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实践研究
2022-11-21孟媛媛张燕
孟媛媛 / 张燕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师资的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已渗透到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培育机构,这些理念对学前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艺术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较强艺术实践技能,能弹会唱是衡量学前师资能力的重要指标。儿歌弹唱课正是一门融合了琴法基础、即兴伴奏、声乐演唱的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类音乐课程。那么普通高校的儿歌弹唱课应如何结合办学层次、专业特点,钻研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法?是否能站在大教育的宏观层面观察儿歌弹唱课堂,积极将相关课程进行融合,积极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普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课程资源建设是否能够体现高校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是否能够着力构建学生的弹唱知识体系,让儿歌弹唱达到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要求。这些都是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的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目标定位
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学前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各级各类的学前师资办学层次,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同于高职、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许多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多以应用、实践为主,其课程目标与普通院校也有差别,因此不同层次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儿歌弹唱》课程目标也应有所区别。
(二)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专业技能成长的历程,课堂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成长。儿歌弹唱好的课堂效果首先在于教师方面应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使儿歌弹唱课有效率,有深度,兼具思想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教师心中有纲,胸中有本,心中有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的效率高。学生方面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的会、学的懂、用的上,在此基础上有自主探究的愿望,弹唱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显著的提高。
三、构建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高效课堂的建议
(一)目标定位应清晰
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儿歌弹唱》课程首先应设定清晰的目标。使学生做到理论吃透,实践结合。儿歌弹唱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是掌握多种的弹唱方法,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对儿歌进行弹唱和伴奏,并具备初步的儿歌编配能力。通过儿歌弹唱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意识、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但关注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水平,同时对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为各级幼儿园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
(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目标定位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教学需求,《儿歌弹唱》课程教学内容应通过理论加实践建构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注重科学性、基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教材、课程内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整合设计;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探索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课堂情境。
1、科学设置基本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基本弹唱理论、课堂实践为主要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内容安排循序渐进,通过每一章节理论学习,使顺利掌握各个大小调的基本音阶、短琶音、基本和弦及转位、连接,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进行各个调多种音型伴奏并对简易儿歌进行弹唱。
2、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的原则,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本着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要素,挖掘更多具有红色基因的音乐作品,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思政与儿歌弹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儿歌的艺术魅力和育人作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素养,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弘扬工匠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正确价值观。比如《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儿歌,在原来教法改革之前的传统教育中,按照常规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更强调技能目标的达成,即弹奏这首儿歌的演奏方法、和弦编配、伴奏音型的选择,和声进行等,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目标并不明确,仅仅是在教学环节中点到,不能层层递进,贯彻始终,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落实不到位。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内容时,见缝插针,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目标的渗透,达到预期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教改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对《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儿歌弹唱曲目的思政目标落实,制定了课程思政目标,让学生通过这首儿歌弹唱的学习,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来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感染育影响。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主要通过儿歌弹唱的教学以下五个环节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目标自然融入教学内容:
环节一、歌曲欣赏导入,激发爱国情怀。导入部分欣赏《歌唱祖国》视频,通过欣赏歌曲,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经典红色歌曲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环节二、赏析儿歌弹奏,弹响爱国琴声。通过师生弹奏这首儿歌抒发歌曲感情,引导学生在反复探索和实践中掌握全分解伴奏音型更加适合表现抒情、歌颂类歌曲,更好地通过旋律美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为歌曲伴奏的弹奏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抒发爱国情感的正确表达;
环节三、学唱儿歌歌词,唱响爱国心声。通过教师讲解演唱要求,分析理解歌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演唱时要饱含深情,衷心表达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祝福;
环节四、韵律动作创编,展示爱国志向。根据歌曲的歌词及旋律特点进行韵律动作的创编,这一环节给与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与琴声、歌声等歌表演和弹唱多种表现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环节五、作品展示评价,传递爱国思想。通过自评、互评学生分组演唱的效果,分析歌曲情感体现,让学生感受不同表情、眼神、演唱强弱力度关系和层层递进的情感表现的层次感表达学生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五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爱国主义主题儿歌的弹唱和用多种丰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奏、唱、演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他们立志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基本功,为未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奋斗和努力。
3、探索课程融合
《儿歌弹唱》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程,即要求学生会弹有要求学生会唱。考虑到学生未来工作实践需要,教师应主动探索多学科的课程融合,注重课程融合,使课程之间不再成为孤立的存在。如课程可以充分探索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舞蹈创编》、《儿童剧创编》等课程的有机融合。例如针对某一音乐作品,就可以探讨多种融合的课程内容。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角度与儿歌弹唱进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传达的音乐理念,明确弹唱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价值;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角度与儿歌弹唱进行教学,可以具体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使儿歌弹唱站到具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明确儿歌弹唱的实际意义;与幼儿舞蹈创编相结合能够探索出儿歌弹唱跳的新型教学模式,丰富儿歌弹唱的教学环节;与儿童剧创编相结合,能够展示出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无论哪一种融合都必须围绕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来开展,着力创新教学理念,努力调整教学课程结构,不断营造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水平,体现教育综合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4、鼓励学生创新
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教师需要持续创新教学理念,同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其参与科研的能力,积极开展合作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活动能力和组织表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照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还可以遴选优秀的本科生进行送教入园,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获得信心,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此外,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支持力度很大,每年都将遴选大批的国家级、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为依托,产学结合,可以延伸出诸多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课程教学中结合科研创新,给与学生走向市场直接实践的勇气和信心,培养本科生做科研的能力,激发科研积极性。
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能为教师提供科学规范的教学依据,同时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激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三)合理应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能够体现高校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儿歌弹唱》课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多数高校都采用了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多媒体音乐教室操作系统,传统板书、视频系统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完成教学目标。面对后疫情时代,许多线上学习软件都成功地进入了高校课堂,有效补充了课堂见面课教学之外的学习资源需求。如学习通APP,课上直播,课下随时回放,有效督促指导学生课下学习。智慧树可以将课前资源上传,让学生预习,课后可以将教师完整的示范上传,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学习,QQ课堂则可以方便学生上传弹奏的作业,老师可以在线点评批改、评分,学生们也可以进行互评学习。
儿歌弹唱课程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完美钢琴”、“库乐队”、“全民K歌”等APP,帮助学生进行识谱、指法、节奏、伴奏编配、模拟乐队合奏、歌唱等专业技能训练,在学生学习儿歌弹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解决了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
(四)重视教材研发
教材体系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能够反映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目前我国现行的儿歌弹唱系列教材很多,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将和弦编配好给学生教弹,缺乏理论支撑,填鸭式的教学导致课程内容僵化,学生无法活学活用;另一类是重视艰深的伴奏理论,学生根本无法短时期内掌握弹唱技巧,不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传统的教材重技能训练,而没有突出教学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对接。传统的儿歌弹唱教材内容多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没有以培养学生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模块进行设计和编写,造成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的工作岗位能力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应从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掌握钢琴基本弹奏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研发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弹唱教材,采用基本和声语汇,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易于学习。语言上应做到易于接受,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不再对弹唱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易于接受。
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能够使儿歌弹唱课程达到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要求,同时为课程的宏观预设提供了标尺,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整体性、科学性、针对性,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应结合专业层次特点,钻研适合普通高校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时刻站在大教育的宏观层面审视儿歌弹唱课堂,积极探索儿歌弹唱课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融合,营造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各级各类幼儿园培养输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综合,创新能力强的合格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