113.7 万字,全书120 回,学生如果每天坚持读两回,需要两个月才能读完。第一遍读的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按照学生现有的阅读速度,如果1-2 小时读一回,每天需要2-4小时,平均计算下来,每天也需要3 个小时。文学经典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不读上三五遍是不可能有深刻理解的。《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说过,一个人如果能熟读十部文学经典,他就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特别指出名著需要熟读。如果想读一遍就完成《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任务,最后学生可能只记下了几个人的名字。那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安排,如果第二、三遍速度快一些,阅读两三遍总计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是目前多数学生的阅读状态。但是,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课堂教学时间也非常有限,挤出专门的时间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语文每天一节课,时间仅有45 分钟。如果布置学生周六、周日阅读,每天用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己经很长了。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想要完成《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时间很难保证,而且,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其他的学习篇目。面对这种现实,在《红楼梦》阅读时间的安排上,第一遍阅读安排在寒假期间,读前八十回,每天保证两回,可读完近七十回。开学以后读第二、三遍,速度可以快一些。这样,在学生的阅读时间上基本有了保证。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估计,基于当前高中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要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读完《红楼梦》,还需要坚持。而且,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讲,阅读既是一个向前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看的过程,阅读正是在边向前读、边返回看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的。尤其是第一遍阅读,回看次数要多于第二、三遍,如果阅读文本较难,回看次数也会增加。也会有个别同学,因为阅读能力的限制,阅读速度会更慢,甚至难以推进。按理说,高中生在初中阅读的基础上,阅读能力应该有所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太多的阅读时间,阅读量自然不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乐观。所以,针对目前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就特别需要坚持,必须保证学生能“读下去”。

所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师生需要共同面对阅读的时间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后,明确要求,让学生在共同讨论决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的阅读任务。

二、做好阅读前的指导

在阅读前,教师做好阅读前指导,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名著,它的博大精深让许多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穷尽一生的精力。由于《红楼梦》接受史的独特性,即经历了从手抄到印刷的漫长过程,也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代中学生一时找不到阅读的门径,教师需要做好阅读前的指导,这就涉及到《红楼梦》的版本学、红学研究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1.推荐《红楼梦》的优秀版本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7 月第3 版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初版于1982 年,即第一版,1994 年,做过一次修订,即第二版,2007 年,又进行了校注,2008年正式出版,即第三版,2013 年对2008 年第三版又做了修葺,因改动较小,仍叫2008 年第三版。2013年4 月修改后,直到近年来出版的《红楼梦》是最新版,即2008 年第三版。之所以在众多版本的《红楼梦》中推荐这个版本,是因为这个版本博采众长,征引有据,严谨科学,而且集众多红学家毕生的研究成果为一体,堪称《红楼梦》众多版本中的精品。

2.推荐《红楼梦》研究书目

为了降低阅读难度,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建议学生阅读一些《红楼梦》的研究专著,比如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教材《〈红楼梦〉十五讲》,蒋勋的《蒋勋说〈红楼梦〉》,周汝昌的《泣血红楼》《〈红楼梦〉小引》,樊志斌的《曹雪芹传》等。蒋勋是从美学的角度谈自己对《红楼梦》的感悟和理解,语言亲切,分析极具亲和力,也容易打动学生,可以启发学生从一种新颖的角度去理解《红楼梦》。周汝昌是我国红学研究大家,在《红楼梦》研究中有许多的创见。学生在读《红楼梦》之前,可以读一些名家的《红楼梦》研究专著,使学生更了解《红楼梦》,从而喜欢阅读《红楼梦》。

3.介绍《红楼梦》的阅读方法

(1)开展整本书阅读,一定要有整体观念,对书名、作者、序言、目录、正文、后记等重要组成部分都要阅读,总览全书。作为整本书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价值,对阅读正文有很大的帮助。书名是《红楼梦》,许多学生很可能熟视无睹,为什么叫《红楼梦》?“红楼”在我国古代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古典诗词中有哪些用“红楼”做意象的诗句,“梦”有什么意蕴,《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都应当进行深入思考,而这些可能正是正文需要描写和表现的。有了对书名的许多思考,就有助入学生深入正文,展开探究性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第三版的《红楼梦》有两篇序言,一篇是《〈红楼梦〉校注本三版序》,署名是红楼梦校注组。一篇是《〈红楼梦〉校注本再版序》,作者是冯其庸。序言对《红楼梦》校注的全过程和各位专家付出的心血做了介绍,让读者明白,《红楼梦》这一部书,自作者创作完成后,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而校注在尽量改正流传中造成的错讹,还原本来面目,也为研究《红楼梦》接受史提供了材料。接着有一篇前言,对作者及全书内容,《红楼梦》的流传到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校注都作了介绍,能对阅读正文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正文部分,借助小说回目,紧扣主线梳理全书的基本结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回目基本概括了本回的主要内容。《红楼梦》描写了贾府近百年的历史,涉及到贾府的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小说内容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最后二十年,其中前80 回集中在前十五年。根据小说描写的重大事件,重要标志,以人物活动环境的变化,小说情节可分为四个阶段:序幕(1-5 回);回光返照(6-22 回);死而不僵(23-80 回);烟消火灭(81-120 回)。

(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第一遍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对喜欢的章节可以精读,对不太理解、不太喜欢的可以略读,略读可以了解全书的情节内容。第二遍阅读时,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章节、人物入手进行探究性阅读,原先略读的部分很可能会变成精读。随着对《红楼梦》认识的变化,学生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由不懂不爱,到有点懂有点爱,再到需要懂很喜欢。学生对《红楼梦》的喜爱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阅读中慢慢建立,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读下去”到“读进去”,当然最后还需要“读出来”。

(3)提供阅读支架。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学习支架,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说的人物关系图支架,书中出现的次要人物可以直接填写在关系图中,但把主要人物空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填写完成。提供关系图中的次要人物在于扫清部分阅读障碍,便于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也可以提供主要人物事件支架,供学生梳理相关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也可以提供人物对比支架,如身世对比,英莲与袭人,如性格对比,晴雯与袭人,宝钗与黛玉,迎春与探春等,如结局对比,史湘云与贾探春,迎春与惜春等。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供阅读前的支架,比如人物关系图、主要情节图,可以引导学生完成第一遍阅读任务,而读前支架必须与第一遍阅读相匹配。在第二遍阅读中,可以提供人物性格或性格命运对比支架。合理而恰当的阅读支架可以收到很好的阅读效果。《红楼梦》阅读可根据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中的相关内容设计阅读支架,以供读前、读中、读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学习。支架的设计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旨归。也要因人而异,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必做重复无效的阅读支架。

三、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感染人的力量进行阅读交流

在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红楼梦》阅读中,要让“整本书阅读”有能够支持学生“读下去”,并且“读进去”的力量,不是《红楼梦》里面的语文知识,而是作品中感动人的力量。如果把对《红楼梦》的理解仅仅限定在它所产生的时代,而没有与学生的人生命运、所在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那么,《红楼梦》只能是属于历史的,它会失去人生、社会的属性,也就失去了它作为经典的价值,经典穿越时空的价值就会被读者抛弃。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人生经验去理解《红楼梦》,思考小说感动人和启发人的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深入阅读。比如从《红楼梦》中众女儿的身上看到美是如何被毁灭的,封建家庭中女性反抗的艰难,人生的许多不完满,爱情表达的不同形态中的真与假,通过小说叙事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社会的感喟,如此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边阅读边思考,边思考边阅读,完成从“读下去”到“读进去”,再到“读出来”的全过程。

一部《红楼梦》,有人和《史记》相提并论。许多喜欢《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人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范例。正是它的迷人,让多少人毕生阅读不辍。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更是给学生的精神奠基。

师生观:师生是学习共同体

20 世纪,美国学者费曼·内姆斯提出了“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理论,教育家杜威也提出过“教师作为学生”的思想。他们都强调,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教师作为学习者与作为教育者二者之间并不冲突。相反,教师作为学习者角色的发挥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学情分析。在新知识观中,知识不再是教师、专家的专利,而是师生共同构建的产物。相应地,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师道尊严下等级分明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将其概括为“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猜你喜欢

整本书支架红楼梦
小学语文整本书分级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