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创新探讨

2022-11-21王舒慧梁金平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受众

◎王舒慧 梁金平

(平度市融媒体中心,山东 平度 26670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破、电子产品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交流方式。以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为代表,猛抓流量,给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一种主要类别,专题节目虽具有主题鲜明、感染力强、人文气息浓厚的特点,但在传统媒体普遍式微的形势下,也难以幸免,收视率不断下降。因此,新媒体时代下,找准定位、挖掘优势,以创新为突破口,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兼具高质量创作手段,有利于电视专题节目走出困境并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但又有鲜明区别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在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利用数字、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在手机、电脑等端口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与娱乐功能。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刊播时限、时序、时空限制,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拓展、延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其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进行陈述和表达,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目前常用的社交软件、会议软件都是新媒体的呈现形式,并推出实时互动化、可视化与海量存储空间等新模式。二是差异化。受众需求的差异化决定了传播的差异化,进而导致大众传播走向分众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接收阅读实现个人化,人人都有“麦克风”,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表达主体,各抒己见、主动发声,并实现各阶层的平等对话。比如,在一些社会性事件中,对大型媒体的发声要求下降,有时甚至需要大型媒体主动去抓取社会新闻以获得受众。再者,新闻的分化越发严重,虽然依然是信息化的大圈子但又“圈地自萌”,有明显的文化分化,如视讯平台的功能划分为游戏区、直播区、影视区等。三是互动化。传统媒体为单向传播,受众处于消极被动的接收状态,除了能够决定看与不看、听与不听外,对于看什么、听什么、什么时间看的选择余地很小。新媒体的推广和运用,给予了受众传播主导权,使得受众能够深度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传播、分享过程中,并实现了网络平台上的实时反馈、讨论交流。

二、电视专题节目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电视专题节目在我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寻常百姓生活,都可以成为其选择的题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一)电视专题节目的内涵

电视专题节目主题鲜明,涉及的内容多且广,覆盖学科各门各类,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相较于一般的节目,电视专题节目的广度、深度、专业度更高,也更加贴近生活。作为我国电视三大支柱节目之一,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对电视专题节目分类界定进行三次讨论,最终形成书面的分类条目。电视专题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既包含电视特色,具有独立品格,又兼具新闻报道性和社会教育意义。在题材选择上,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方面,主题鲜明,实用且具体,但是又有电视艺术的灵活性与服务性,可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在功能性质上,电视专题节目兼容并蓄,集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服务群众等多功能于一体。与电视新闻相比,虽然都兼具新闻性,但是又有明显不同,更加注重对事件的取材、梳理、解释与总结,如央视的专题节目《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就是将汶川大地震这一事件全方位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地震的灾难性、各界力量支援灾区、地震中感人故事都一一体现。

(二)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历程

电视专题节目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8—1978年。1958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电视专题节目,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这一阶段的电视内容生产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要求,主要是宣传先进典型和党政方针等内容,表现形式为报道型。第二个阶段是1978—1989年。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个人意识觉醒和强化,电视节目在题材、数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转变,这个阶段的表现形式为综合型。以文学的方式切入,以生活化的镜头表现,内容逐渐丰富化,包括两大类,一是对祖国的歌颂,如《中国名山》《黄河》等,二是政论节目,如《让历史告诉未来》等,大批文人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电视专题节目在该阶段逐渐成熟。第三个阶段是1989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电视专题节目特点偏向纪实类。其中以历时三年完成的《望长城》为代表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纪实类电视专题节目进入黄金期,并且开始关注人生百态,将视线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微观细节,讲述小人物小故事,见微知著,侧面反映社会现象。而后,一大批文献纪录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如《孙子兵法》《百年中国》等,着重人物的描写,以独特魅力传递深层次的使命感,唤起人们的社会良知与责任。

三、电视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

电视专题节目发展至今已经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仍然受到挑战并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梳理与分析,总结如下。

(一)选题同质化,创新性不足

电视专题节目的选材库非常丰富,但是在实际推出的专题节目中,选题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往往某一个题材“横空出世”,若取得不错的社会反响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复制和抄袭,导致同一时间段电视专题节目的主题大量雷同。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原创节目单位树立品牌形象,干扰后期长续发展,又会造成观众审美疲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抵触这一类题材的制作。归根结底,是因为制作方思想上存在依赖性,难以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害怕承担试错成本的责任,也难以将眼界放宽,对某一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将深层次的内涵展示出来。

(二)泛娱乐化,导向性差

媒介平台不断发展,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他们已经从原本的被动认知转变成主动认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自主搜寻,而不似以往需要在电视机前“蹲守”或者被动地接收电视传播出来的内容。这种变化使得部分制作平台出现认识偏差,为了迎合和俘获观众的注意力,盲目追求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率等,过度关注观众的喜好,在题材的选择上出现低劣化、庸俗化、模式化和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诚然,电视栏目需考虑经济效益,但它所固有的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审美等社会功能却不能被忽视与丢弃,节目制作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应当坚守自己的底线与初衷,向观众传递正确的内容,向他们展示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主题的错位,舆论引导上的失职,势必会对媒介和社会造成危害。

(三)制作效率较低,专业性不强

电视专题节目贵在“专”和“钻”上,一方面应当专业,即:题材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制作的程序是否精良。另一方面应当钻研,即传递的内容是否正确,人文精神是否贯彻,制作流程是否革新。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部分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存在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的情况,缺少对自我的负责,也缺少对观众的责任心。而观众作为节目的直接受众,他们的态度是对专题节目最直接的反馈。一个主创没有认真负责的节目是不值得观众对其有所期待的。一味地拉低观众的期待值,会对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造成消极影响。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人们存在近因效应、定性效应和首因效应等,因此,缺点在互联网时代会被无限放大并在多数人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单向传导,互动性差

当前电视专题节目仍采用较为传统的制作方式,不管是报道类、访谈类、纪录类都是单向传导给受众的过程。当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节目的所有制作时,才会投入市场等待市场反馈,整个过程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存在时间上错位。再者,电视专题节目大多表现手法为平铺直叙式,容易产生距离感,难以带动受众情绪,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新媒体时代,实时互动模式已经得到多数受众的喜爱和追捧,由此发展的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信息载体平台更是如火如荼,而电视专题节目在受众的日常需求占比中,越来越少。因此,必须要深刻意识到互动能力差虽然是制约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短板,必须了解新媒体、适应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在电视专题节目的改良上下狠功夫,使之成为立体、鲜活、互动性强的节目。

四、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应当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寻找信息传播发力点,进行创新性发展。根据上文对问题的梳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一)注重题材内容出新

有内容,才有生命力。不论技术、渠道、形式如何变化,权威、原创、本土、迅速的内容,永远是各级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作为一部现象级的专题节目,有两大出彩点,一是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二是以探索的形式对美食进行揭秘,既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又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口口相传,收视率自然提高。因此,对专题栏目来说,选题和视角的确定尤为重要。一是要服务中心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宣传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时效性上做文章,从动态新闻中筛选主题,进行新闻背景解析和深度评论,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民心、引领风气的作用。二是打造特色栏目。围绕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话题,推出一批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化节目。以平度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两个品牌专题栏目为例,《平度故事》主要是立足平度历史故事、文化名人、攻坚故事、榜样人物等,从细微之处入手,以小见大,讲述真实、丰满、感人的故事,体现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创新智慧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案说法》主要是以发生在当地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或当前社会焦点事件为对象,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知识和道德价值,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在全社会树立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风尚。三是回应社会关切。要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采取追踪报道、随机采访等形式,通过对事件的调查、展示吸引受众注意力。比如,问政类栏目,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根据线索,对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二)深度洞察受众需求

电视专题节目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群众,首先要积极创新播出形式,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构建属于自己平台独特的宣发路径。如网站、手机端、电子商务媒体等宽领域深层次的立体格局,让电视专题节目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其次要增加观众的使用黏性,一是“爱惜羽毛”,始终保持出品的节目质量优良,在观众的心中留下好的形象,保证观看的群众体量;二是推出衍生服务,如拍摄《老照片故事》,将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节目以照片为例,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并通过不同年代的照片演示摄影技术的历史进程,然后通过3D技术还原历史瞬间,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老照片故事,将专题节目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优化调整运行机制

新媒体以“快”作为取胜的关键,电视专题节目可积极借鉴“快”的长处,打破节目制作中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工作格局。资源是先决条件,运行是制胜法宝。由于专题节目的表现形式不一,因此,在创新时要根据不同的专题节目类型实施差异化策划,如时效性较强的节目,可以分三组同步推进,第一组负责台前工作,抢时间差发布内容,并引用流程图的模式,按照时间线进行概括整理;第二组进行深度调查和核实;第三组负责幕后文字和画面整理。三组人员相辅相成,通力合作。而时效性不强的专题节目,则偏重质量的精度,保证内容的深度和策划的新颖度。制定优先发展战略,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将专题节目的闪光点分割出来,以碎片化内容做市场先锋,而后推出完整的节目,以此增加收视率、点击率。

(四)培育激励优秀人才

新媒体时代,人才是电视专题节目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不竭动力。以国外知名导演罗英锡为例,他和他的团队策划的综艺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有着较强的粉丝效应,根源就在于他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持续创新,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魅力和闪光点。想要深化电视专题栏目的创新精神,制作团队必须始终树牢创新意识,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在栏目创意上持续推陈出新。加强人才创新培育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人才培养,坚持久久为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坚定不移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在栏目创制过程中,积累创新经验,锻炼创新能力;二是人才交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发挥鲶鱼效应,带动技能不足的人员对标学习,在制作团队内形成互补;三是人才使用,强化激励机制,实现成果转化,打通人才评价和使用的界限,让优秀的想法能够得到实践,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展现。

五、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电视专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扭转局势,是值得每个电视专题节目工作人员深思的问题。若想让新媒体成为电视专题节目的新发展高地,必须直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和手段,迎难而上,优化和改进节目,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定能实现电视专题节目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受众
浅谈地方交通广播栏目的互动传播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基于受众本位的媒体融合下西北地区受众态度调查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新闻的新变化呼唤新理念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