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管理

崔 全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唐田中学 山东 平度 266700)

引言

在中学班级管理方面,要注重把情绪教育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之中,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绪管理,使学生了解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为培养综合发展的学生做好铺垫工作。

1.初中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班主任采取正确的沟通方法可有效加强班级管理质量。因为初中学生身心尚未健全,很容易对班主任的言语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班主任无法准确掌握言语轻重,怕言语过重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言语过轻又无法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在步入初中后,需要接触新的人与事物,只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帮助班主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情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在班级管理中,初中班主任还需要时刻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其他科任教师交流,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落实班主任沟通工作的质量优化,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沟通体系,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影响。

1.1 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当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环境下,学生本身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了社会多方关注的重点,但是大部分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陌生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同时对于规章制度存在较强的抵抗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其人格以及心理健康极易受到影响,那么便需要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素质者管理工作中来。但是常规的素质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基础上进行,因此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沟通艺术和沟通质量,能够有效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管控,从而落实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1.2 增强师资团队的综合质量。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建立在学生群体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服务体系,而班主任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师团队综合质量的集中表现,在当前教务管理工作全面改革的环境下,班主任必须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落实工作创新,而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沟通质量,打造具有艺术性的沟通体系,能够全面优化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促使班主任群体有着良好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向,从而营造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也能够促进院校的优化发展。

2.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初中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基本处于叛逆期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常常出现不听管束、逆反心理,但学生的家长、社会与学校都希望学生能够健康成才,从而逐渐提升了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要求。不仅如此,初中班主任工作内容本就十分杂乱,多数班主任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无法得到舒缓与排解,久而久之便形成心理问题,无法以正确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对班级管理更缺少创新积极性。

2.2 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学生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因班主任个人行为将会对学生未来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从而需要初中班主任具备良好的沟通方式和班级管理方法,才能够切实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的不断深入,初中班主任只有积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才能够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初中班主任并未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只是根据学校要求按部就班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产生抵触情绪,班级管理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3 沟通方式具有较强滞后性。结合当前的教学体系发展情况来讲,班主任在落实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承担着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方案的责任,也承担着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责任,那么有效的沟通是能够直接获取学生心理以及精神发展状态的重要方式。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班主任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选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首先班主任未能正确的衡量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沟通的起始点以及出发点与学生的实际思想发展情况不符,这会进一步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部分班主任未能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班主任依旧认为自己才是绝对管控者,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配合度和认同感;再次,沟通正义行为的产生,虽然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沟通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当前部分班主任采取的沟通方式往往是以1对1谈话为主,这种方式灵活性较差,学生的紧张情绪较高,可能会导致学生主动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的内容无法真正体现学生自身的状态,无法达成高质量的沟通。

3.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原则分析

3.1 人本理念,自主参与。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往往是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管理方法,既不符合当前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发展的规律,又很难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管理工作的失误,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水平[1]。

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自我意识置于第一位,突出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

2017年,中国创投总量持续增长,继续保持全球仅次于美国市场的发展规模[2]。从机构数量而言,活跃的创投机构数达到2 296家,较上年增长12.3%。其中,创业投资基金1 589家,增幅11.8%;创业投资管理机构707家,增幅13.3%(见图1)。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管理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与同学们进行情感艺术的交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情感化的管理中,感受到了管理的魅力,从而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水平。

3.2 尊重个性,树立信心。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而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塑造,对其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统一的、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使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并在情感沟通中认识到他们,找到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足够的激励,用赞赏的目光鼓励他们,用他们的情绪来激励他们,这样才能建立起他们的自信。

3.3 确立目标,共同奋进。初中生是青少年发育期,因而,他们的情绪特点比较突出,往往充满激情,但没有相应的毅力。所以,在实施管理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当前的班级状况,制订符合班级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实现共同管理,共同进步。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从浅到深,根据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建立一个阶段性的管理目标,这样既能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又能培养出一种自我管理的自主性,从而形成一种自我实现的自主性。

3.4 实践活动,丰富内容。对初中生进行全面的管理,既要注重情感教育,又要注重全面的管理,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管理时,要注重增强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教育与教学管理。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更贴近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5 善于管理,发现优点。在对初中生进行管理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到学生身上,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硬性管理,实行对学生的管理。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具备向学生传达积极情绪的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2]。

4.初中班主任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4.1 形成制度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沟通策略,并为其合理设计管理制度、管理方案,让学生根据班级管理条例规范自身行为。班级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选举投票、集思广益的方式对班级规定进行合理设计,并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来有效落实班级管理条例。

一般来说,初中班级管理条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便是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部分是班级管理,要求学生遵守班级纪律,做好清洁工作。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在班级中选择管理代表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因为初中学生学业相对繁忙,很多收作业、检查作业的工作都需要管理代表帮助班主任进行批改、查收。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班级优秀代表模范作用,既能够帮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还可以对其他同学造成正面影响。在此过程中,班级管理代表还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进行班级管理,有效加强管理代表自身能力,让他们在管理班级中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来说,学生管理代表选择一般由班主任进行选择,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投票、选举、演讲等过程完成,当学生通过考核后,便可以由班主任为其安排管理内容。

4.2 缓解班主任班级管理压力。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既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者的角色,也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引导者,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严重影响。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很多学生会认为班主任的所有决定和言语都是正确的,如若班主任内心压力较大,言语较为偏激,很容易导致学生进行模仿,从而对学生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采用有效方式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报以一颗平常的心来面对学生、家长、社会,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一些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学生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班主任是初中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群体,只有班主任内心充满阳光,才能够面对学生时通过乐观、积极的语言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的良好品质[3]。

4.3 加强班主任沟通技巧与管理水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班主任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切实加强班级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置放于学习上。以往因教师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当,言语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班级管理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无视班级管理条例,班主任也会采取不当方式来解决问题。

班主任还需要通过提升沟通技巧、与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帮助班主任采取针对性管理方式,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性。此外,初中班主任还需确保师生关系友善、和谐,在处理班级事物时,班主任需要转变传统班级管理职能效用,立足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面临学业困境、生活问题时,班主任可以从学生家长、学生朋友进行了解,然后以友善的语态与学生进行沟通,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4.4 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沟通及时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初中学生基本已经能够配备手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设备,不仅在学习上更加方便,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或是从其他任课教师教学情况中了解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在多方位角度下帮助班主任采用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

在家校合力教育中,班主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身沟通艺术掌握学生近况,为开展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提供建设性思考,促使学生能够在青春期期间具备健康的心理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在互联网中定期为家长普及自身的教育方式、沟通技巧,这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家长提升教育水平,还有助于学生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为班主任班级管理起到辅助作用。打破传统家校合作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4.5 换一种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教师能够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老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教师可能联系家长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按学校的要求来做事的时候再去联系,这样家长一看到教师的信息或接到电话就再那里发牢骚:一个是自己疼爱的孩子,一个是管教孩子的老师,怎么办呢,只能是当着老师的面来批评孩子,背着老师的面来指责老师,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值得教师从管理的角度去思考,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能观察入微,及时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改变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及时关注到他们的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心灵,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各个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通过第三方的加入,来进一步优化班主任的沟通质量,营造科学合理的沟通环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