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2022-11-19程津锋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素养

程津锋

(河南省许昌实验中学 河南 许昌 461000)

前言

教师必须在落实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较强审美水平。面对美术学科形成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在贯彻落实美术鉴赏教育目标之下,结合学生美术学习的具体状态,让学生自主探讨,认真观察美术作品。结合艺术鉴赏课程的合理表现,帮助学生在激发美术学习欲望之下,在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中,更好地跟随美术鉴赏活动的步伐,实现多项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文章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探讨入手,阐释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有效教学。

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问题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如下:

1.1 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探索美术作品的内涵,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比如,在学生欣赏某一个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未能掌握相应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识读能力不强,没有结合多个层面进行作品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而且未养成良好的美术鉴赏习惯,最终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未能得以提高。

1.2 教师在教学当中缺少将学生引入良好鉴赏情景的模式打造,导致学生审美判断素养有待提高。针对审美鉴赏活动开展学生往往不能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缺少表达意见看法的相应机会。审美判断能力不强,对作品的感知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未能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缺乏情境交融的美术鉴赏境界打造之下,在单一枯燥的美术鉴赏活动之中学生并未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美术鉴赏的力量和活力,从而难以找寻生活之中暗含的艺术魅力。

1.3 学生文化理解素养有待提升。在高中美术鉴赏当中,文化理解素养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详细探寻,但是在教学当中学生往往缺乏深入挖掘作品内涵以及艺术之美的机会。学生对作品所展现出的理解也未能及时得到表达,教师也缺少对学生的引导。

1.4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缺乏良好教学体系打造。学生创新素养有待强化,缺乏多种教学形式,导致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当中未能拥有浓厚的兴趣和氛围。比如,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广阔的美术创作空间,而且缺少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相结合的机会,这最终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来说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总之,结合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教师要从根本上做出问题的探讨,提出一系列问题改进举措之下,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奠定准备和基础。在一系列的举措有效贯彻落实当中,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和带动。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具体意义

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展现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必须在引领学生探讨美术作品过程中认识到美术鉴赏活动开展的意义。

2.1 美术鉴赏教学当中提高了学生多项能力。在美术作品分析之下,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韵律之美,这让学生审美素养随之提高。同时,在美学意境当中学生拥有审美能力提升的机会,结合不同视角进行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探讨,加强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认知,也会在鉴赏能力随之提高之下,保证学生的艺术综合水平逐渐提高。在逐渐强化美术鉴赏之下,让学生在美术作品探讨和理解当中拥有独到的见解,这也会在判断和分析事物当中提高综合能力和实际素养。

2.2 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在创新发展之下,也会与其他伙伴互动沟通,形成良好的关系和氛围。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当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随之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为学生提供审美鉴赏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着重分析,在相互交流形成独立思维之下,不断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之美。然后,在交流以及探讨当中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在更新学生的学习认知以及综合思想方法之下,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综合进步和成长[1]。

2.3 美术鉴赏教学对于艺术课程教学发展来说形成极大的推动。通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视,教师引导学生步入到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氛围之中,对高中美术课程引起十足的重视,在师生交流以及对课程引起关注之下,保证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落实鉴赏教学这所凸显出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之中,核心素养可以说作为重要的层面,成为学生认真探讨知识学习的良好方向,也对于学生能力发展来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师必须要将高中美术鉴赏活动课程有效搭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鉴赏体验以及方向,认真观察美术作品,规划美术鉴赏活动教学,形成清晰的美术鉴赏教学计划以及方案,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强有力的带动和引导。所以,结合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视角,让高中美术鉴赏活动课程建设更加全面和优质。

3.1 细致探索作品,提高图像识读能力。在美术核心素养培养当中,图像识读作为关键性内容,主要是学生在面对美术作品时候能够进行识别和解读。在这一素养提升之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美术鉴赏课程之中。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搭建之下,要让学生有效地鉴赏美术作品,获得明确导向之下掌握基础性内容,然后逐渐将所学知识内化,把知识点作为重要导向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以及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了让学生识读能力得以加强,结合精读课程的稳定打造,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全方位鉴赏,以此逐步完成作品的有效把握。

比如,针对《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这一课程教学,通过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典型呈现,让学生在充足准备之下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具有经典意义的代表作,通过《韩熙载夜宴图》以及西方肖像画《蒙娜丽莎》,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知识开展作品的鉴赏和探讨,让学生在认真分析美术作品之下获得充足广阔的鉴赏空间,由此以造型、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作为重要的鉴赏根本点。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及鉴赏情感认真分析,当存在疑惑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提供帮助和辅导,潜移默化以及熏陶之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鉴赏习惯,最终以整体鉴赏为着手点,保证学生在获得良好引导之下,感受到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不同关联。最终,为学生图像识读素养提高奠定一定的准备和知识[2]。

总之,教师要带领学生详细的品味美术作品,在拥有一定的情感共鸣之下,对图像识读更加全面和高效。教师引领学生积极探索作品内容,在不断的带领学生走进学习鉴赏场景,让美术鉴赏课程建设十分有效和高质。

3.2 情景交融,促进审美判断素养发展。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当中,从核心素养入手,审美判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能力主要是学生能够结合美术作品和实际现实中的审美进行重点感知,并做好一定的判定和评价,在表达当中能够让学生的审美判断素养得以提高。所以,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之中,在美术鉴赏课堂搭建之下,着手于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美术知识学习的意义。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这一课程学习,在为学生提供19世纪不同流派风格的作品图片之下,让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找出两幅艺术作品,结合两幅作品内容进行鉴赏、对比和评价,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感想。比如,“你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之下认真探寻和分析,找出最初感受之下,结合作品的真实性以及具体特征详细阐述,让学生以不同视角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也会在分析主题和内容之下明确所需要欣赏的内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之下,教师让学生审美判断能力随之提高,也会拥有良好的审美观念引导,让学生在美术欣赏当中通过联想以及判断保证学生的感知能力随之提高。

与此同时,详细的走进美术作品,探寻世界当中拥有情境交融的良好境界。在问题的认真探寻和激活之下,保证学生的学习情感更加强烈,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透彻的融入到学习体验之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鉴赏活动之中有所体会和挖掘,在明确心理变化之下,也会结合具体的鉴赏感知,加强内容的理解,从而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做好鉴赏。在创造和分析中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审美过程,随之也会将其逐渐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上,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之中拥有轻松自由的氛围,最终审美的范围得以拓展,在不同形式下情感得以冲击,提高审美素养[3]。比如,针对《建筑艺术》这一内容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古代建筑魅力和现代建筑魅力,让学生在鉴赏古代和现代建筑艺术内容进行对比之下,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结合生活中的建筑韵味以及美感有所启发,在善于发现建筑之美情况下找寻生活之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3.3 积极交流发言,加强文化理解素养。文化理解素养在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中是比较重要的,也是鉴赏活动当中体现学生文化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向。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文化理解能力,那么就可以站在文化的视角上分析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当中所暗含的文化韵味。在充分把握这一视角之下,可能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机遇。教师让学生认真探讨和交流,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充分理解,最终认真分析其文化内涵,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美术课程鉴赏教学之中,《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一课,教师可以从《蒙娜丽莎》这一经典作品入手,这幅画所体现出的艺术之美是不可磨灭的,而且在这一作品伟大创设之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其中的意义。所以,结合这一作品开展鉴赏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知识辩论的形式,结合这幅画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的艺术灵感进行探讨,让学生能够领略文艺复兴时期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随之,就会更加透彻深入的挖掘作品当中所体现出的艺术之美,懂得作品当中描绘出的具有时代感和文化性的意义。在讨论之下,学生会有着不同的见解,也会产生质疑和困惑,这时教师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此拥有深入思考、探讨的机会和空间,将美术作品当中的文化力量更好的呈现出来[4]。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提升,教师就应该将文化作为重要的鉴赏课程建设方向。学生拥有自主探讨和详细互动的机会,认真描绘作品内容,在跟随时代意义之下,将作品的文化内涵有效鉴赏和分析。

3.4 创新教学体系,提高美术创新素养。新颖教学体系的打造有助于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形成重要价值。多样化教学形式打造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着手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让美术课程变得更加新颖,然后推动课程顺利有序的落实。在浓厚的氛围之下,通过生动的情景体验,保证学生拥有十足的想象空间,发展个性基础之上,让创新能力更好的落实,最终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应目标以及具体要求[5]。

所以,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约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比如,针对《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课程这一载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理解做出鉴赏和分析。在鉴赏之中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展现出作品内容,让学生在作品的冲击之下了解创作背景,并结合作品对当前美术创作的影响进行探讨。学生视觉得以刺激,并深入的探寻作品背后暗含的真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学生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以及充满自信的见解,更好地走进个性化美术鉴赏活动之中,最终让学生拥有创意实践能力提高的机会,也会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下认真的探索美术鉴赏这一内涵。所以,通过创新教学启发学生能力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想以及认知开展美术创作。随之,学生之间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相互交流和探讨,拥有进行美术创作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逐渐的促进创作能力提高之下,也会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达内心情感以及对艺术的理解之情。

总之,教师要对教育教学体系有效革新,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带来清晰的方向,从而让学生跟随时代步伐,领略美术鉴赏的意义,更好地将生本理念这一原则和教学课程改革方法关联在一起,让学生在内心中播撒审美素养的种子,也会在努力和成长之中有所收获,领略到艺术的芬芳。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在通过高中美术课程开展鉴赏教学引导之下,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加强学生美术作品理解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之下也拥有创作意识,并沉浸于美术鉴赏活动之中。在生动多样的学习情境之下,以合理的教学氛围和方法为主,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与其他学习视角紧密关联之下,让学生带着强烈的美术鉴赏欲望,更好的提高鉴别能力和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