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目标”与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评价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学类三维目标技能

胡 飞 海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昌 330013)

一、“三维目标”释义

“三维目标”作为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从提出、发展到成熟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B.S.)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一书中首次将分类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开启了“三维目标”理论研究的先河,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72年,美国教育学家安妮塔·哈罗(Anita J.Har-row)和伊丽莎白·辛普森(Elizabeth Sim-pson)等对教育学分类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形成了“三维目标”的雏形。2001年,美国教育学家克拉斯沃尔(Krathwohl,D.R.)和法国教育学家梅耶(Meille)等在此前的研究基础上,对本杰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是指人们日常生存中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是指对话环境与交往体验,而“方法”指的是学习生活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指生活态度、科学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对三者的关系作了分析,认为它们之间并非是割裂排斥的,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国内最早对“三维目标”的应用,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众所周知,因历史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偏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简单灌输,极大程度上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在20世纪末开始将“三维目标”引入至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为此,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如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开始注重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12月,又颁布《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对课程“三维目标”作了纲要性的阐释,强调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不能将“三维”有意地进行分割,即不能舍弃“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单纯地追求“知识与技能”,也不应抛却“知识与技能”而只强调“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由此,“三维目标”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被确立下来。“三维目标”重视“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全面培育,故也逐渐在其它层次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应用。

二、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的相通性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向指南”[2]。因此,任何课程都要有教学目标的,不能将其舍弃,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在我国,尽管“三维目标”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而提出来的,但因其“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的全面培育,也影响了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形成。

(一)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三维结构”

所谓“高校文学类课程”,指的是国内高校开设的旨在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提升人文素养的诸如大学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欣赏、民间文学、港台文学、欧美文学、比较文学、诗词鉴赏、影视文学、儿童文学等课程。

与其它课程相比,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其独特性,这与文学本身的独特性有关。众所周知,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想象的语言艺术,是创作者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生活认识的集中反映。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具有鲜明的想象性和蕴藉性。对初学者而言,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文学,需要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现实感受,才能捕捉文学的情思,领悟文学的精髓,进而对文学有深刻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需要考虑文学本身的特性。对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加以有效引导,不能只是简单地满堂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失去对文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相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学生一些初步进入文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渐感受和体验到文学的魅力,并在学习中获得相关的文学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最后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认识观。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就是在考虑文学特性的基础上,对高校文学类课程培养目标作出了规定,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能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评能力,而且还明确地从“素质”“能力”和“知识”三方面作出要求[3]。实际上,从目前国内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来看,均是按照这一标准设置的。这就使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形成了由“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的“三维结构”模式。

(二)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的相通性

毋庸赘言,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在内涵上存在一致性,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2018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标准》没有阐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但它们显然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大体而言,了解和熟知基本的文学知识,才能有较高的文学感知和审美鉴赏的能力,最终也就会有较高的文学专业修养。反过来文学专业修养高了,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文学感悟和鉴赏的能力,掌握更多文学知识。可见,三者是紧密连接在一起,彼此作用和相互影响。同样,“三维目标”也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的中介和机制;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4]。不难看到,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不管在内部的结构关系上,还是在具体的内容上均存在相通性。

三、基于“三维目标”的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评价

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存在相通性,故可以“三维目标”来评价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文学的本质决定了其非直观性和蕴藉性的特点,使人对文学类课程教学的评价就难以通过直观性的测量或清晰可见的数据来实现。基于“三维目标”来评价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首先还是需要考虑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的实际特点,然后再依据“三维目标”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设计。

(一)高校文学类课程特点

首先,知识内容的庞杂性。由于文学的创作题材一般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灵便性和多样性,既可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或宗教等各个领域,也可以触及人们隐秘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挖掘背后所藏匿的人性,故文学的内容必然是庞杂而多样的。文学内容的庞杂性和多样性,也必然导致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庞杂而多样的。

其次,思想情感的丰富性。文学是创作主体通过语言来表达个人或他人的思想情感,但是因“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与他者发生多种不同的关系,故人的思想情感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种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文学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必然是丰富而复杂的。加之思想情感的非直观性和抽象性,人们对其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就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高校文学类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如何将文学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讲解给学生一般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后,形象把握的非直接性。因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不具有现实的直观性和实体性,即不似客观物体那样可以直接看到,故读者要把握文学中所塑造的各类形象,就需要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感受,再通过想象等方式才能把握这些文学形象。因此,在文学类课程的具体教学中,要使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被学生普遍接受也是存在困难的。

毫无疑问,高校文学类课程的这些特点,不仅使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且也增加了其教学效果评价的难度。

(二)依据“三维目标”的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首先,确定课程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标准》,从“素质”“能力”和“知识”三方面对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作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其中“素质要求”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高的审美品味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质;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是“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知识要求”是“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例如语言知识、文字知识、中国文学史知识。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历史学、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一定了解”[3]。如前所述,因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再内容层面上存在相通性,故可将“三维目标”中的“三维”作为三个具体的一级评价指标,然后将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其中“知识要求”属于“知识技能”的范畴,“能力要求”属于“过程与方法”的范畴,而“素质要求”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

其次,对三个一级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二级评价指标。可以说,以“三维目标”中的“三维”作为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显然较为笼统、模糊,不易操作,因为知识、能力、素养不具有直观性,难以进行量化性的评价。因此,需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一级指标再次细化,形成多个有实际操作性或易于把握的二级评价指标。大致而言,“知识与技能”细化为“事实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两个二级评价指标。前者主要强调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后者是实现目标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过程与方法”可分解为“文学意识”“思想方法”“技能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二级评价指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细化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文学审美观”“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6]五个二级评价指标。

再次,确定两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这需要做到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清楚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规定。如2005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本科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作了规定:“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7]。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就决定了对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评价的重点是在能力和素质两方面;二是要把握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侧重点。目前高校文学类课程都是强调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由“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构成的一级评价指标,它们的权重是渐次加重的。而在具体分解的二级评价指标中,若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其权重就要加大。

最后,根据两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评定评价等级。在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课堂练习、试卷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课程论文、作品鉴赏和主题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理解和评论文学时所掌握的方法与技能;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则可通过课堂表现、日常生活态度和是否拓展了文学认识的行为进行检测。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对每一项的检测结果要打出具体分数,最后统计分数,确定等级,由此得出课程教学评价的最终结果。

猜你喜欢

文学类三维目标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拼技能,享丰收
年度图书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