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培养途径研究*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责任感生物核心

闫 飞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引言

在对当前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大部分的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集中于政治和思想品德等课程。有的高中生物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没有着眼于社会责任理念的渗透要求进行调整及改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和传统,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比较单一和机械。这一点不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稳步提升,一部分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反思教学行为,打破教学常规,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深入剖析生物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以此来更好地引导、鼓励学生、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和自信,进而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

1.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的内涵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站在学生视角,深入了解学科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节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理性认知和判断,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在正确生活观的指导下实现个人的可持续成长及发展。

1.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自然学科,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利用生物知识解决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矛盾,逐步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教师需了解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艰巨性和漫长性,带领学生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来引导、鼓励学生、吸引学生眼球,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需要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能够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真正意识到知识学习的内涵和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担当能力和意志品质,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够主动解决各种问题及矛盾冲突,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主动经历整个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了解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积极解决各种问题及矛盾,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1.2 做到理性认知和深入剖析。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提升个人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了解社会之中不同的热点话题,真正做到明辨是非,主动的参与其中,逐步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则需要抓住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说出不同的想法及意见,站在科学的视角,在理性判断和审视分析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避免被外界的舆论所影响和误导,而是主动自觉的分析各种热门话题实的真实性,积极避免各种伪科学言论。逐步提升个人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大部分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足。

1.3 坚持爱护环境,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十分注重环保教育,逐步提升公民的社会意识以及综合素养,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学生环保思想观念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各种自然资源基本知识和概念,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认知,让学生从心底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与之对应的生物知识,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保护环境才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分析以及研究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借助生物教材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形成规律以及发展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进而主动保护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点有助于从宏观上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确保学生在内心认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现内化于心,指导个人的社会实践,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2.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培养价值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提升的今天,公众社会的责任感教育被反复提起,这一点要求教师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重担,了解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利用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者在对新课改之后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进行分析时提出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求教师主动的站在时代发展的视角,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实际质量规律,掌握社会责任培养的具体要求,实现对症下药。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培养途径

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非常关键,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生物教师需要围绕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路径。深入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行为习惯。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巧妙融入生物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乐观,这一点对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1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结合社会调查、问卷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积极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好研究性学习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解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及发展。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实践,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相对比较复杂及严格,简单理论知识的灌输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知识断层和思维局限,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无法真正了解生物系统稳定性的具体概念。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带领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观各种厂矿企业,调查养殖户的养殖情况,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简单探索及分析,主动寻求新的解决问题办法。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为企业以及养殖户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参考,这一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学生积极性比较足,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逐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状态,分析学生的思维偏差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纠正。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学习行为的学习方向,真正意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指导作用,进而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实现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

3.2 整合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模式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关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社会责任感的指导下高效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可以整合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判断,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及认知。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有所区别,教师需要注重优缺点对比及分析,提出具有一定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演讲和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自信地说出不同的想法及意见,逐步形成由内而外的学习能动性的自信心,提升个人的生物核心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与细胞工程及基因的相关知识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克隆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辩论,分析克隆技术对人类的正负面影响。另外在讲解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时,教师也可以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大部分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足,能够主动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提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话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得到了提升,能够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好评,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提升非常的明显,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能动性。

3.3 巧妙融入生物学史。作为比较特殊的教育教学资源,生物学学史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自主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这可以利用生物学史为学生树立模范,加强对学生的简单示范及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障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学习。在生物学科所发展中许多的生物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袁隆平、童第周,这些生物学家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真正做到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为国家的生物学作出贡献。教师可以主动讲解著名生物学家的故事,比如以袁隆平为案例,讲解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强化学生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理解及认知,减轻学生理解压力和学习负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知识学习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作用。这一点对打造品质课堂,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主动了解生物知识的来龙去脉,自主自觉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大胆探索、大胆想象,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对策和技巧。

3.4 整个利用各种教材资源。生物教材是整个生物学科的重要依据和蓝本,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与创新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关注对教材中不同社会责任要素的有效分析及研究,在全面挖掘教材内容中进一步凸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优质教学和精彩教学。其中显性课程要素和显隐性课程要素的整合利用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实现两大教育板块的合理协调。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对显性课程要素的有效分析。加强对不同的教学要素的综合评价,尽量选择实操性比较强的教学要素,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围绕前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在简单挖掘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及灵活调整,确保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自由发散、个性化想象。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艾滋病相关的生物知识时教师则可以从生物学伦理着手,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的法律责任、行为责任和生物伦理责任,然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做错事情对个人以及对他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保障学生在个人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指导下主动自觉的遵守社会规章制度以及伦理道德,全面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整合利用各种隐性课程资源,跳出课程和教材的局限,加强对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挖掘及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生活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灵感。比如教师可以留出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提供给学生优质的报刊资料和课外读物,全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做好铺垫,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

结语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计划,从社会责任来着手,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由发散,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大胆研究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和乐观。

猜你喜欢

责任感生物核心
生物多样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