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出水莲》看筝曲《雨莲花开》

2022-11-21

黄河之声 2022年4期
关键词:二度演奏者古筝

吴 劼

一、莲的“传统与创新”

(一)人文意义的莲

莲花,简称莲。在我国的历史文化故事中很早就已出现了莲花的形象。《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比泽之陂,有薄与荷”、“比泽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诗句:“芙蓉始发杂芰荷,紫茎屏风文绿波”,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文化与莲花的渊源。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把莲花比作君子,自古以来,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在中国文学中,有关莲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艺术作品中更甚之。

水墨画将莲花具象在宣纸上;“采莲船”的传统舞蹈表演形式将莲花的唯美跃然于眼前。那么音乐作为一种更为灵动的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清丽的旋律、优雅的音乐形象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中的荷花形象,具有优雅之形、和雅之意、清雅之韵。是我国人们生活中雅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之一,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而古筝作为能展现典雅优美韵味的传统乐器之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莲花的乐曲便是《出水莲》,而此曲更是存在着多个版本的筝派演奏风格,其中以客家筝派最为著名。

(二)传统筝曲中的莲

客家筝乐以中原文化为根,广东音乐为叶,融南北音乐风格于一体,是岭南地区本土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相结合而来的筝派。其历史悠久,风格古朴典雅、韵味隽永,有着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巧。此筝派的音乐审美强调对音乐作品主题形象的理解,对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把握,以及艺术形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质和深层次含义的展现。

《出水莲》要求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装饰、润色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形成丰富音色的对比,来构成一种特殊的“软套”(重三六)。对于筝曲《出水莲》的分析与演奏,已有众多文献。如肖玲在《从〈出水莲〉的演奏特点看客家筝曲》一文中,便从客家筝乐的历史渊源、调式、音高的特点入手。对具有客家筝曲“软弦”特点的代表作《出水莲》进行介绍,分析客家筝曲的演奏特点、文化内涵。不仅将客家音乐的简朴、端庄的特性全面体现出来,也展示了客家筝曲清新脱俗的艺术特征。

(三)现代筝曲中的《莲》

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现代音乐思潮的影响,中国的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现代气息的古筝名曲。诸多近现代作品如《莲花谣》、《醉莲赋》等,自发表以来一直以其融合民间音乐,又同时具备多种调性与高难度技巧的现代筝曲魅力而被广大筝人所喜爱。

肖彦君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筝曲中的运用》一文中以中国当代作曲家李磊创作的现代筝曲《醉莲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曲家访谈、对作品解构,从《醉莲赋》中的西方现代作曲理念与技术、中国传统文学元素、传统音乐元素和传统审美元素几方面着手进行论述,并结合自身演奏体验,对中国传统元素在演奏中进行诠释。由此论证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筝曲创作及演奏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如何把握传统音乐中的精髓,在继承中发展是当今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出路,究竟如何做到“移步不换形”地传承,是发展中的一个难点。

传统筝曲《出水莲》是新作《雨莲花开》的主要核心音乐动机来源。客家筝曲《出水莲》采用D调演奏,曲作者在《雨莲花开》的创作中,充分考虑了如何既不丢失客家筝曲音韵之精髓又能展现出古筝的现代技法,从而在调式上由D调转为C调,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这一切都基于在已有的传统音律概念之上从而不断进行创新的尝试。

二、二度创作

(一)古筝作品的二度创作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艺术表现力较强,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二度创作空间。古筝演奏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实现古筝演奏的更好发展十分必要。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有许多涉及到作品二度创作的情况。为使二度创作更好的实现,古筝演奏人员需要对作品谱面、旋律、节奏节拍、音乐形象与情感等充分把握,从而更好进行演奏。随着古筝作品、演奏技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古筝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也日益丰富,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正确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运用高超的演奏技术,通过形象、立体的想象和思维,创造性的将自身对音乐作品内涵、内心感受及对审美的追求传递给听(观)众,这便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全过程。

音乐中的二度创作是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及再次诠释,能够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和灵魂,使音乐更加富含感情,打动人心,让音乐作品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孔丽娜在《谈古筝二度创作的艺术原则》中写到演奏者必须要用一种辩证与统一的态度对待古筝演奏中的三个音乐表现艺术原则,即尊重原作、演奏者自我艺术创造与发挥的辩证统一原则;古筝演奏中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原则;古筝演奏的“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原则。唯有此,才能不断地增强古筝艺术的表现力与魅力,争取更多的受众,从而使我国的古筝艺术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雨莲花开》的二度创作

同一流派、同一演奏技巧甚至于同样谱面的音乐作品在演奏者分析和总结后,都能给人不同的听觉感受。《雨莲花开》的首演者苏畅更是在曲谱之上,更大程度的加入了自己对于作品和“莲”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演奏上的二度创作。在速度每分钟146拍的小快板中,曲作者在古筝的旋律声部多采用切分的节奏型,左手部分为上方旋律声部分解和弦的低音和声,与钢琴声部的配合起来效果较为柔和。在经过二度创作后,苏畅在演奏时将连接过渡下一乐句的小节后半拍改为“刮奏”与高音声部快速的“反琶音”,在一拍一音的地方加入左手“大撮”重音,省略了切分的弱音,突出“摇指”的旋律音,把核心音乐动机与钢琴的配合处理的更为灵动。

在每分钟158的快板中,曲作者将两段核心动机变奏后旋律分为高低八度同指法的重复演奏,随着“摇指”的推动,在音乐感受上起到烘托音乐情绪的效果。苏畅在演奏此部分时,第一段采用了“大撮”,简化旋律突出重音的形式,第二段高八度时用快速短促的“摇指”技巧不仅推动了音乐情绪,同时也巧妙地将演奏技法的难度和对重音力度的要求进行了提升,使快板更加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由此可见,为了理解、把握并且更好的演绎乐曲,力求更准确地演绎古筝作品,演奏者这样的二度创作,作用于音乐表现和演绎效果,具有很大的意义。

三、《雨莲花开》

(一)音乐形象

每一个流派的古筝乐曲,都要经过无数代演奏者历经岁月的打磨后方能成为经典,客家筝(广东汉乐)就是在几代筝人的努力下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雨莲花开》正是运用了客家经典筝曲《出水莲》的核心音调,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借喻旷达高洁的人生境界。半亩方塘,天光云影,骤雨落莲,滴露凝香,种种静雅的画面都通过指尖拂弦而展现,达到以乐绘景的效果。曲作者王瑞在创作《雨莲花开》之前,已有两首较为成熟的古筝作品《海之波澜》与《落霞归雁》。在学习和演奏这两首作品后不难体会,王瑞在曲式布局,和声手法以及旋律展示上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一套体系。每位曲作者、作曲家对于他想要表达的音乐形象都有不同的见解,映射到笔下与旋律上展现出的美与感受也大不相同。

《雨莲花开》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莫过于音乐语言的表现。曲名意为风雨中的莲花逐渐开放。曲作者力求以莲花的视角表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并将音乐主题以不同的音乐语言形态贯穿于全曲中,展现莲花玉洁冰洁、皎洁无暇、含苞欲放的出水芙蓉形象。不同于前两首作品,在《雨莲花开》的创作中,曲作者提取和加入了传统曲目的核心音,让音乐的发展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把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直接穿插曲中,再度跃然纸上的这种创作手法,虽不难从其他优秀的作品中找到,但运用得好的并不多见,这离不开曲作者巧妙地安排,也离不开演奏者在演奏中独到的二度创作。曲作者有感而发,并不断研究、探索古筝的艺术情感表现张力,通过音乐主题发展、音乐织体变化等创作手法,最终抒发蕴含在作品中的情感。

(二)乐曲呈现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传情达意的艺术,虽然运用着不同的符号作为传达的载体,却同为表达情感过程中最直接和深刻的两种途径。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旋律线的起伏、曲式结构的布局等要素,都擅于表现曲作者内在心理的变化。《雨莲花开》整体曲式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快-散”的结构思维,并将变奏的手法运用到传统筝曲“出水莲”的核心音调中。采用了古筝与钢琴的协奏模式,通过和声、复调等作曲手法将其以更符合如今民众音乐审美,更贴近时势的方式展现出来,是其对于原作《出水莲》本身意义之上的升华。

作品引入《出水莲》原曲散板并将其转调演奏作为开始,随后在连贯的钢琴间奏下引入慢板。古筝旋律每句后半拍进入的节奏型在钢琴的配合下使音乐舒缓婉转、美轮美奂。在充分吸收传统客家筝曲古朴清幽、细腻柔美等特点基础上,旋律音逐渐上行推动情绪,大段的“摇指”将变奏后主旋律展现的“雨莲”沁人心脾的形象层层推进、映入眼帘,而后简短却极其曼妙的连接后引入中板。仿佛在暴雨来临的前夕,中板在旋律上如文字一般将坚定、清澈又透着不安的情绪描写出来,后半段的“摇指”不留间歇地引入快板。快速指序与“短摇”的配合把音乐推向高潮,随后速度再一次加快,将旋律推向顶峰。接过“刮奏”后再现了主旋律,在最高音的“长摇”下结束快板。最后的散板采用了《出水莲》旋律和变奏后主旋律的缩减再现,“泛音”宛转悠扬的袅袅余音下结束乐曲。无论在音乐的情感和节奏的律动等方面,古筝和钢琴的配合都各自发挥了丰富的表现力,展现出能动能静、收放自如的美感。

四、两首作品的区别与联系

(一)重复与变化

传统曲目《出水莲》的音乐陈述具有在重复的前提下进行变化的特点,音乐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在技巧上采用“以韵补声”的手法,将上下“滑音”完美融入曲调。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速度稍慢,疏密有致;第二段略显欢快明亮,速度略有提升,旋律线条委婉动听;第三段的力度与速度在开始便与前面形成对比把层次拉开,结尾句又落回弱音。平静细腻的将莲花出水的图画展入眼帘。在演奏上非常讲究左手“按音”的尺度与演奏者对客家音乐音韵特点的把握。

(二)比较与统一

《雨莲花开》在直接补充《出水莲》第一段的基础上,将曲式结构进行了扩展,增大的乐曲的整体布局,虽具由多个主题旋律,但却将统一性进行了突出。尤其是在加入钢琴声部的伴奏织体后丰富了音乐所需的和声。特具曲作者创作风格的三连音及古筝声部与钢琴声部重合的双层三连音节奏型,在带低音的柱式和弦下,将上方旋律拉宽,旋律线条流动起伏更有张力,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两首曲目在听觉感受上虽大有不同,却你中有我、继承创新。在音乐的呈现过程中虽风韵不同,但整体音乐内涵的统一使乐曲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更易推广与传播。

结 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的肆虐后,人们终于回归到平静的生活。在这个看似和平的年代和国家,却有着很多人类无法抗衡的自然现象,无奈,惆怅,悲伤。中华民族是饱经苦难却坚强不屈的民族,在灾难的洗礼下我们的民族、国家不断地成长奋进、发展进步、焕然一新。一次次地彰显共克时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次次凝聚升华民族精神。雨后莲花的形象也借喻旷达宁静、落雨不摧的人生境界、生活态度与精神品质,并鼓励那些经历了风雨和正在经历风雨的人们,应保持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随遇而安,处之泰然的心境与态度。希望每个人都能像莲花一样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在饱经洗礼后也能美丽且纯净地绽放!■

猜你喜欢

二度演奏者古筝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图说·“梅”开二度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剪辑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