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助推广绣研究发展的探索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刺绣用户研究

苏 慧 红

(广州大学,广州 510400)

一、引言

广绣是岭南文化精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府地区的民间手工刺绣,它是一种用针引线在绣地(丝绸等)上绣出各种图像的手工艺术,具有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艳丽、针法多样等艺术特点,它的风格体现了广府地区独特的人文特色,它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广府文化的发展轨迹。广绣已走过了一千年的历史岁月,它曾经辉煌过,现在也面临生存困境。随着2006年广绣成功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研究更是从理论与实践上受到人文社会学科各界,甚至得到高校图书馆等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发展广绣研究,厘清广绣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与过程,图书馆更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为广绣研究提供新路径和新思路,为广绣研究注入新动能。

二、广绣研究

有文字记载的广绣研究始于唐朝苏颚的《杜阳杂编》,概述记载了唐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绣的《法华经》7卷绣品的绣法,开启了广绣研究的先河。然而,广绣技艺大多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记录其刺绣知识及经验的文献资源甚少,即便是清代丁佩的《绣谱》和民国沈寿的《雪宦绣谱》也甚少记载广绣的技艺。随着1957年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出版的《广州刺绣针法》,描述了广绣7大类38种针法及绒绣、线绣、钉绣等用料不同的绣法的出现[1],广绣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1991年阮卫萍首次在期刊上发表的《广绣〈三羊开泰〉图》,开展了对广绣作品《三羊开泰》的评述[2]。1993 年陈少芳编著的《广绣》成为培训广绣技法与叙述广绣历史的教材,开创了广绣传承模式的创新研究[3]。随着2006年广绣申遗的成功,广绣文献的相关研究更是取得更大发展。

广绣在1991年-2020年这个时间段,广绣研究的波幅呈现由沉静到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在 2019年呈现了一个发文高峰,篇数为36篇。这段期间广绣文献总被引数307,总下载数33468,篇均下载数242.52,下载被引比数109.02。而且在1991-2020年间,发表过相关论文的期刊共计138种,核心期刊以《美术教育研究》《装饰》《美术大观》《艺术教育》为主。广绣研究领域发文频次较高的期刊为《美术教育研究》11篇(占9.57%),《广州大学学报》11篇(占9.57%),《装饰》6篇(占5.22%),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广绣研究在艺术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定向流动或交叉渗透,也反映在广绣产业的创新需求牵引下,很多学科坚定深入广绣创新研究的自信。

在1991年-2020年发表广绣研究领域的论文138篇,作者发文量中杨晓旗发文最多,达到10篇。如2019年杨晓旗发表的《十三行时期广绣艺术语言的“西化”转向》,提出广绣吸收西方绘画中明暗透视、光影变化等表现技法,通过丰富的广绣针法将各类物象逼真地表达出来[4];2012年杨晓旗发表的《高端化开发——传承广绣艺术的新思路》一文,提出不仅通过打造广绣奢侈品以高端产品为目标开发广绣市场,还要提倡在技艺方面创新广绣作品,在广绣人才培养上从高等教育着手广绣技艺的传承[5];2015年发表的《传统广府实用绣的工艺之美及其当代启示》从构图、色彩、用线等方面创新和发展广绣技艺,使广绣体现工艺的美丽[6]。同时,其他发文量较多的学者有蔡琴、段辉红、何雪、林婷婷、黄艳、黎振华、将秋萍等,他们为避免广绣技艺走向没落,投身于振兴广绣事业的队伍中。如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段辉红2014年发表的《传承广绣艺术的新发展策略》一文,在分析广绣艺术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开发高端产品与大众消费品相结合的路子创新发展与传承广绣艺术[7]。其在《粤绣中的珠绣工艺在休闲服装的创新设计研究》一文中,分析广绣的针法、构图、色彩等艺术特点,阐述广绣在休闲服装中的创新应用[8]。何雪在2014年发表的《广绣中禽鸟纹路的刺绣语言表现》一文,阐述禽鸟的头、尾、羽翅、爪子等广绣纹路的美和技艺特点,指出绣纹是广绣技艺的重要艺术语言[9]。综合分析发现,当前关注广绣研究学者还较为分散,相互之间没有进行交流与合作。

广绣文献研究分布于8所高校科研机构,发文量排在前面的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发文29篇、广东工业大学发文11篇、华南农业大学发文7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6篇、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中共中央党校、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等单位发文2或1篇。其中排名第一单位为广州大学 (29篇),反映出广州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与人文学院重视广绣的研究并成立专门的学科团队对此领域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其它排在前面的发文机构如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也都拥有较强的学科专业实力以及专业的艺术人才,在广绣研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州市文化馆和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院校研究合作关系不太明显。

三、广绣的价值

广绣研究给经济带来一定的效益,推动服饰设计创新运用。广绣以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应用在传统经典裙褂款、旗袍系列、现代晚礼服系列的服饰设计之中,能够提高服装的品质。在服装设计、服装装饰搭配上注意广绣的色彩搭配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将广绣的独有风格融入服饰图案的样式、风格里,设计出富含广绣特色元素的服饰[10]。从图案、布局、装饰等方面将木棉花、云山珠水等富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广绣元素融入服饰的制作。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广绣花纹采用清地、混地和满地等的修饰布局,带给用户不同美的视觉效果[11]。将广绣的意象构思、配色和特有的广绣针法与现代的服饰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刺绣语言的重构,用于服饰设计的创新研究[12]。

广绣研究广绣技艺的创新和海上丝路的发展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广绣构图、题材、染料、色彩搭配等技法融入“马尼拉披肩”丝绸的制作中,增进“马尼拉披肩”的贸易出口欧美国家[13]。十三行通过广州口岸的贸易,促进广绣的生产和销售扩大,同时也促进广绣的表现风格多样化和广绣行会组织的形成[14]。东晋、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广绣题材与工艺技法随着贸易的发展,产生广绣技法的变化,而且海上丝绸之路给广绣外销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5]。对顺德地区的绣庄的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合理的政策及大众的积极参与能够促进广绣贸易的健康发展[16]。将传统的广绣技艺融入婚纱、晚礼服等服饰之中来开发市场经济,可以提高广绣的经济效益[17]。

四、广绣主要发展历程

中国刺绣起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尚书·益稷》记载4200 多年的虞舜时代出现巧手的妇女用针线在丝织物上进行美的刺绣产品,向往一年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生活。广绣的发展也与广州当地的纺织、养蚕、织布等相关,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绣的起源于南越人的纹身习俗,古籍《尚书》记载广东刺绣的产生源于黎绣的发展,《雪宦绣谱》记载广绣的发展受到我国西南、南部地区的黎族祖先在所制的织锦上织成人物、花鸟形状和诗词字体等工艺的影响。《广东新语》记载南越王赵昩的墓中出土了大量有叶脉状的刺绣纹样的绣纱织物,以及纺织、着色的工具。广绣的发展也与北方人南迁、海外交流带来新的技术相关,《广州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情况》记载两晋时期中原人士南迁促进广绣工艺和技法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岭南风格刺绣。唐代刺绣与外国通商,将广州锦从海上传播到伊拉克和非洲东海岸;宋朝这个时期广绣不仅吸收海外的工艺和技法,还受到中原南迁刺绣技艺的熏陶;元朝受到棉布业和官方经营的影响;明朝受到官府的重视,不仅刺绣技艺增长,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更是促进广绣发展的工艺百科全书,而且广绣与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广绣的工艺也深受葡萄牙、英、法等国朝廷的青睐;清朝康熙、乾隆时期,政治经济稳定,江、浙、闽、粤四处通关,广绣与欧洲和中近东各国等国的交易通过金丝行和洋货行(俗称十三行)进行,并成立了刺绣行会——锦绣行,并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洋行绣庄(绣铺)、作坊等成立专做外销品的作坊,产品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绣品有具体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的规定,绣品为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的品种,尤其粤剧戏服在国内大受欢迎,而且番禺、顺德、南海等地也发展广绣行业。民国以后,广东在岭南大学、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培养技术人员,在南海县西樵民乐、官山分别建立示范工厂区,促进丝织技术发展。近年来,广绣加工点遍布在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新会、台山,甚至潮汕地区,但是,随后由于广绣繁杂造价高逐渐越来越不受大众重视。

五、广绣教育发展路程

1905年缤华艺术学校的创办开创了广绣的教育,开设刺绣教学班,刺绣高手亲自任教,在教学中注重广绣的教学学贯中西,将岭南画派的气韵风神运用于广绣教学之中,从各方面教育刺绣的技艺,培养刺绣人才。1913年,沈寿创办的“同立绣校”,开创了将刺绣纳入学校课程的先河。培养一批艺术人才如许练成、徐荣、许松、周德、周云笙、朱素等,他们造诣颇深,以针法独特、构图大胆、配色鲜丽见长,赢得中外人士称赞。

随着生产的恢复,著名的刺绣设计师黎沾、余德、李笑华、文景、怡然等老一辈艺人,挖掘整理了广绣针艺和钉金绣法等技术资料,并通过余德、陈荷影等老艺人总结出版了《广州刺绣针法》一书,使这门古老的针法艺术得以流传,并作为培训艺徒的教材。艺峰刺绣社的苏文、朱开、张汝等师傅到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地区传授广绣技法,民艺钉金社也派出艺人到汕头传授并接纳潮汕地区的人员来穗学习刺绣技艺。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学校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广绣进校园”的理念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推动学生广绣的理论知识、刺绣针法等技法知识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了解广绣的针法、作品寓意、广绣的构图特征、色彩搭配等,在实践教学中体验广绣的制作技艺[18]。例如在广州地区乡镇高中开展广绣校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广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19]。又如不仅在岭南地区的大学和高职院校,还在“广绣”专业的硕士培养方案里,开设广绣针法训练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广绣的意象构思、题材选用、构图设计和针法表现等技法,引导学生分析广绣的丝理与针法[20]。

六、高校图书馆助推广绣研究的策略

(一)利用图书馆优势助推“广绣研究”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助推“广绣研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场地、专业人员等功能的发挥,重视利用图书馆的一切可能性提高大学生对广绣的关注、参与与认同研究平台,为广大用户推送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第一,图书馆协同美术学院开设广绣教程、开展培训班、体验课;并通过公益宣传活动和展览等措施开展对许炽光、陈少芳等广绣传承匠人的访谈与介绍,推进“广绣进高校图书馆”,搭建广绣对话交流平台和跨界资源整合平台,持续推进广绣活态保护的实践[21];还针对青年绣师日渐减少,广绣作品题材总是荔枝、木棉等单一内容的题材,作品的内涵缺少文化底蕴等现象,利用网站、博物馆加大开展广绣宣传展览等活动,从产业化、高端化等战略路线推动广绣的保护传承[22]。

第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广绣研究”知识讲座,通过多种宣传的途径,如宣传海报、网页宣传、媒体宣传。高校图书馆应也可以积极与广绣研究“传承人”合作,同时向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寻求合作机会,整合彼此的资源,开发“广绣研究”项目。整合自身的“广绣研究”信息资源,还开展“广绣研究”特色讲座,诸如名家讲坛与系列讲座等,扩大“广绣研究”影响力,吸引用户对“广绣研究”的兴趣。

第三,高校图书馆开展主题广绣活动以推动广绣研究与发展,从服务目标、功能等方面服务“广绣研究”。针对“广绣研究”信息用户的不同需求,根据用户的共性以及个性需求,以“广绣研究”信息用户为导向、以“广绣研究”信息内容为基础,提供更全面的“广绣研究”信息资源内容,如开展主题式“广绣研究”文化教育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广绣,以此推进广绣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高校图书馆作为各类“广绣研究”文献的信息保障中心,全面、系统地的收集广绣研究连续出版物的科技期刊、丛书等,提供给“广绣研究”信息用户更完善的信息内容。

(二)打造“广绣研究”数据服务平台

第一,平台为“广绣研究”提供延伸服、数据服务等数字化服务。为了提高广绣研究,平台提供广绣研究的增值服务,它主要是数据定题和嵌入式数据两类增值服务:一是数据定题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组织相关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数据以支持用户需求的服务。二是嵌入式数据服务是针对用户个性化需要提供非遗资源数据及数据服务。

第二,平台将广绣数据划分为4级:初加工数据、精加工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的数据、为用户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的重要数据,采取基于多媒体资源的内容检索、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以及基于关联数据的SPARQL检索等,通过对资源语义标注,根据数据的价值、获取难度及重要程度,将广绣的检索入口集成在一起建立信息资源导航库,用户按照篇名、关键词、作者、分类等资源属性达到自己意愿的检索和个性化的需求。还可以基于用户的视频资源动态感知层面,基于广绣的制作、故事情节、场景、角色等方面,实现广绣内容的音频或视频检索。建立“广绣研究”学科资源导航,帮助“广绣研究”信息用户充分了解和利用专业信息资源;为“广绣研究”信息用户提供信息参考咨询;为“广绣研究”课题提供信息检索、文献跟踪、文献综述等深层次服务。

第三,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广绣研究”项目、传承人档案数据库共享服务,拥有丰富的“广绣研究”数字化资源,但是用户搜索信息存在一定的阻碍,用户很难从大量信息资源中有效获取所需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对大量庞杂的“广绣研究”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建设“广绣研究”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化平台,使用户能够进行“广绣研究”信息查阅。根据用户的兴趣与行为,例如浏览内容、浏览行为、背景等,分析“广绣研究”信息用户的偏好,挖掘用户需求及潜在需求,借助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广绣研究”信息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处理,推荐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工作作为广绣研究服务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广绣抢救性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平台的评估机制从广绣研究的内容和用户行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对信任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分析广绣研究资源的服务数量、服务成果标准及服务质量标准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以及社会认可程度,充分保障广绣研究资源整合的范围、可扩展性,系统的升级更新、资源的动态更新、语义层面的资源深度聚合以及静态、动态的数据服务等有序开展,提高广绣研究的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广绣研究资源的服务达到系统用户的满意度。

(四)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以及行为特征,实现广绣研究资源抢救性保护及服务的目标,提高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一方面,基于RSS的聚合方式推送不同结构的RSS文件,服务于用户,可以保证用户获得自己想要的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针对特定的用户,及时发布和推送相应的数据资源,方便用户及时高效地利用资源。还通过自助式借阅图书、查询图书等服务方式满足“广绣研究”信息用户的个性需求。

猜你喜欢

刺绣用户研究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信用卡资深用户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